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
摘要:情感作為一種復雜的心理感受的外在情緒表現,其對于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精神生活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在經濟和科技信息迅速發展的今天,青年學生的心理情感更是復雜多變,甚至出現了人際冷漠、情感偏激的現象,但是如果把情感教育融入對學生的政治教育自己對學生的日常管理過程中,則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是學生感覺到情感教育給自己帶來的溫暖,增強學生對于整個社會的認同感,對學校生活的歸屬感。
關鍵詞:情感教育;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應用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是近年來針對傳統教育中“唯理智教育”而提出的一種新型教育范式。由于對情感教育理解的角度不同,目前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認為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通過相關活動,關注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和信念,培養學生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環境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情感品質,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高校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協調人際關系,促進校園和諧
人際和諧是指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來的一種人際關系狀態。校園人際關系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文明行為、思想品德、文化修養的集中表現。校園人際關系的和諧與否,直接關系到高校的發展與穩定。
校園和諧發展并不取決于招生規模和制度是否完善,而是取決于學生的相關利益(優、獎、助、貸)是否公平,學習環境、學習氛圍是否優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否和睦。高校學生群體生源地域廣、生活習俗不同,加之網絡和社會影響,學生之間的矛盾和摩擦在所難免。但由于求學目的的統一性,這些矛盾和摩擦是可以通過情感教育這一“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化解的。情感教育具有調整、維系人際和諧的功能,通過其特有的方式促進人與人之間思想和情感的理解與溝通,形成和諧的校園氛圍。
(二)激發創新意識,實現校園文化價值
有效的精神激勵能夠激發學生個人的積極性。情感教育可以通過精神激勵激發人的行為動機,使其能夠端正態度,從而開發個人的創造精神和創新意識。情感教育的校園文化創造價值在于為校園文化的發展培養具有創造活力的個體。個體的創造能力需要教育的引導才能完成。
(三)培養學生個性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校培養學生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教育的過程不僅是知識的傳授,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學生的個性和全面發展需要良好的環境氛圍,而情感教育能夠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使得教育本身具有人性化特點。人性化的教育能夠讓教育這一看上去較嚴肅的工作充滿人情味,使受教育者感受到溫暖,尊重其個性的發展,激發其學習、生活和創造的熱情,同時情感的培養有利于促進大學生道德的發展,最終達到受教育者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目的。
三、情感教育的現狀
(一)傳統的教育管理體制制約著情感教育的發展
在高校的教育管理體制中,一般是通過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來規范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這種行政化的教育管理體制影響著學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思想和教育管理理念,束縛著管理者和教育者情感的表達,導致各個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工作的積極性大幅度的降低,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在對事情處理時只注重結果而忽視了過程,對于學生的教育和教學管理過程太過于形式化,從而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從而阻礙了情感教育的發展。
(二)缺乏對高校學生的教育熱情和人文關懷
在對人才進行培養和教育時,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就是人文和科技,人文和科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處于首要地位,二者缺一不可,大部分的學校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育時,僅僅注重教育者對學生基本知識的培養,而忽視了對教育者本身的人文關懷,導致教育者和管理者的教育管理熱情極大的降低,情感教育本來是一種人文的教育,而教育者自身不能將自身的情感傳遞給自己的學生,從而導致情感教育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這一現狀,因此,只有教育者和管理者自身擁有充分的情感態度和情感價值,才能對真正地實現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三)學生價值觀迷失的現狀
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社會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狀態,使得人們可以通過多種平臺和渠道來獲取各種信息,再加上網絡對學生的影響,使得各個高校的學生沉迷于網絡世界無法自拔,失去判斷能力和追求精神生活的積極性,甚至出現了急功近利、好高騖遠和缺乏理智的現象。
四、情感教育在高校學生教育管理應用的措施
(一)重視對高校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
在當代的社會生活中,人文素質是一個人應該必須具備的一種最基本的生活態度,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大部分的高校只是對學生進行基本的專業知識教育,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能力,其進行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為一個專業素質較高的技術應用人才,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水平。但是,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標就是把學生培養成全面型的人才,所謂全面型發展的人才,不僅僅擁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還應該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這就要求各個高校的教育者應該重視對學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把人文精神教育貫穿于各個高校對學生教育管理過程的方方面面,作為教育者,應該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從而了解學生內心的情感狀態,促進當代高校學生情感和意志上的協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優化情感教育的環境和氛圍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和熏陶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在對高校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周圍環境對學生所造成的各種影響,所謂優化情感教育的環境和氛圍,首先就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相對來說比較自然的環境,也就是說各個高校應該為學生創造一個干凈、舒適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另一個方面則是社會環境方面,首先應該對學生進行網絡方面的教育和管理,積極的提倡學生能夠正確的利用網絡,不要沉迷網絡游戲,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防止一些不好的網絡信息對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然后就是各個高校的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進行積極的交流與溝通,通過雙方情感上的溝通,增強師生情誼,最后,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保證學生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水平。
(三)情感教育和理智教育相結合
理智教育包含在情感教育的范圍之內,情感教育和理智教育之間并沒有相對的部分,只是情感教育對理智教育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補充和改進,從而使得整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內容更加全面,情感教育和理智教育的結合,把學生的行為、理智和情感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使得各個高校對學生教育管理變得更加人性化。
五、結語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是當今各個高校應該全面實施的新型教育和管理模式,情感教育是對傳統制度管理的補充和改進,同時也是制度管理能夠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是各個高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教育管理手段,因此,各個高校應該加強情感教育在學生教育管理中的有效應用,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和全面發展,提高各個高校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梁劍,劉素婷.情感教育方式下五年制高職學生的教育管理[J].中國成人教育,2013(15):44-46.
[2]陳偉力.情感——教育學生的良藥[J].教育教學論壇,2012(04):86-87.
[3]周軍.教育心理學在學生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2009(1):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