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時代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取得豐碩成果

2019-10-14 02:03:12鄭杰川喬海印
祖國 2019年17期
關鍵詞:融合

鄭杰川 喬海印

20世紀末以來中國軍事力量發生質的飛躍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軍事裝備發展一步一個腳印走來,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建國初期,我國軍事裝備建設從一窮二白發展到主要軍事裝備實現自主國產,建立全面完整的軍事工業體系,并研制出兩彈一星。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的近20年,無論是海陸空軍還是戰略導彈部隊都有了質的飛躍,這質的飛躍除了裝備的數量和質量之外還有完整作戰體系的建立,包括近年來的軍改都是為了高效的打贏現代化戰爭。

以前我們雖然有引以為傲的陸軍,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時候我們只能位居世界第五位,是五大常任理事國的最后。現在我們已經位居綜合第三、常規第二。我們的航空母艦雖然是在2012年才服役,但是在1999年我們就把它弄到手了;殲20五代戰機,上個世紀90年代末立項研發;UGT-25000燃氣輪機技術在1993年引進;艦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在上世紀90年代展開相關研究,1999年與烏克蘭展開技術合作;殲10在80年代開始研發。1999年的時候我國海軍能拿得出手的只有2艘“萬國造”的052型導彈驅逐艦和1艘6600噸的051B型導彈驅逐艦,再算上從俄羅斯購買的2艘“現代級”,加起來只有5艘。051型導彈驅逐艦艦體水平還停留在50年代,核潛艇方面我們的091和092都是末流水平,常規潛艇最先進的也是從俄羅斯進口的“基洛”。當時我們沒有專用的防空艦,053K和052型配備的都是射程10公里左右的點防空導彈。2019年的中國,航空母艦2艘、055型萬噸級驅逐艦下水4艘、054A型導彈護衛艦30艘、056型護衛艦連下水一共54艘、052C型導彈驅逐艦6艘、052D型導彈驅逐艦連下水13艘、071型船塢登陸艦6艘。還有4.5萬噸級的901型大型戰斗綜合補給艦、電子偵察船等等。潛艇方面,我們的039系列常規潛艇AIP技術已經是位居世界前列。

航空方面,90年代我們雖然有上千架戰機,但是都是殲6、殲7、殲8這一類的二代機。主力是我們從俄羅斯進口的近百架蘇-27戰斗機以及引進生產線的殲11,這也是當時唯一的三代機。我們直到2000年還在想辦法魔改殲7和引進蘇-30戰斗機。輕型的轟-5轟炸機也在繼續服役。戰略運輸機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幾架伊爾-76,數量少得可憐。而預警機則為0,空中加油機也是數量極少的轟-6。2019年,中國的殲6全面退役,殲7殲8已經在二線部隊“養老”和訓練,蘇27也開始進入退役的尾聲。現在我們的三代機數量已經突破1000架,國產的殲10、殲11B、殲16大規模列裝部隊,全面替換那些老的二代機,殲20五代機小規模列裝部隊。運-20戰略運輸機也已經承擔起重任,為其他特種飛機提供了平臺。魔改的轟6K轟炸機配合遠程巡航導彈也具備了打擊5000公里目標的能力。預警機我們也擁有了空警2000、空警200、空警500等多種配備相控陣雷達的空中預警指揮平臺。直10直升機也填補了我國專業武裝直升機的空白,直18中型通用直升機也廣泛裝備于海空軍。還有:東風31A/AG、東風41洲際導彈、長劍10巡航導彈相繼列裝;東風21D、東風26反艦彈道導彈強化了我國中近海的防御能力;帶簡易制導的遠程火箭炮,射程可以達到200公里以上,堪比短程彈道導彈。

裝備水平的上升代表著我們工業和科研水平的整體飛躍,包括材料、電子、造船、機械加工設備等等。我們的航空發動機,雖然在壽命上整體還是趕不上歐美,但是對我們來說已經是質的飛躍。

距離1999年,中國軍隊的變革之路已經走過了20年。對于變革的歷程,我們不做詳盡的敘述,只說其中幾個關鍵性的點——到2005年,包括殲-10戰斗機、ZTZ99A型主戰坦克、052B/C型驅逐艦等主戰裝備實現列裝或完成研發,中國軍隊在現代化進程上開始加速;“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演的進行檢驗了中國軍隊多軍兵種協同進行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能力,同時還首次檢驗了與外軍聯合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的能力;2008年,中國首次派出護航編隊赴亞丁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這標志著中國軍隊的作戰范圍已經開始覆蓋印度洋區域;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首次展示轟-6K,標志著中國的“三位一體”戰略打擊體系正式形成;2018年,中國軍隊首次參加俄軍戰略兵力演習,進一步檢驗了中國軍隊出境作戰和與外軍協同作戰的能力……

十八大以來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成效顯著

2017年9月18日,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在京開幕,包括連續3年位居全球超級計算機榜首的“神威·太湖之光”、龍芯系列自主可控高性能處理器、高精度原子鐘、自主水下機器人等在內的一大批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集中亮相。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模型、一段段精彩視頻,全面系統地展示著黨的十八大以來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的階段性成果。

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當前,世界主要國家在綜合國力競爭中,都在大力推進軍民融合或軍民一體化,以實現軍事能力整體躍升和國家經濟實力增強的雙贏,進而實現長期的國防安全。2015年3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指出,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我們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2016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印發《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指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2017年8月,科技部、中央軍委科技委聯合印發《“十三五”科技軍民融合發展專項規劃》,部署了“十三五”期間推進科技軍民融合發展的7個方面16項重點任務,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軍民科技協同創新體系。2017年9月22日,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舉行,會上發布實施《“十三五”科技軍民融合發展專項規劃》和國民經濟動員等專項規劃,20個省份出臺軍民融合發展規劃;啟動實施首批41家軍工科研院所改革,深化論證空域管理體制、軍品定價議價規則、裝備采購制度等改革方案,全面推開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與裝備承制單位聯合審查工作機制;在全國范圍推廣軍民大型國防科研儀器設備整合共享、以股權為紐帶的軍民兩用技術聯盟創新合作、民口企業配套核心軍品的認定和準入標準3項創新舉措。

理順機制,軍民融合釋放“制度紅利”。在2016年北京舉行的第二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成果展上,參展的163家單位中,民營高技術企業達87家,超過半數。截止2016年10月,我國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項目調減為755項,壓減達62%;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持證民營企業由2012年初的不到500家增長到1169家,增長幅度超過130%。此外,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國家有關部委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深化軍工行業改革促進民參軍,使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享受到了軍民融合帶來的“制度紅利”,由過去的“要我融”主動向“我要融”轉變,重點領域融合亮點頻現。

融合之路向深行、朝寬走。國防科技工業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是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和深度融合,已經成為很多軍工企業和軍工科研院所的共識。穿戴方便的“空調背心”、自動瞄準的“導彈滅火”產品、掃描地下管線的探地雷達……這些都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科技軍民融合的產物。數據顯示,2016年,航天科工集團軍民融合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332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65%,軍民融合產業規模已超過2012年集團公司的整體營業收入。

中船重工的軍民融合重大工程頻頻吸引國人眼球。2017年6月13日,蛟龍號完成中國大洋38航次最后一潛;2016年9月18日,目前世界上技術難度最高、規模最大的長江三峽升船機正式啟動試通航。中船重工在升船機研制中廣泛應用了軍工大型項目管理經驗和多項軍工技術,軍為民用、成果共享,彰顯了軍民融合“共享”理念。

除了軍工類企業,站在軍民融合的時代風口,軍地各類主體協同創新模式更加多樣。五年來,各地的創新聯盟、協同中心、創新園區如雨后春筍。四川以“四個率先”成為軍民融合的弄潮兒:率先在全國建立省級軍民融合發展領導機構、率先在全國設立省級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率先在全國成立省級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聯盟、率先與國家國防科工局和所有央屬軍工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截至2017年10月,在北京、陜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已有20余個國家級軍民結合產業基地。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大潮正撲面而來。

2017年10月,為貫徹落實制造強國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推動實施“中國制造2025”,促進軍民兩用高新技術成果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工信部、國防科工局聯合發布了《軍用技術轉民用推廣目錄》和《民參軍技術與產品推薦目錄》。

2018年3月初,十九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綱要》《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2018年工作要點》《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及第一批創新示范區建設名單,明確了示范區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基本原則和遴選標準,努力探索軍民融合發展新路徑新模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據了解,我國國防工業主要由四個大部分組成,即國有軍工集團、地方國有軍工企業、軍工高校和民營軍工企業。據國防科工局統計,我國已有超過1000家民營企業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中國軍民融合發展報告2016》顯示,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的民口單位已達總數的2/3,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和總裝承制單位資格的企業總數超過3000家,涉及軍工行業的企業更是達到4000家以上。

2017年,中國以尖端科技成果的密集涌現、科技創新造福民生、科技創新環境的顯著優化,全面而深刻地改變著古老華夏之邦在新時代的國際形象——

2017年中國農歷新年的除夕,南京理工大學胡炳成教授團隊成功合成了世界首個全氮陰離子鹽,占領了新一代超高含能材料國際制高點。2017年4月,中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發射成功,通信總容量超過中國已研制發射的通信衛星容量總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通信衛星寬帶應用。該衛星首次將空間技術試驗和示范應用相結合,提供雙向寬帶通信示范化運營服務。過了不到一個月,世界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它能把傳統超級計算機需要至少100年才能完成的求解用時0.01秒完成。隨后,中國首次海域連續穩定試開采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成功的喜訊傳來,中國由此成為世界第一個實現穩定開采海洋超級能源的國家——中共中央、國務院在賀電中說,這“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標志性成就,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2017年6月,世界第一顆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中國“慧眼”發射成功。中國這顆硬X射線太空望遠鏡結合了硬X射線和巡天兩大特性,具有高分辨率、高靈敏度和高定位精度,真正實現360°巡天觀測范圍大,以及望遠鏡上天比在地面建設有諸多優勢的“三高一大一上”功能,能夠實現對特定天區的“凝視”觀測。

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條量子通信干線——京滬干線正式開通,標志著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已經形成。從量子衛星到量子計算機,到千公里級別的“量子糾纏”、星地傳密、隱形傳態,超前領先的量子通信技術不僅應用于百姓日常通信,也可用于水、電、煤氣等能源供給和民生網絡基礎設施的通信保障,還可應用于國防、金融、商業等領域。當天,作為沿線經濟發展突破口、連接中國西南西北大通道、地質條件極其復雜的山區干線鐵路蘭渝鐵路全線通車。

2017年,中國還誕生了一系列世界級的創新成果:全球首臺25MeV質子加速器通過測試、電磁炮試射成功、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世界第一大橋港珠澳大橋合龍、中國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時速達到400公里的復興號高鐵首發再攬世界第一、“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斬獲全球運算最快三連冠、科大訊飛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神經網絡算法進入應用——如此密集的創新成果使中國進入了世界科技進步的前列。

2017年也是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建立30周年。30年前,中國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在湖北武漢誕生,開啟了中國創業孵化之路,它“不僅成為中國科技創新創業的起源和根基,而且成為了國家戰略。”目前,中國孵化器的數量和規模已居世界首位,不僅是中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重要載體,也成為世界各國培育創新創業主體的重要榜樣。截至2016年底,中國有創業孵化載體7533家,包括孵化器3255家、眾創空間4298家和企業加速器400余家,是新時期“雙創”工作的重要載體平臺。

2017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成果發布

2017年,我國武器裝備研制生產取得新成就,國家重大專項、重大工程呈現新亮點,軍工核心能力邁上新臺階,國防科技自主創新獲得新突破,軍民融合發展進入新階段,國防科技工業改革推出新舉措,國際合作打開新局面。2018年1月11日,國防科工局發布了2017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成果。朱日和閱兵,首艘國產航母、萬噸級驅逐艦下水,殲20隱身戰機列裝部隊,“鯤龍”AG600成功首飛等十個事件上榜,反映出2017年我國在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和新突破——

朱日和沙場點兵彰顯我國武器裝備優質戰斗力。2017年7月30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朱日和聯合訓練基地隆重舉行。國防科技工業系統研制生產的多型裝備接受檢閱,彰顯了國防科技工業的跨越式發展和國防科技創新水平的顯著提高,展示了軍工核心能力建設取得的新成效。

多措并舉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2017年12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頂層設計和行動綱領。

重大航天專項工程取得突破進展。2017年4月20日,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升空,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交會對接、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等試驗。11月5日,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啟全球組網時代。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萬噸大型驅逐艦首艦先后下水。2017年4月26日,我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中船重工集團大連造船廠舉行,標志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母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該航母由我國自主研制,目前,已完成主船體建造,動力、電力等主要系統設備安裝。6月28日,我國新型萬噸級驅逐艦首艦在中船集團江南造船有限責任公司下水。該艦由我國自主研制,是海軍實現戰略轉型發展的標志性戰艦,先后突破了大型艦艇總體設計、信息集成、總裝建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以“慧眼”衛星為代表,我國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協調發展。

2017年6月15日,我國首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慧眼”成功發射。該衛星工程填補了我國空間X射線探測衛星的空白,實現了我國在空間高能天體物理領域由地面觀測向天地聯合觀測的跨越。2017年,我國首顆高通量通信衛星實踐十三號成功發射,通信容量超過我國已研制發射的通信衛星容量總和。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云四號在軌交付,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觀測系統實現更新換代。

殲20隱身戰機列裝部隊、“鯤龍”AG600成功首飛。2017年9月28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宣布,殲20已列裝部隊,試驗試飛工作正按計劃順利推進。殲20是由中航工業集團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隱身戰斗機,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空軍綜合作戰能力。12月24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首飛。該機將有力提升國產民機產品供給能力和水平,有效促進我國應急救援航空裝備體系建設的發展。

“神龍二號”引領世界強流多脈沖高功率加速器技術發展。2017年11月23日,由我國獨創設計的世界首臺兆赫茲重復率多脈沖高功率加速器——“神龍二號”,通過國家級現場竣工驗收。“神龍二號”的研制成功,是直線感應加速器和我國尖端武器閃光照相技術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堆亮相。11月28日,中核集團發布自主研發、可實現區域供熱的“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堆。同日,中核集團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啟動供熱演示項目。利用核能為區域供熱可有效改善我國能源結構,緩解日趨嚴重的能源供應緊張局面。

世界最快量子隨機數發生器發布。2017年12月4日,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電科集團發布高速量子隨機數發生器。該發生器實時產生速率超過5.4G比特每秒,極限值突破117G比特每秒,刷新了此前高速量子隨機數發生器的紀錄,為目前世界之最。離線輸出的量子隨機數比特率比傳統技術高3至4個量級,可廣泛應用于量子通信產業和信息安全產業。

全球首艘智能船舶交付。2017年12月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艘智能船舶“大智”號正式交付,投入使用。“大智”號由中船集團研制,是全球首艘通過船級社認證的智能船舶,開啟了全球更加安全、經濟、環保的航運時代。

2019年1月2日,2018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和十大創新人物(團隊)正式揭曉。評選結果突出反映了2018年國防科技工業全系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防科技工業改革發展的系列重要指示,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重大突破和重大進展,展示了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秉承人民軍工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許黨報國、履職盡責,改革創新、攻堅克難的時代風采。

以新聞事件發生時間為序,入圍2018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的是:我國火炸藥領域開拓者王澤山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全球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陣列首臺天線下線;“月宮365”實驗圓滿完成;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獲“時代楷模”稱號;首艘國產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下水;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成功;中法合作的海洋衛星發射;以殲10B為代表的國防科技工業武器裝備亮相中國航展;新一代鈾濃縮離心機大型商用示范工程竣工驗收;拆壁壘、去門檻,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項目再減62%。

2018年度國防科技工業十大創新人物(團隊)也同期揭曉。陳炳德、毛獻群、喻松林、太赫茲自由電子激光研究團隊、探月工程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和哈工大微衛星團隊、北斗導航衛星研制團隊、殲-15飛機研制團隊、遠程火箭研制團隊、海上試驗平臺抗災搶險團隊、自主水下航行器團隊等3名個人和7個團隊從全行業推薦的候選創新人物(團隊)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

國防科技工業十大新聞評選活動自2003年起至今已連續舉辦16屆,十大創新人物(團隊)評選活動自2014年起至今已連續舉辦5屆,候選新聞和人物(團隊)由國防科工局有關部門、11家軍工集團公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有關院校及媒體等單位推薦,經層層遴選、專家評審和最終審議評出。

下一步,國防科技工業系統要秉承人民軍工精神,跑好支撐強國強軍接力賽、打造高效益工程、培育高精尖人才,奮力書寫新時代更為篤定自信、更加濃墨重彩的軍工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建國70周年。

猜你喜歡
融合
一次函數“四融合”
兩個壓縮體融合為一個壓縮體的充分必要條件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今日農業(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寬窄融合便攜箱TPFS500
寬窄融合便攜箱IPFS500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寬窄融合便攜箱IPFS500
《融合》
現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四心融合”架起頤養“幸福橋”
福利中國(2015年4期)2015-01-03 08:03: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福利一区在线|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亚洲国产日韩视频观看|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91麻豆精品视频|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国产一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国产二级毛片| 国模沟沟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亚洲VA中文字幕|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亚洲天天更新|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Ⅴ |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亚洲第一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二区|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欧美性色综合网|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av手机版在线播放|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亚洲香蕉|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国产自在线拍|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欧美精品导航| 亚洲精品片911| 99re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国产一级α片|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一|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热热久久狠狠偷偷色男同|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欧美在线导航|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中字无码精油按摩中出视频|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精品视频福利| 欧美一区精品|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青青草一区| 亚洲人成网址|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看看一级毛片|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