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國
包頭供電局工會深入貫徹內蒙古電力公司工會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夯實工會基層基礎, 推進工作改革創新,服務廣大職工群眾,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堅持“三心一愿”,建設掌上職工之家新園地
“互聯網+工會”既是工會工作平臺和載體的延伸,也是工會組織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變革。過去的一年,在內蒙古電力公司工會的指導下,包頭供電局工會堅持以“三心一愿”為工作原則即:通過“捧出一顆真心、奉獻一顆愛心、保持一顆熱心”的踏實工作,實現滿足職工多樣化需求的愿望,在“互聯網+工會”工作的道路上凝心聚力,探索前行,做到了讓工會組織在新媒體領域“有陣地、有隊伍、有聲音”。
包頭供電局工會微信公眾號“包頭供電職工”于2016年5月20日正式上線運行,并成為了包供職工的掌上職工之家。在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注重發揮貼近職工的優勢,以傳播正能量和服務職工為己任,擴大了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并凸顯其作為新媒體的強大生命力。目前,“包頭供電職工”粉絲數量達到9307人,文章平均閱讀量從169人次提高到1270人次,總閱讀量達到269781人次。
二、找準定位,拓展載體,實現服務職工新常態
一是定位明確,搭建服務職工新陣地。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可以方便快捷的向職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工會聲音。“包頭供電職工”創立之初就為各基層工會制作了渠道二維碼,建立了工會主席群——工會專責群——機關工會群——基層工會群——各文體協會群的塔式微信集群。在工作中,我們堅持把日常的各項活動轉移和嫁接到公眾平臺上。“創建幸福企業 倡導健康生活”健步走活動每個賽段的成績放在平臺上供職工隨時查閱。每月初將當月過生日的職工名單也在平臺上公布,并為他們發放生日蛋糕券,送上生日祝福。重大節假日為全局職工發放電影票,在平臺上提醒大家觀看有關愛國主義影片和記錄片,點對點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二是信息及時,傳遞工會工作好聲音。我們始終堅持以正確的輿論為導向,弘揚正能量,宣傳工會工作,體現工會特色,反映職工心聲。在原創信息和摘編信息中,以職工最關心最關注的信息為發布重點,以宣傳工會塑造新時期工會新形象為目標,每周一次貼近職工工作生活的信息發布,也表達了工會對職工的貼心關懷,讓工會全方位、全天候服務每一名普通職工成為可能。截至目前,“包頭供電職工”已推送31期206條新聞、信息和活動專題。
三是依托活動,不斷拓展工會服務新領域。在做好信息傳遞的同時,我們在平臺上搭建了各類符合職工需求的服務后臺,包含“知工會”“工會秀場”“互動反饋”三個模塊15個欄目,包含了工會工作的各個方面。我們通過開通平臺的主席信箱功能,實時為職工解答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開展最美一線職工投票,做實叫響“工匠精神”。通過答題闖關贏紅包,讓職工了解工會維權職責。通過獻禮國慶砸金蛋,中秋詩詞翻牌,七夕抓幸福,贈送觀影券等微信活動,將工會品牌工作和新媒體進行親密接觸,增強了廣大職工對工會組織的互動了解和對工會活動的親近參與,深受廣大職工喜愛。
三、創新思想,改進方式,實現工會工作新收獲
“包頭供電職工”正式上線以來,已經得到了全局職工的廣泛關注,職工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對平臺的認可度不斷增強。粉絲數量實現穩定較快增長。迅速有效的信息傳遞,貼近職工的內容發布、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包頭供電職工”粉絲數量超過了全局職工的人數,達到了近萬人。
在內蒙古工會系統和包頭地區工會系統微信排行中,“包頭供電職工”自正式上線后就始終列居前十名之內,同時平臺上各項活動的參與人數也在持續增加。我們收到了全國各地的粉絲@“包頭供電職工”的留言、評論和點贊,公眾平臺的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強。下一步,我們將不斷挖掘“互聯網+”與工會工作融合的廣度與深度,積極在微信平臺上探索互聯網+普惠職工+協會入會+幫扶救助+教育培訓+會員評家等功能,不斷增強微信公眾平臺的吸引力、凝聚力,更好的服務廣大職工群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牢牢把握工運時代主題,以“宣傳工會工作、服務基層工會、密切聯系職工”為宗旨,以互聯網的強大輻射體系為新載體,讓黨和工會的主張在互聯網上成為最強音,共同描繪內蒙古電力公司工會網絡新時代的美好藍圖!
(作者單位:包頭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