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培華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一心為民、一心利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只要我們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中國共產黨必然會實現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大同的偉大使命。
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指在人民群眾利益矛盾系統中,涉及最大多數群眾的整體利益,它包括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經濟利益是人民群眾經濟生活中的根本需求,政治利益是人民群眾政治生活中的根本需求,文化利益是人民群眾文化生活中的根本需求。各種利益矛盾總是處于不同的層面,這就要求黨善于抓住人民群眾利益矛盾的主要方面,處理急需處理的問題。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全黨同志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根本觀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集中群眾智慧,使各項決策和工作符合實際和群眾要求。中國共產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有效維護了國家安全。這些政策真正地做到了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一切以人民利益為根本的初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全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來。要通過領導發展、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一定要使群眾得到應該得到的、看得見的物質利益,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要使群眾得到的、看得見的物質利益不斷增加。這樣才能使群眾愈來愈深刻地認識到實行改革開放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祖國的富強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更加自覺地為之奮斗。不忘初心,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是我們黨的事業不斷發展并取得最終成功的根本保證。從“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到“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從“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到“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凸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
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宗旨,黨員干部要不斷強化宗旨意識,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聽民聲而納之、念民意而順之、聞民怨而紓之、促民安而樂之。
黨員干部必須帶頭講黨性、樹正氣、立榜樣,必須服從組織、服務群眾、腳踏實地,用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不攀比的平和心態,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領導干部要帶頭服務群眾,放下身段,把自己真正當作為人民服務的公仆,親自到基層去化解民怨、去為民辦實事;對涉及群眾利益的事,要一件一件去落實;對群眾提出和反映的問題,必須滿腔熱情地加以處理,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要始終站在群眾立場上想問題、做決策、干工作,自覺把以人為本、執紀為民的要求貫穿到工作始終,以“下馬看花”的蹲點精神、“反對本本”的唯實思想,帶頭沉下身去,到基層一線去開展調研, 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了解真實情況,總結經驗、研究問題、解決困難、指導工作,做到心里裝著群眾、感情貼近群眾,從思想深處與群眾建立深厚的感情,真正做到懷為民之心、思富民之策、興樂民之舉。
領導干部要善于多層次、多角度、多元化地運用網絡資源了解民意、開展工作,徹底改變傳統單向思維定勢,通過觀察和思考,下功夫為人民解決實際困難,營造凝心聚力團結奮進的良好氛圍。
(作者系商丘市婦幼保健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