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是我國高等教育框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成分,其主要職責是為我國各行各業輸送應用型專業人才。但是目前我國各大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以及高職院校內部的各專業的教學質量都是參差不齊的。在這種背景之下,筆者就高職音樂專業聲樂小組課的教學現狀展開了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可能有效的解決對策,希望對提高高職院校聲樂小組課的教學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職;音樂表演專業;聲樂小組;教學對策
一、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小組課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學時間得不到保障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小組課教學有兩種方式:其一,將課堂時間對半分,一半讓學生一起練聲,一半留給學生自主練聲;其二,學生依次進行練聲。不論是哪一種方式,教師都不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顧及,教學效率難以保證。
(二)多媒體應用不充分
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但目前是,很多高職音樂表演專業的聲樂小組課教學中并沒有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
(三)實踐應用效果較弱
音樂表演專業的畢業生今后可能從事音樂表演事業、音樂表演教學工作或其他相關工作,無論如何,能夠進行完整、優質的音樂表演都是他們的必備技能,這就要求,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有足夠的實踐機會,否則當他們站上真實的舞臺時,他們可能會由于舞臺經驗不足,而影響自身實力的發揮。
二、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小組課教學的利弊
(一)聲樂小組課教學的優勢
首先,聲樂小組課教學的互動性更強,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聲樂學習熱情,從而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其次,因為學生們在上聲樂小組課的時候多是幾個學生一起上課,所以在上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互相聆聽,揚長避短。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最后,在提高學生的演唱技能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觀摩教師教學,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使現有的教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聲樂小組課教學的弊端
首先,會影響學生上課的專注力,不利于學生處理作品的完整性。其中一個學生在唱的時候,其他學生會走神兒,影響這些學生的專注力。一首作品經常會被分成幾段來完成,影響作品的完整性;其次,教學時間安排不當。很多聲樂教師會將課堂時間平均劃分成幾部分來進行相應知識的教學,這有礙于學生對自我的能力形成正確的認知;最后,聲樂是分為若干個不同的類別的,且每個類別的特點都不同,而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因此他們可能難顧兩全,在創新設計環節存在問題。
三、提高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小組課教學水平的對策
(一)細分教學課程
聲樂小組課教學應該以職業能力為向導進行細分,并獨立安排教學課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增加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就業機會。國家近幾年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的發展,這為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開辟了新的學習發展方向和就業市場。例如,學前教育的音樂表演課程更加注重的是培養孩子們對音樂的敏感度、審美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所以我國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在進行聲樂小組課教學時,可以將對這一部分內容感興趣的學生分成學習小組,然后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
(二)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
學生在進行聲樂練習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輔助手段,很難準確聽到自己演唱的音量、音準及感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僅憑教師的指導是不夠的。這時候,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錄下學生的演唱視頻,然后讓學生進行回放,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從而進行針對性的練習,以揚長避短。例如,若一個聲樂學習小組有8人,可以將其分成兩人一組,然后讓彼此用手機錄下對方的演唱過程,這樣不僅能為教師提供指導材料,也可以讓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進行對比,來檢查自己的學習成果。
(三)加強實踐教學
我國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在進行聲樂教學評價時,往往是由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但學生在今后的表演生涯中,主要面對的受眾是社會大眾,教師和社會大眾對于一個音樂表演的評價標準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只得到了教師的認可,不代表今后也能被社會大眾所認可,這不利于學生就業。因此,教師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的機會,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路演”,并將觀眾的評價當作最終的教學評價的一部分,或者學校方面還可以與企業合作,若企業舉辦有音樂表演節目安排的文化活動,可以讓自校學生參與其中。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廣大高職院校音樂表演專業聲樂小組課教學依然存在著教學時間得不到保障、多媒體應用不充分、實踐應用效果較弱等三個主要問題,所以,如果我國高職院校需要對癥下藥,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應用型音樂表演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饒榮.淺談聲樂教學中聲樂小組課開展的意義及發展路徑[J].北極光,2019(11):52-53.
[2]李墨.論高校聲樂小組課的利與弊[J].北方音樂,2019,39(21):174+176.
作者簡介:李怡帆,山西省運城市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