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賀賀 徐陳龍
摘 要:建筑工程是一項與生民息息相關的行業,為提高工程質量水平,近年來建筑行業引進研發出許多更加先進的工藝技巧,后澆帶施工技術也隨著施工需求應運而生,目前已經是整個建筑施工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尤其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高效地解決了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易出現的一些墻體裂縫或變形的導致的質量問題,本文介紹了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含義,將圍繞后澆帶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展開探討分析,
關鍵詞:后澆帶施工技術;高層建筑;應用;作用
引 言
近年來我國高速發展,基建行業發展迅猛,各地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對于建筑施工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建筑行業的施工技藝和水平需要提高,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建筑物變形,裂縫的問題,采用先進的技術已經勢在必行,后澆帶施工技術的運用能完美解決這些問題,促進工程施工建筑物質量提升的停駛,也降低后期維修成本,達到了促進建筑行業發展的目的。
一、后澆帶施工技術簡介
后澆帶施工技術是近年來新興起的施工技術,是為了解決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由于現澆鋼筋混凝土層將會收縮不均勻導致的有害裂縫,工程施工時在墻體等相應位置設計預留好混凝土土帶,后期在運用后澆帶技術進行施工,在這個施工過程中把結構暫時分為若干部分,首次完工后內部構件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收縮后,再進行后澆帶施工,將所有結構連成一個整體,后澆帶施工須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進行,若擔心新老混凝土出現裂縫無法完全融合,在澆灌時可以在水泥中摻入一些鋁粉或采用澆筑水泥,通俗來說運用后澆帶施工技巧可以解決隨著時間推移出現的沉降差和溫度收縮,達到推動工程質量提升的目的。
二、后澆帶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
(一)防止高層建筑出沉降差異
高層建筑是工程施工時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施工過程中,高層建筑與底層建筑是一個共同的施工主體,但最初施工時并不是統一進行修建,而是后期初期施工階段完成過一段時間后,確定基本沉降情況穩定,再利用后澆帶技術運用混凝土將兩個部分連接在一起,在高層建筑施工中運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對于建筑物基層地基泥土質量和建筑物的總體沉降量的要求非常高,同時還需保證建筑物的沉降過程能在整個施工階段完成,達到這些條件后運用后澆帶施工技術,能夠降低高晨建筑的沉降值,將沉降值保持在一個可控范圍內,推動建筑工程施工效率[1]。
(二)減少建筑溫度收縮的影響
高層建筑物的修建時間較長,在短時間內無法修建完成,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天氣,而其在施工過程中運用的混凝土構件在凝固過程中對溫度有一定要求,若溫度不合適會出現收縮變形的情況,運用后澆帶技術,在施工前預留一定的后期澆灌空間,后期經過二次澆灌能夠避免,在凝固過程中出現的收縮現象,從源頭上解決收縮時產生的由于自身無法抗拒的抗拉強度溫度應力導致的混凝土構件裂縫問題,保證混凝土不受影響,達到促進整個工程質量的目的。
三、后澆帶施工在高層建筑中的技術應用探究
(一)高層建筑物后澆帶澆筑的時間把控
后澆帶技術的類型以及時間的把控,導致其有不同的影響和功效,在施工結構完成45到60天后進行后澆帶是收縮后澆帶,經過45到60天的時間混凝土的凝固已大致完成收縮,在主體結構完成封頂之后,經過檢測后確定建筑物兩側單元沉降基本穩定后在進行后澆帶施工封閉,這種屬于沉降后澆帶,還有一種將后澆帶保留60天以上的方式,稱為溫度后澆帶,以上不同時間的控制會達成不同的效果,施工團隊應根據所需情況來選擇后澆帶類型達到其特殊功能。
(二)高層建筑后澆帶的鋼筋配置和防護
高層建筑后澆帶的鋼筋配置與防護至關重要,需嚴格根據實際經驗進行設置,其主要施工效果需達到預防和抗防的效果在前期設置后澆帶時需根據高層建筑物的不同位置和區域來設計布置后澆帶,在樓面較長設置后澆帶時需考慮收縮應力和溫差降低等情況,并通過計算后控制好后澆帶的距離,高層建筑物地下室設置后澆帶時則需要找準交界區域,在交界區布置后澆帶,而長方形建筑物使用后澆帶施工技術需要準確把控間距和寬度,預留下充足的空間為,為后期施工提供保障[2]。
(三)高層建筑物后澆帶支撐體系設計
后澆帶施工會加重樓梯的承受力,因此需要計算設計好支撐后澆帶的支撐模板體系,增強樓體的整體受力穩定性,規避一些經過后澆帶拆除模板后出現下撓、樓頂下沉的現象,嚴格按照圖紙建設并保留早期支撐,促進后澆帶的穩定性,嚴格保障模板接縫的緊密性和合理性,達到后澆帶支撐穩定性的要求[3]。
四、后澆帶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應用時的質量控制
(一)增強相關人員的專業操作能力和施工管控力度
建筑施工內容龐大且復雜,修建過程中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若由于后澆帶施工不當或出現失誤,不僅會影響后澆帶施工質量,對于整個工程的質量影響都是巨大的,因此為提高后澆帶工程質量,促進工程進度,需對技術人員技藝加強培訓并加強整個施工流程中的管控,例如可以定期開展培訓課程聘請專業人士對專業技術進行講解事發,舉辦技藝比賽等,還可以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加強對于施工過程中的監督和管控,并在后期檢驗時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抽樣檢測,以此來減少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失誤,同時對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確保工程施工效率和整體施工質量,達到高品質高標準的目標。
(二)加強對于后澆帶成品的保護力度
后澆帶施工技術實時完成后,還需一定的時間進行凝固,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后澆帶成品的保護力度必須加強才能保障后期后澆帶質量,要加大后澆帶保護力度,還需相關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可以運用塑料薄膜或其他遮蓋物覆蓋在后澆帶表面,防止后澆帶長時間裸露在空氣中損壞后澆帶質量,在后澆帶整體完工后避免出現隨意改動調整的現象出現,需要工作人員及時進行查看和監督,并在實施后期有關工作時避免影響到后澆帶成品,以此來提高后澆帶成品保護度,促進后澆帶后期達到質量標準[4]。
五、結束語
通過高層建筑的質量和其他標準,可以看出后澆帶在高層建筑中的運用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只有合理進行后澆帶施工才能規避建筑出現的沉降差異和收縮變形力度,為掙夠工程標準提供保障,并且隨著整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后澆帶施工技術不僅僅只可以運用在高層建筑中,其他建筑工程和施工地點也可以運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未來后澆帶施工技術會成為推動建筑行業發展的力量之一。
參考文獻
[1] 蘇懷武,黃一航.某小區地下室后澆帶滲漏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J].中國建筑防水,(03):40-42.
[2] 郭佳清.后澆帶充氣式軟管側模安裝施工技術的探討[J].江西建材,(04):118-119.
[3] 葛長江,劉秀家,李杰,張健,王山峰.可循環型鋼支撐后澆帶高強回頂施工技術[J].建筑機械化,41(04):32-35.
[4] 榮繼高. 探討房屋施工中建筑后澆帶技術應用[J]. 現代裝飾:理論, 2015(05):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