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雙


【摘 要】目的:探討孕產期保健對產褥期女性保健知識、飲食及行為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3例產褥期女性患者,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42例)與對照組(41例)。結果:干預前,兩組的保健知識、飲食及行為評分比較無差異,干預后,兩組的以上指標均改善,且研究組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在產褥期出現便秘、手足抽搐、惡露延長的患病情況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孕產期保健可提高產褥期女性有關孕產期的相關保健知識,使其飲食及行為得到改善,減少產褥期的患病情況,可供臨床借鑒。
【關鍵詞】 孕產期保健;產褥期;保健知識;飲食;行為;影響
產褥期是指胎盤娩出后產婦的各器官需恢復至正常未孕狀態,一般大約需6周的時間,是女性產后身體恢復的特殊時間,在生理及心理階段發生的變化較為復雜;如果沒有進行有效保健,可能導致產褥期發生或出現遠期后遺癥,對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1]。當前,產褥期女性相關孕產期的營養保健知識認知水平較低,且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使其在保健知識、飲食與行為等方面出現誤區。因此,本研究對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3例產褥期女性患者進行分析,旨在分析孕產期保健對產褥期女性保健知識、飲食及行為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3例產褥期女性患者,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42例)與對照組(41例)。研究組中,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8.16±1.69)歲;學歷:專科以下12例,專科17例,大學及大學以上13例;對照組中,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7.13±2.03)歲;學歷:專科以下13例,專科18例,大學及大學以上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保健,具體為向產婦講解有關飲食、產后衛生等相關知識。研究組給予孕產期保健,具體內容如下:1)成立孕產期保健小組:由產科骨干人員組成小組成員,并定期對孕產保健人員進行培訓并考核,提高其自身的保健水平,并能積極的對產婦進行針對性的營養指導,且組員之間相互交流討論,出現問題及時交流討論并解決問題;2)心理護理與教育:因產婦在產前與產后存在焦慮、緊張等心理障礙,孕產保健人員應及時與產婦進行溝通交流,緩解其不良情緒,對其講解有關孕期保健方面的相關知識,并組織產婦學習有關孕產期宣教課程,如產褥期的營養、產后運動、產后衛生等問題,同時需對產婦的家屬進行相關孕產期的宣教,提高家屬對產婦的照顧,從而使產婦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孕產期;3)跟蹤隨訪:孕產期保健人員應定期進行電話隨訪,對產婦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解答,并告知產后應適當地進行鍛煉,并囑咐其注意日常飲食與產后衛生。
1.3?觀察指標
1)分析兩組產褥期女性保健知識、飲食及行為的變化情況,使用自制的產褥期產婦保健知識調查表進行分析,其總分為100分,其分值與保健知識掌握呈正比;同時,飲食主要包括魚肝油、鈣劑等的補充,行為包括洗澡、洗頭及室外活動等,總分為50分,其分值與飲食、行為水平呈正比;2)分析兩組產褥期患病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
2?結果
2.1?分析兩組產褥期女性保健知識、飲食及行為的變化情況
干預前,兩組的保健知識、飲食及行為評分比較無差異,干預后,兩組的以上指標均改善,且研究組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分析兩組產褥期患病情況
研究組產褥期出現便秘、手足抽搐、惡露延長的患病情況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討論
當前,多數產婦因產褥期有關保健知識掌握不夠,同時因受傳統因素的影響,使其對產褥期的認識有一定的局限性,對產后恢復不利,且影響嬰兒的成長[2-3]。因此,對于孕產期的女性應進行孕期保健、飲食與行為方面的干預,提高產婦孕期保健知識,養成正確的飲食與行為,對于產婦在產褥期產后身體的恢復尤為重要。產褥期是女性分娩后的一個休息期,其是身體的組織功能的恢復期[4]。我國傳統的認知是產后攝入大量的動物蛋白,盡量減少出行與運動量,選擇長期臥床等方式,該方式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可導致產婦出現過度肥胖,增加了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風險;且傳統的保健認為產后不能進行洗澡等,易使產婦身體出現細菌感染,從而影響產婦與嬰兒的健康[5]。因此,需對產褥期的女性進行孕產期保健護理干預,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的保健知識、飲食及行為評分比較無差異,干預后,兩組的以上指標均改善,且研究組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產褥期出現便秘、手足抽搐、惡露延長的患病情況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可知,對產褥期女性進行孕產期保健,可提高產婦保健知識,改善其飲食與行為評分,降低產婦在產褥期的患病情況。
綜上所述,孕產期保健可提高產褥期女性有關孕產期的相關保健知識,使其飲食及行為得到改善,減少產褥期的患病情況,促進女性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向忠琴.孕產期保健宣教對產褥期婦女飲食及行為的影響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04(15):85-87.
[2] 刀艷.孕產期保健宣教對產褥期婦女飲食及行為影響[J].大家健康旬刊,2014,29(08):611-614.
[3] 趙芳仍,宋千鈞.孕產期保健宣教對產褥期婦女飲食及行為的影響分析[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5,26(s1):8-9.
[4] 汪桂蘭.孕產期保健宣教對產褥期婦女飲食及行為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04(20):25-26.
[5] 梁嫻.孕產期保健宣教對產褥期婦女飲食及行為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03(0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