摘要:在現階段教育背景下,我國越來越重視高中階段學生的教育發展。而為了使學生能更加全方位地開發潛能,許多學校積極開展美術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如今高中美術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主要通過分析高中美術教學現狀來探索解決美術教學問題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對策
眾所周知,美術學科作為高中教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此外,還能為學生枯燥的學習環境營造輕松的氛圍。但由于經歷過應試教育,導致高中美術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只有不斷分析教學現狀,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才能提高學生對于美術教學課堂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且活躍的氛圍內學習。
一、高中美術教學現狀
(一)美術教學目的不夠明確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許多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由于高中文化課比較集中,許多文化課程教師會占用美術課時間來上其他文化科目的課程。由此可見還存在不夠重視美術科目的現狀。而在不夠重視這門科目的情勢下,美術教學的目的也會隨之削減,學生也難以在高中教學中吸收美育知識,同時也無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課程結構缺乏合理性
在一般情況下,高中美術教學課程是由三大部分構成的。第一部分是繪畫類,第二部分是設計類,第三部分是鑒賞類。但大多數高中學校一般只重視繪畫類與鑒賞類,往往忽略設計類課程,所以導致課程結構缺乏合理性。首先,只是讓學生去學習繪畫類與鑒賞類的美術知識,這會導致學生美術知識領域難以得到全面發展。其次,如果存在課程結構的不完善,學生對設計類美術知識的興趣將逐漸減弱。更重要的是,學生無法全面吸收美育知識,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三)課程模式不夠完善
眾所周知,教師是學生在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學生以教師作為榜樣進行繪畫學習。但隨著美術領域的不斷發展,許多學生的學習需求往往大于教師所設定的學習范圍,因為教師的教學觀念都較落后,安排的課程內容以及學習方法都較單一,課程內容得不到完善與創新,會顯得枯燥無味。這使許多學生漸漸失去對美術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對于高中美術教學知識的傳授也起不了較好的作用。
二、高中美術教學的對策分析
(一)豐富美術課程內容
解決美術教學的現狀問題需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只要學生對課程感興趣,那么美術教學質量將得到提高。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改變以前單一的教學內容,在講授知識的同時可增加學生都普遍比較感興趣的內容,這樣既能營造輕松且不枯燥的學習環境,又能提高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此外,在課堂中增添一些有助于高中學生美術發展的益智游戲,也會使課堂更為活躍,教師應積極樹立創新意識,跟隨時代的步伐,充分進行美術課堂的備課。當然,在活躍的美術學習氛圍內也可增添文化知識,使學生的美術知識與普通文化知識相聯系,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
(二)提高教師的美術教學素養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仍需加強學習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專業素養,并不是一味地給學生傳授知識。在學習道路上,教師與學生存在共同學習的關系,教師需起到榜樣帶頭作用,并不斷尋找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此外,加強授課內容與生活相聯系,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生活,感受生活的真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更重要的是,教師需不斷推敲美術知識,培養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嫻熟的教學水平,因為對于高中美術課程而言,具備豐富且淵博的知識,是能否駕馭一門課堂的關鍵。
(三)注重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興趣,可能有些學生喜歡繪畫類的美術課程,而有些學生喜歡鑒賞類的美術課程。學校應積極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科目進行分班與學習,這樣既能避免強制性的教學,又能提高學生對美術課堂的效率,因為學習興趣是幫助學生取得良好成果的重要基礎。此外,這也會使課堂更加輕松且具有教學效率。
三、結語
總而言之,美術教學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特別是對于高中美術教學來講,它對于枯燥的文化課環境起到一個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在對學生授予文化課的同時,仍需重視學生的美術課程。美術課程是培養學生美育的關鍵,在培養美育的同時,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而在學習美術課程教學的同時,也能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美,鍛煉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而在核心素養下,存在問題的高中美術教學課程需及時反思與分析,樹立創新意識,時刻尋找解決高中美術教學方法的策略,進一步培養學生發現美、觀察美、欣賞美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妮.新課標下高中美術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內江科技,2012,33(8):205-206.
[2]吳文琴.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美術教學策略新探[J].名師在線,2018(30):87-88.
[3]彭文君.高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教育,2018(36):27-28.
作者簡介:陳鑠(1999.4-),女,漢族,籍貫廣東汕頭,廣西藝術學院美術教育學院17級在讀本科生,專業為美術學(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