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視唱練耳是中職音樂教育中必須開展的環節,其對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有良好的幫助,可以說視唱練耳是學生的必修課。但根據現代中職音樂教學中的視唱練耳教學表現可見,很多學生對視唱練耳的相關教學內容都不感興趣,因此教學質量不穩定,且整體偏低。針對這一現象,本文為了提高中職視唱練耳教學質量,將闡述教學中導致學生興趣低下的原因,并以興趣為導向,提出新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興趣導向;中職;視唱練耳
一、引言
對于一名音樂專業的學生而言,如果其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憑聽覺來識別音階、音準等,則說明該學生的樂感不好,視唱能力不強,這樣學生學習音樂的難度會提升,且難以避免的會出現一些專業素養方面的缺陷,可見學好視唱練耳非常重要。而現代中職視唱練耳教學比較傳統,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因此導致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甚至喪失動力,這樣發展下去必然是無法保障教學質量的,對此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二、現代中職視唱練耳教學中造成學生興趣低下的原因
(一)教學方式傳統
根據普遍案例可知,大部分中職視唱練耳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方式都比較傳統,而這種方式會導致學生學習難度增長,還容易使學生出現厭學心理。在傳統視唱練耳教學方式中,教師一般會要求學生反復去聽一個音,直到學生能準確記憶、正確回答這個音之后,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教學訓練,逐漸從單音節擴展為對某個音樂段落的聽讀訓練,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顯然忽略了學生的個人需求,整個學習過程死記硬背,學生自然不勝其煩,因此必然會出現興趣低下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學生并不是一開始就對視唱練耳不感興趣的,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在聽讀訓練難度上升到音樂段落階段才出現興趣下滑的,因此在教學中當著重對這一階段進行優化[1]。
(二)粗放的教學模式
粗放的教學模式是我國各領域教學中的通病,在中職視唱練耳教學中也存在明顯表現,即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多數中職音樂專業教師在視唱練耳教學時,會將學生放在被動地位,而自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需要跟隨自己的思維來進行學習,完成自己提出的要求及學習任務。這種教學模式雖然有效,但忽略了學生的個人意識,容易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壓迫,嚴重時還會出現抵觸心理,這是學生是不可能對視唱練耳教學產生興趣的。
(三)統一的教學標準
目前,大部分中職視唱練耳教學中教師對所有學生都是一視同仁,會采用統一標準來要求學生,這種教學標準從表面上來看很公平,但事實上卻忽略了學生的個體能力差異,因此會造成一系列不良影響,導致部分學生視唱練耳學習興趣下滑。首先在個體能力較強的學生角度上,如果教師提出的統一教學標準偏低,更貼合能力較低的學生,則能力較強的學生會覺得學習很無聊,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其次在個體能力較弱的學生角度上,如果教師提出的統一標準偏高,更貼合能力較強的學生,則能力較低的學生會感受到較大的學習壓力,在學習中逐漸變得消極,學習興趣也會下降[2]。
三、以興趣為導向的中職視唱練耳教學策略
下文策略旨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視唱練耳教學作用更充分的發揮,由此提升學習音樂專業素養。
(一)教學方式策略
在教學方式上,建議中職視唱練耳教學摒棄傳統教學方式,圍繞學生興趣取向,更靈活地來進行教學,即每個學生在音樂層面上都有自己的興趣取向,如某些學生喜歡聽搖滾,也有學生喜歡聽流行,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選擇與學生興趣取向相符的音樂段落來開展教育,借助學生興趣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專注度,改變傳統教學中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將學習內容內化于心,實現教學質量提升目的。
(二)調轉教學模式中的師生地位
根據現代教學理念,很多教學研究人員都認為學生才是課堂主導,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興趣被充分發揮,因此在中職視唱練耳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模式上需要將學生放在主導地位,自己則作為指導者、組織者來進行教學,由此釋放學生興趣,并貼合學生興趣來進行教學。如教師可以在視唱練耳教學中,以游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去聽讀某個音樂片段,借助游戲營造的氛圍,釋放學生興趣,并成功將興趣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方向與動力。
(三)教學標準差異化
針對統一教學標準的缺陷,在中職視唱練耳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個體能力水平來提出教學標準,這符合現代提倡的“以人為本”理念,能充分發揮興趣對學生的興趣導向作用。策略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日常學習表現、測驗成績來評估學生能力水平,再通過小組模式來劃分教學模塊,后針對每個小組學生能力水平,提出難度適當的視唱練耳教學標準,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并借助興趣來進行學習。
四、結語
綜上,現代中職視唱練耳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興趣的導向作用并未發揮,對此本文提出了以興趣為導向的視唱練耳教學策略。通過策略應用,能夠讓學生對視唱練耳教學內容產生興趣,且將興趣轉化為動力,起到提高視唱練耳教學質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莫玲.淺談中職幼師樂理、視唱練耳的教學發展[J].音樂時空,2015(1):163.
[2]陳映紅.中職視唱練耳教學中音樂能力的培養[J].藝術評鑒,2017(24):108-109.
作者簡介:高于卿,萊西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