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雙嬌

【摘 要】目的: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對預防老年長期臥床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作用。方法:選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進行診治的120例老年長期臥床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記錄兩組下肢靜脈血栓、下肢疼痛和腫脹的發生率。結果:觀察組下肢靜脈血栓、下肢疼痛和腫脹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老年長期臥床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可以顯著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
【關鍵詞】 綜合護理干預;老年長期臥床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
下肢深靜脈血栓對患者的肢體功能造成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病情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肺栓塞等危重并發癥。目前臨床上公認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致病原因包括血液高凝狀態、血流緩慢和靜脈內膜受損[1-2]。本研究主要探討了綜合護理干預對預防老年長期臥床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進行診治的120例老年長期臥床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60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9.78±5.29)歲;臥床時間1~5個月,平均(1.72±0.45)個月。對照組60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70.42±5.69)歲;臥床時間1~5個月,平均(1.69±0.53)個月。兩組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常規心電監護,密切監測病情,隨時記錄患者脈搏、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的改變情況;保持床鋪的清潔、平整以及干燥,護理好皮膚,避免出現壓瘡;向患者仔細講解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原因、高危因素、發生機制、臨床表現、危害以及預防方法,增強患者對下肢靜脈血栓的認識程度;指導患者日常飲食以低脂、清淡、低油以及低鹽的健康食譜為主,多飲水,忌飲酒、吸煙、食用生冷、辛辣、高膽固醇和高脂含量的食物;采取軟枕使患者的患肢抬高,大約高出心臟位置 20cm,協助患者每1h 更換 1 次體位,以避免局部受壓的時間過長;定期檢查患者的血脂、血常規、血糖、血液流變學和凝血功能;在進行手術時應當幫助患者正確擺好手術體位,術中可以持續采用彈力襪,以促進血液流動,防止在腋窩部墊枕;預防下肢穿刺對血管壁造成進一步的損傷或引發靜脈炎;對患者的下肢肌肉進行按摩,先活動膝關節和踝關節,然后再慢慢進行髖關節和雙下肢運動;每天晚上睡前對患者進行大約15min的足浴;并對患者的下肢進行推拿按摩,每次 30min,每天 2 次;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積極自行運動,從床上活動開始,逐步過渡為手扶床沿進行下床活動和離病室活動;嚴格遵照醫囑采用低分子肝素以達到抗凝的治療效果,在用藥的過程中,緊密觀察患者雙下肢的溫度和皮膚顏色改變情況。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住院期間下肢靜脈血栓、下肢疼痛和腫脹的發生率。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標準如下: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發現靜脈管腔內未出現頻譜信號和彩色血流信號,對靜脈進行加壓后管腔未出現塌陷。下肢疼痛:患者主訴下肢出現疼痛感。下肢腫脹:下肢組織間隙內有過多的液體積聚使組織腫脹。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以P< 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下肢靜脈血栓、下肢疼痛和腫脹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下肢深靜脈血栓指的是由于血液在機體的靜脈血管內出現凝結而對管腔造成阻塞,從而導致靜脈血液回流障礙的一種疾病[3-4]。老年長期臥床患者由于受術中麻醉、制動,術后臥床以及石膏制動等因素的影響,其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明顯高于行動正常的患者。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手術類型、長期吸煙和手術時間等均是影響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重要因素[5]。有效的綜合護理是加快血液流動速度、降低機體血液高凝狀態、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以及促進下肢血管血流灌注量恢復的關鍵[6]。為了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本研究采取了綜合護理干預手段,結果發現,觀察組下肢靜脈血栓、下肢疼痛和腫脹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充分證實了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長期臥床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對老年長期臥床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可以顯著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Chee Y,Culligan D J,Watson H G.Inferior vena cava malforma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young[J].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15,114(04):878-880.
[2] 張學民,張韜,張小明,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導管接觸溶栓與外周靜脈系統溶栓早期療效的對比研究[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6,16(03):228-232.
[3] Astrid V H V,Komanasin N,Poort S R,et al.Factor XIII Val34Leu polymorphism, factor XIII antigen levels and activity and the risk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J].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15,119(01):169-175.
[4] Gottlieb R H,Widjaja J,Tian L,et al.Calf sonography for detecting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symptomatic patients: Experienc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2015,27(08):415-420.
[5] 屠悅,林雪娟.圍術期預防性護理干預對預防婦科盆腔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6,14(21):2194-2196.
[6] 林秀孟,陳妹,黃姱姱.綜合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作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