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霞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于高校來說,如何在現有的課程條件下進行改革和創新十分重要。本文針對現今高校數學課程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并結合創新型人才的素質要求為大學數學課程體系改革提出建議。
【關鍵詞】大學數學;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
創新型人才應該具備三大素質:一是好奇心,二是實踐能力,三是思辨能力。好奇心,也就是對事物的探索欲,一個優秀的創新型人才首先要有敏感性,對周圍的事物始終保持一種探索和發現的態度,只有這樣,才更容易在生活中找到靈感,在不起眼處做出創新;實踐能力對創新型人才十分重要,實踐出真知,只有通過不斷反饋修正,才能創造出新的理論,科技創新領域一貫十分注重實踐;思辨能力主要包括分析、判斷和決策能力,也是創新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大學數學不同于以往學習的課程,對學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要求更高,只有擁有良好的數據分析和判斷能力才能培養創新思維。
(一)大學數學課程注重理論知識輸出,缺乏思維訓練
傳統大學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常常花費大量時間向學生演示定理的推算過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理解并不深刻。在現階段的大學素質教育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在學習分段函數在分段點的連續性時,教師可以通過建模等方式構建一個實際存在的數學模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從而激發學生去探索、創新。
(二)課程內容設置較為單調,缺乏多學科滲入
如今的高等數學教學內容主要是圍繞該學科展開,但是大學的課程設置和內容是多元化的,僅僅圍繞該學科展開教學遠遠不夠。例如,在學習微分時,應當與專業課程融合,設計相關的章節和實驗,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該學科的意義,又能幫助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專業問題,從而拓寬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知識的廣度,深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三)教師知識更新慢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需要教師經常關注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以及數學領域的前沿發展,并在課堂上加以融合和推進。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到現如今的學科發展趨勢和存在的問題,從而激發其創新性,推動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一)課程設置針對化
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背景,構建大學數學課程體系應該從改革課程結構入手,設置不同的數學課程內容,不同類型的課程對學生的要求不同,側重培養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要精選核心內容,實現按需選擇,體現學科的交叉與融合。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課程,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學生非專業課程負擔,使其抽出更多時間精力培養各方面的能力,構建滿足自身發展需求的數學知識結構,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創新能力。
(二)培養渠道多樣化
一方面,鼓勵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將以知識傳授為基礎的傳統大學教學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新型教學模式;另一方面,鼓勵學生成立學術團隊,學校安排一定課時開設專題研討課、數學建模、高數競賽等選修課程,針對某一科研項目或學科競賽開展研討,鍛煉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能力,鼓勵學生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其科研能力與科研素養。對于學生的研究成果,可以通過發表學術論文、申請學生課題立項等方式獲取學分獎勵;發揮優秀學生的榜樣引領作用,鼓勵大家學習效仿。
當今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推進大學課程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但由于現今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這條路將會十分的困難和復雜。為了推進大學數學教育的發展,需要教育工作者著眼于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不斷探索創新,有效發揮大學數學課程對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張維.創新人才個性化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以寧波大學為例[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03):10-13.
[2]王麗靜,樊永艷,張靜.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大學數學課程體系改革[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31(1):116-119.
(作者單位:空軍預警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