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豫川
摘要:紅色歌曲的傳承在社會文化活動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紅色歌曲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工人農民爭取國家獨立、艱苦奮斗的精神,這種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同時也應當在各種社會文化活動中占據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當代年輕人正在逐漸迷失在消費主義的浪潮中,紅色歌曲猶如中國人的精神燈塔,幫助迷茫的年輕人認清社會現實和自己的地位,幫助其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因此,本篇文章將主要探討紅色歌曲的傳承在社會文化活動中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紅色歌曲;社會文化;文化活動;重要性
紅色歌曲是指中國人民在為國家獨立、民族富強的過程中創作的歌曲。紅色歌曲贊揚的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奮斗精神、團結精神以及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當日本的軍隊侵犯中國土地的時候,中國的人民義無反顧地扛起槍,用鮮血和生命保衛自己的祖國,那些有名的或者無名的英烈的熱情和心血譜成了紅色歌曲的旋律。這些旋律在中國的土地上不停地傳唱,教育著中國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勿忘國恥發奮圖強。在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經歷了巨變的三十年,在這些年中,紅色歌曲所傳達出的艱苦奮斗精神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中國崛起而努力。紅色歌曲在今日已經成了中國近代歷史的見證,它們象征著中華民族聲久不息的生命活力和永不言棄的時代精神。在今天的中國,每個人都應當思考生命和國家的意義,紅色歌曲也將指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更加深刻的時代精神內涵。因此,紅色歌曲的傳承在社會文化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紅色歌曲的特征
(一)表達民族主義的內涵
紅色歌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蘊含著民族主義的內涵。這類的紅色歌曲主要是在民族救亡時期創作的歌曲,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反抗外來入侵者的對抗精神。底層人民用武器反抗壓迫、反抗剝削,向一切黑暗反動勢力進行斗爭,爭取最終的民族勝利。例如《義勇軍進行曲》,這首紅色歌曲飽含激情,表達了在戰場上那些沖鋒陷陣進行頑強抵抗的戰士的豪邁氣概。《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這首歌曲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首激勵著處于黑暗時期的中國人,奮勇向前,不畏懼犧牲,為了國家的統一放棄自己寶貴的生命。民族主義在今日的世界格局中仍舊具有重要的意義。民族主義并不意味著排斥外來文化,而是以一種平等的姿勢既審視中華文化本身,也思考外來文化的內涵,這種包容的態度實際上依舊能夠在紅色歌曲中尋找到蹤跡。紅色歌曲中表達的民族主義能夠有效反映出時代的特色,既是過往時代的記錄,同時也推動著當下時代的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
(二)表達愛國主義的內涵
紅色歌曲之所以能夠深入人心,是因為其中蘊含的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教育對一個國家的持久發展至關重要。一個國家的凝聚力取決于人民的愛國主義[1]。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每個民族都具有強烈的歸屬感。這種歸屬感才使得中國能夠在世界上重新尋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紅色歌曲里面常常通過歌頌祖國的美好河山來展現歌曲中的愛國主義情感。例如紅色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首紅色歌曲中所歌唱的是中國廣西省的人文和故事。“唱山歌來,這邊唱來那邊和”這句歌詞所表現是廣西人民通過唱山歌的方式歌頌美好生活,表達對生活的美好祝愿。這種對于生活的美好祝愿實質上是基于對祖國的熱愛,也就是愛國主義。中國的文化存在于山水之間,也存在于人民點滴的生活中。文化這一范疇并不是僅僅存在于研究的書本中,而是以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就在于每個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在如今世界格局愈發動蕩的時刻,愛國主義能夠幫助中國人尋找到自己的文化自信,并幫助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紅色歌曲中所蘊含的愛國主義讓年輕人擁有奮發向上的動力[2]。新一代的年輕人正是在紅色歌曲的指引下,付出自我,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二、紅色歌曲的基本內容
(一)革命抗戰歌曲
紅色歌曲的創作和中國近代史密切相關。中國近代史可以說是一部抗戰史。描述革命抗戰的紅色歌曲的曲調多以明快、高亢為主,歌曲節奏性強,并且具有朗朗上口的旋律。革命抗戰歌曲多在抗戰過程中被廣大群眾傳唱。通過激情澎湃的紅色歌曲,人民在抗戰過程中更加充滿積極性和斗志。那些仍舊被壓迫的底層人民,通過歌詞中的積極內容也能夠被喚起抗日救亡的熱情。從這一角度看,表現革命抗戰的紅色歌曲在抗戰時期是啟發廣大群眾的思想武器,直插入敵人的心臟,通過喚起同胞的愛國之情幫助抗日戰爭走向勝利。《保衛黃河》《大刀進行曲》等等均是此類紅色歌曲的代表。
(二)歌頌典型事跡
紅色歌曲也常常以具有豐功偉績的典型人物和事跡作為創作內容。此類紅色歌曲的曲調柔和,旋律優美,歌詞內涵豐富動人,歌頌那些為了國家艱苦奮斗,犧牲小我的精神。例如由董文華演唱的《春天的故事》,這首紅色歌曲歌頌了鄧小平推動中國進行改革開放的豐功偉績。每當悠揚的旋律想起,鄧小平帶領中國走向復興的形象便出現在大眾的腦海中,激勵一代又一代的為了中國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終生。
三、紅色歌曲的傳承方式
(一)校園教育
紅色歌曲的傳承通常具有兩種途徑。首先,最重要的傳承途徑是校園教育。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高中,音樂課程的教學大綱都設置了紅色歌曲的教學部分。這部分教學內容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提升對紅色歌曲的認知[3]。隨著紅色歌曲的教育意義越發凸顯出來,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意識到傳承紅色歌曲的重要性。現代的學生不應當只對國外的潮流文化感興趣,也應當知道自己國家的近代歷史,以及與這些歷史密切相關的紅色歌曲。這些紅色歌曲并不是與現代社會脫節的內容,相反,在今日的中國,這些紅色歌曲也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雖然當代的青年人不必再扛起槍對抗入侵祖國的敵人,但實際上中國還面臨著許多看不見的敵人和困難。在與這些敵人和困難進行對抗的時候,紅色歌曲所彰顯的艱苦奮斗、永不放棄的精神依舊是現代青年人應當熟記于心的內容[4]。
(二)社會教育
除了校園教育,社會教育也同樣能夠幫助紅色歌曲的傳承。社會教育主要以各個城市中的社區和不同的村莊為基礎進行開展。在這些地方,相關政府人員通過開講座幫助社會中的人民加深對紅色歌曲的了解。
四、紅色歌曲的傳承在社會文化活動中的重要性
(一)幫助提升社會文化活動的內涵
社會文化活動并不僅僅是一種空洞的形式,而應該通過實質的內容來加強社會文化活動的內涵。紅色歌曲的傳承能夠豐富社會文化活動的內涵。社會文化活動的形式往往是豐富多彩的,不僅包括體育運動,還包含了各類文化活動,紅色歌曲的傳承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通過紅色歌曲的傳承,社會文化活動以更加貼近大眾的生活的姿態,幫助廣大群眾找到適合富有興趣且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社會文化的建設實質上并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重要的是通過一項又一項的社會文化活動來為大眾打造出富有文化氛圍的社會環境,讓公眾能夠在充滿文化氣息的社會氛圍中快樂地工作,愉快地生活。中國的經濟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實際上,社會文化建設是相對缺失的。人們忙忙碌碌地去收割財富,卻很少有人能夠沉靜下來去進行深度的文化學習。這種情況的出現也導致了社會文化氛圍的喪失。生活在一個缺乏社會文化氛圍的國家或者城市會使得公眾變得浮躁焦慮。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信息爆炸也加劇了中國社會的浮躁。因此,社會文化建設成為政府和社會都不應當忽略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而言,紅色歌曲的傳承能夠幫助成長在不同年代的人去回味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艱難的時光。這些珍貴的時光中體現了廣大群眾艱苦奮斗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讓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社會中仍舊有無數的先輩毅然決然走上戰場保衛祖國。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世界地位越來越高,但同時也應該意識到的是,中國社會存在的問題也是巨大的,貧富差距的拉大、社會氛圍的浮躁等等,這些問題都是中國在實現偉大復興的過程中的面臨的阻礙。在現在這個世界環境變化莫測的時代,中國人應當去提升自己文化的價值來幫助自己尋找到精神的寄托。因此,從這一角度看,紅色歌曲能夠提升社會文化活動的內涵。
(二)引導群眾進行精神建設
紅色歌曲的傳承在社會文化活動中的重要性還體現在紅色歌曲能夠以其豐富的內涵引導廣大群眾進行自我的精神建設。中國社會在經歷過一個經濟增長高峰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放慢腳步去尋找自己的精神寄托。紅色歌曲贊揚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勇敢無畏的精神,這種精神能夠成為支撐當下中國人民的支柱,同時也引導著群眾在生活中去思考這些寶貴的精神帶給自己的深刻意義。例如當一個人在經歷過不順心的事情后,聆聽和學習《瀏陽河》這首紅色歌曲,就能夠被其中悠揚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所激勵。社會文化對于群眾而言并不是一件高雅且不可及的事情。實際上,通過紅色歌曲的傳承來幫助建設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社會文化具有普遍價值。對于中國人來說,或多或少都會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接觸紅色歌曲,這些紅色歌曲描述的場景距離現代也并不遙遠,其中蘊含的精神也需要被賦予時代的色彩。社會文化活動能夠有效利用紅色歌曲幫助群眾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結語
紅色歌曲的傳承在社會文化活動中具有重要意義,紅色歌曲能夠幫助社會構建和諧穩定的文化氛圍,也能夠幫助廣大群眾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精神支柱。因此,在社會文化活動中,紅色歌曲的傳承占據著必不可少的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張婷.淺談紅色音樂在高校傳承的必要性[J].戲劇之家,2019(33):65.
[2]徐沛華.紅色金典歌曲在高校音樂欣賞課中的靈活應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9(07):27-28.
[3]雷亞林.紅色歌曲的傳唱與歷史意義研究[J].藝術評鑒,2019(09):63-64.
[4]汪法萍.文化生態視野下信陽紅色歌曲的傳承與保護[J].黃河之聲,2018(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