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霞 趙胤


【摘?要】目的:思考護理干預對腹部外科手術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抽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擇期執行腹部外科手術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40例、觀察組40例。其中參照組使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使用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比較患者血糖水平、切口愈合時間和總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術中和術后血糖水平、切口愈合時間明顯優于參照組,各數據間有意義(P<0.05)。參照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25.00%,觀察組則為5.00%,各數據間有意義(P<0.05)。結論:針對擇期執行腹部外科手術的糖尿病患者,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施行,能夠有效把控患者血糖,再通過加快切口愈合的情況下,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出現。
【關鍵詞】 護理干預;腹部外科手術;糖尿病;血糖;切口愈合時間
糖尿病作為終身性代謝性慢性病,多表現為血糖增高,且在胰島素缺乏的情況下,逐步降低靶細胞胰島素敏感性,使機體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代謝功能出現紊亂。另外,因糖尿病患者存在極差的手術耐受性,有效的血糖水平控制是預防或減少術后并發癥的關鍵[1]。對此,抽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擇期執行腹部外科手術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思考護理干預對腹部外科手術糖尿病患者的作用。表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抽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本院擇期執行腹部外科手術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40例、觀察組40例。參照組患者中,男女比為23∶17;年齡為35~72歲,平均年齡為(55.25±3.46)歲;患病時間均為2~11年,平均病程為(5.99±2.46)年。觀察組患者中,男女比為22∶18;年齡為36~73歲,平均年齡為(56.34±3.40)歲;患病時間均在1~12年,平均病程為(5.88±2.24)年。各數據相似,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參照組:術前準備、健康教育、生命體征測定、并發癥預防。
觀察組:1)術前干預。于患者入院時,可通過心理干預的方式,對其情緒狀態予以評估,若患者存在抑郁、不安和恐懼等情緒時,可通過手術效果、必要性、糖尿病發病誘因和機制的把控,使之可在自主做好血糖控制的前提下,減輕負面情緒。除此之外,還需借助藥物干預、飲食引導、血糖控制等措施,鼓勵患者多食清淡、低糖和低脂、低鹽、低膽固醇類食物[2]。2)術中干預。全麻狀態下,會使患者血糖水平呈現明顯波動,而在腹部外科手術期間,更應最大限度上預防全麻操作;手術過程中,以30min為時間間隔,對患者血壓予以測定;最大限度上縮短患者手術時間,若存在導尿管置管的行為,則需滿足無菌操作的標準[3]。3)術后干預。手術結束時,對患者施行有效的降糖治療,輔之血糖測定的方式,使其能夠維持在正常范圍內;指導患者臥床靜養,將頭偏至一側,且做好病房內溫度、濕度的把控;定期做好通風,且通過探視次數和人數的把控,為患者營造相對舒適的居住空間;確保切口敷料的衛生、干燥;若引流管存在折疊、斷裂和脫出等問題時,需立即告知醫師處理;指導患者早日下床鍛煉;多飲水,定期做好生殖器、外陰部位的清洗,預防尿道感染[4]。
1.3?觀察指標
比較患者血糖水平、切口愈合時間和總并發癥發生率。其中總并發癥發生率包含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5]。
1.4?統計學處理
借助統計軟件SPSS 21.0,對本文數據匯總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則證明數據差異明顯,存在意義。
2?結果
2.1?血糖水平、切口愈合時間
觀察組術中和術后血糖水平、切口愈合時間明顯優于參照組,各數據間有意義(P<0.05)。見表1。
2.2?總并發癥發生率
參照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25.00%,觀察組則為5.00%,各數據間有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目前,腹部外科手術存在極高的使用率、應用率,特別是在醫療技術逐步完善的前提下,腹部外科手術風險也隨之降低。但是,若患者表現為糖尿病,則會因脂質代謝異常,使之在增加自身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的前提下,呈現血管硬化性供血不足,不僅會延誤切口愈合時間,還會提高切口感染率,增加術后風險。而在此過程中,有效且合理的護理干預,是在科學把控患者水平血糖的基礎上,預防各類并發癥的關鍵。例如: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是以術前、術中和術后干預為導向,不僅可便于對患者血糖的全方位測定,還可加快患者切口愈合,最大限度上避免因缺鋅、胰島素異常引起的各類并發癥[6]。
本研究可知,觀察組術中和術后血糖水平、切口愈合時間明顯優于參照組,各數據間有意義(P<0.05)。例如:觀察組術中血糖水平為(7.19±0.80)mmol/L、切口愈合時間為(5.18±1.16)d、參照組則為(14.00±1.55)mmol/L、(9.10±1.75)d。參照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25.00%,觀察組則為5.00%,各數據間有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擇期執行腹部外科手術的糖尿病患者,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施行,能夠有效把控患者血糖,再通過加快切口愈合的情況下,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的出現。
參考文獻
[1] 趙芳,楊旭麗.圍術期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6,37(08):2093-2094.
[2] 呂曉麗,袁宏莉.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的圍術期護理干預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08):148-149.
[3] 王文如.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的圍術期護理干預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09):246-247.
[4] 柳燁.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圍手術期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09):181-182.
[5] 喬小麗,李玲.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中圍術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02(25):179-180.
[6] 王燕君.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術的圍術期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0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