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胡銑超 鄧盛 吳鮮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高校藝術專業教師必須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全面的改革和創新,并結合教學空間設計需求,積極應用體驗型教學設計方法來探索出全新的空間設計理念,給學生提供一個特殊的教學體驗,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有重要的作用,從而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關鍵詞:高校;藝術設計;體驗型教學空間
一、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空間的需求已經不再是簡單地追求空間利用率了,對品質和情感更為重視。通過追求良好的空間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和韻味,這樣就誕生了體驗型室內設計。因此作為藝術設計高校,必須要格外的重視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
二、當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空間的不足與問題
(一)陳舊的教學空間設計
現階段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在授課時還是會采取一對多的授課形式,這樣就會導致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以教師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使學生失去相應的思考時間。而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中需要師生之間共同探討,才能提高專業教學質量,所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這種以思考和溝通為主的設計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冷漠刻板的空間氛圍
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與其他專業相比人數較少,所以大部分授課都是以小班教學為主,統一的教學空間導致不能夠滿足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追求。
三、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空間體驗型設計策略
(一)流動的空間布置
在進行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空間體驗型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必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綜合考慮到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結合實際教學需要來對教學空間進行合理設計,確保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保證學習效果。
1.所謂流動的空間布置實際上就是人流動線多樣性,它可以有效地取代單一的人流動線模式,學生在這種教室內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間創造出無限的空間可能性。
2.模糊功能空間界限,利用輕質隔斷或者是家具的高低錯落來進行多樣化空間的轉換,以此劃分出私人空間和開放性空間。
3.在布置流動空間的過程中要求功能空間之間可以相互轉換。對此過程中可以運用不同的家具組合形式來促進不同空間的相互切換。
以上這些內容對滿足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目標有著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流動空間布置,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極大地提升了學生學習效率。
(二)友好的細節設計
1.家具方便移動的友好性設計
要想實現空間組合多樣化,應該積極改變家具組合的移動方式,將不同形式的空間組建在一起。
2.收納空間歸屬性的友好設計
要想實現收納空間友好型設計,就必須要充分地考慮到其歸屬性。在面對統一的收納空間時,總是會出現無法找到自己用品的情況。所以要想防止出現無法找到個人用品的情況,在設計儲物空間時就必須要格外地注重個人化設計,從而來增強物品屬性信息,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考慮到物品取放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三)舒適空間的營造
高校藝術設計專業一定要為學生營造出舒適的學習空間。因為一個舒適的空間不僅可以給人一種愉快的感受,同時還可以促使人們自愿的進行逗留,這種設計手法對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有著重要作用。藝術設計教學空間的舒適性營造有以下方面內容。
1.生理舒適
藝術設計專業要求學生要長時間坐在教室內進行學習,所以在進行空間設計時必須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生理舒適需求,有效地防止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在學習中對身體造成傷害的設計方法。
2.心理舒適
良好的自然光照明,不僅可以給學生營造一種視覺的舒適感,同時還可以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一種舒適感,這樣就可以學生一種既不單調也不復雜的設計感,覺得舒適而自然。要想完成這個過程中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就要進行全面的溝通和交流才能完成,在整個交流的過程中必須要始終直視對方的眼睛,這就只能采用坐著的方式來進行談話,這樣才能保證一直看到對方的眼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實現良好的體驗型空間設計,首先就要為學生營造出舒適的體感,然后圍繞空間功能的實用來進行設計,這樣才能給學生營造一種溫馨而又愉快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只有通過這種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才能創造出高質感的體驗型教學空間。
參考文獻:
[1]許瑤.高校藝術設計專業體驗型教學空間設計研究[D].大連工業大學,2016.
[2]王丹琳.理工科院校藝術類專業教學空間多義性設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8.
作者簡介:李俊(1979-),男,漢族,湖南省澧縣人,湖南科技大學學士,湖南應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室內設計與景觀設計;胡銑超(1999-),男,土家族,湖南省慈利縣人,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學生,專業方向為環境設計,研究方向為室內設計與景觀設計;鄧盛(1998-),男,漢族,四川省瀘州人,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學生,專業方向為環境設計,研究方向為室內設計與景觀設計;吳鮮(1998-),女,苗族,湖南省花垣縣人,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學生,專業方向為環境設計,研究方向為室內設計與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