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波
近年來實施的大規模的減稅降費,給各級財政收入帶來巨大壓力。河南省人口多、底子薄,財政保障能力弱,隨著減稅降費政策的陸續實施,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問題更加凸顯。本文通過減稅降費對河南省財政收入的影響分析,提出了有效貫徹落實減稅降費、提高財政收入保障能力的對策和建議。
2019年上半年,河南省財政運行總體平穩,收入質量穩步提升,支出進度持續加快,財政收支實現“雙過半”。同時,受減稅降費政策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和稅收收入增速均出現回落。上半年,河南省共減稅降費451.4億元,其中稅收395.6億元,非稅收入2.7億元,社保費53.1億元。減稅降費紅利進一步釋放,激發了市場活力,提振了預期發展信心,政策實施效果逐步顯現。
(一)減稅降費給河南省財政收支帶來較大壓力
根據河南省財政廳、稅務局測算,受減稅降費影響,2019年全省全口徑收入預計減收744億元左右,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減收428.1億元,占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11.4%,社會保險基金預計減收96.2億元。與此同時,全省落實脫貧攻堅、污染防治、“三保”支出、提高教師待遇等政策需新增剛性支出超過450億元,地方政府償債規模較大,財政收支平衡壓力更加突出,財稅部門面臨著減稅降費和財政收支的雙重壓力。
(二)減稅降費對財政收入的短期影響
1.從總體看,受減稅降費效應持續顯現影響,財政收入增速明顯回落。2019年上半年,河南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3%,比前5個月和上年同期分別回落3.5個、8.2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增長6.7%,比前5個月和上年同期分別回落3.1個、11.3個百分點;非稅收入增長5.5%,比前5個月和上年同期分別回落4.2個、1.5個百分點。5月份、6月份當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收入連續出現負增長。
2.從全國看,河南省財政收入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稅收收入增速位次略有后移。2019年上半年,河南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6.3%,比全國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3.3%)高3個百分點;河南省收入規模在全國排第9位,增速排第5位。從全國稅收情況看,上半年河南省稅收總量排名第10位,與去年同期持平,稅收增速在全國排名第9位,較去年同期后移1位。
3.從省內看,省轄市財政收入增幅回落明顯,區域間增速發展不平衡。2019年上半年,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合計增長6.8%,比前5個月和上年同期分別回落3.8個、7.5個百分點,收入增幅明顯收窄。同時,財政收入增速區域間分布不平衡,增速最快的駐馬店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0.9%;增速最慢的鄭州市增長幅度僅0.6%;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甚至出現負增長。
4.從重點稅種看,受稅率下降和專項扣除政策影響,工業增值稅持續回落,個人所得稅降幅較大。一是受增值稅稅率下降影響,工業增值稅持續回落。2019年上半年,河南省工業稅收增長0.5%,比前5個月和上年同期分別回落1.3個、18.5個百分點。工業增值稅下降0.9%,2017年以來累計月份首次出現負增長,比前5個月和上年同期分別回落3.9個、16.9個百分點。二是受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實施影響,2019年上半年全省個人所得稅與上年同期相比出現大幅負增長,降幅高達28.8%。
(三)減稅降費對財政收入的長期影響
1.減稅降費促進經濟增長。減稅降費短期內雖減少了財政收入,但同時降低了企業的稅費成本,激發了企業和市場活力,為穩增長提供了動力,其最終的實施效果會拉動經濟增長。2019年上半年,在大規模實施減稅降費的情況下,河南省經濟發展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據河南省統計部門初步測算,上半年河南省國內生產總值24203.80億元,增長7.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呈穩步上升態勢。
2.經濟的增長將促進財政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從長遠看,減稅降費有利于發展實體經濟、促進結構調整優化、推動稅收可持續增長。河南省作為新興工業大省,從中受益更多。2015年各項減稅降費政策不斷出臺以來,河南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和稅收收入增速,雖然在每一年度內表現為逐月收窄,但年度間增幅卻呈現平穩增長態勢。其中稅收收入增長明顯,從2015年年底的7.7%增長到2018年年底的14%,增長近1倍。2019年上半年,受減稅降費規模進一步擴大的影響,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稅收收入下降明顯。但與此同時,河南省經濟發展持續保持平穩運行狀態,從2015年到2019年上半年,GDP增速一直保持在8%左右,證明了減稅降費總體上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并不大,因此對財政收入的長遠影響并不明顯。
(一)強化收入預算管理,保證財政運行可持續
一是堅持開源節流。加強減稅降費政策落地后的效應分析和評估,研究解決資金缺口的渠道,采取積極措施穩妥化解減稅降費對收入的影響。二是加強財政收入分析管理。強化對重點行業企業稅源分布及未來發展等情況的動態跟蹤,準確把握財政收入增長趨勢,強化預研預判,規范組織各項收入。三是適度調整收入目標。結合河南省情、經濟稅源和收入結構現狀,調整收入目標,彰顯減稅降費效應。四是多渠道籌集資金緩解減收增支壓力。正確處理穩增長與減稅降費的關系,統籌采取加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力度、清理結轉結余資金、盤活存量資金資產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彌補減收。五是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強化對地市、縣區財政收入、重點支出和庫款規模的監控,密切關注減稅降費對基層財政運行的影響,對于收支矛盾突出、庫款流動性緊張的地區,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扶助。
(二)加強預算保障,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重點支出
一是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持財政支出“精打細算、勤儉節約、節用裕民”的原則,著力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二是堅決壓減支出。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從嚴安排“三公”經費預算,除剛性和重點項目支出外,各級財政預算安排的一般性支出應在現有不低于5%壓減幅度內繼續壓減,節省的資金用于保障基本民生等重點領域。三是硬化預算約束。加強支出執行管理,剛化、硬化預算約束,從嚴控制年度預算追加。四是努力盤活存量資金資產。嚴格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堅持運轉類支出不結轉,專項資金結轉超過一年的收回統籌使用,對于長期低效運轉、閑置以及超標準配置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采取多種措施予以盤活。五是加大對下轉移支付力度。統籌中央轉移支付和河南省本級自有財力,加大對困難地區特別是“三保”壓力較大的縣區補助力度,增強其托底能力。六是以績效為導向優化財政資源配置。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著力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政策的精準度和有效性。七是兜住兜牢“三保”底線。密切跟蹤分析減稅降費政策對基層財政的影響,對困難地區建立“三保”支出預算保障機制,確保“三保”支出不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