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摘 要:數學可強化學生的邏輯能力,銜接物理、化學等其他理科元素形式數字化感知,數學學習為學生數理化的探究思索奠定了基礎,數學做為一門基礎且重要的學科,在高校的教育體系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比重,數學學習并非是要讓學生掌握機械化的運算流程,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形成數學的應用能力,部分學生在掌握了數學的知識后難以消化吸收,無法靈活的應用數學拓展自己的人生寬度,高校應采取多樣化的形式著重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數學學習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校數學 教學 培養學生 數學 應用能力
引 言
數學知識與當前的社會生活生產都有著無法分割的關系,將數學真正的遷移到生活視域中,遷移到生產條件中,可助力學生依據科學的數學元素,展開生活的深層次聯想,讓數學做為學生生活與生產的根基,助力學生的思維發散,繼而助力社會的進步,高校數學的應用能力培養中,應了解當前高校數學教育的不足,從而積極探索高校數學教育的創新舉措,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分析能力。
一、高校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面臨的問題
1.過于重視書面理論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高校數學互動中缺乏應用的意識,還是存在重視書面理論的問題,導致學生在數學的問題思考中,僅掌握一種數學的答疑方式去應對考試與提問,而忽視對數學的層次化聯想,不能舉一反三,將數學的有關疑問聯系起來形成邏輯化的意識, 導致學生只能機械化的分析數學問題,而缺乏數學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2.教學活動單一
學生長期處于封閉的學習環境中,很少有實踐的機會,對于教材中所述的數學理論雖然已經爛熟于心,但在實際的應用中還是容易茫然無措,無法將所學的數學元素整理成應用的思路,高校學習上對學生的要求不夠嚴謹,學生們學習起來也相對較為自由,學習之間的競爭力不高,學生對現有的成績很是滿足,在單一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按照自己的習慣去分析問題,沒有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活動內容,吸引學生的數學注意力,空間的限制讓學生的應用能力一直停滯不前。
二、高校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對策
1.改革教學內容與考核形式
教學的內容中應從基礎的理論認知,公式化的解題模式,逐漸的融合一些實際的案例,供學生分析思考,數學的問題不宜超脫實際的范疇,一些看似實際卻與學生的應用相距甚遠的數學疑問也可以轉化為真正的實際情境,重視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深刻理解,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質疑和聯想,并在考核形式上,改變傳統書面考核的單一形式,而是采取多項考核相結合的形式,將學生模擬應用,實際案例分析能力納入考核范疇,促使學生對數學的應用重視起來,在數學互動中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應用實踐。
2.組織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
高校方面應積極為學生探尋數學的應用實踐活動,在校內可開展數學的競賽活動,利用數學游戲、數學競爭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與腦力發散意識。教師還應經常去有關數學應用的企業、科研單位調查,并將采集的資料用于課堂互動,提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數學難題,讓學生嘗試合作來分析問題的化解形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帶領學生到有關數學問題情境的單位去參觀,并與企業的工作人員,科研人員等交流,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整合起來,在課堂上進行參觀后的感悟分享,討論數學知識有哪些實際的用途。
3.豐富教學的形式
數學的教學形式應得以豐富,教師可適當采取翻轉課堂、數學微課等形式制作課件,方便學生課后去搜集有關的應用渠道,結合數學的問題展開應用探索,轉化被動為主動,課堂上整理時間讓學生獨立發言,或者小組表達,通過學生的主動應用資料搜集和思考,讓學生養成數學應用的意識,提高學生數學的主動意識。將數學知識與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材料科學等銜接起來,通過基礎數學的分析,培養學生利用數學服務于社會的能力。
4.數學與實踐的聯系
高校學生有不同的專業選擇,將數學與學生的專業實踐相互聯系起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探索積極性更高,教師可圍繞高校數學的主題,思考與學生專業有所關聯的部分,課堂上引發數學專業建?;顒?,另外應組織教師定期展開數學的素質化討論,提出“大學數學培養體系建設與實踐”的報告。從簡單的數學問題著手,可了解學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數學問題,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情境融合起來構建興趣課堂。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數學的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應分析當前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從更加多樣化、多元化的模式著手,引入數學的興趣元素,通過數學的實踐思考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強化學生的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 任麗華. 高校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對策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6(24):173-174.
[2] 聶天霞. 高校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對策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6(23):23-24.
[3] 田穎輝,宮莉. 高校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對策探討[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