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蕾

【摘 要】目的:探究護理指導對腎衰竭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癥的干預效果。方法:對62例腎衰竭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癥患者進行分析,隨機分為對照組31例(采用常規護理)與研究組31例(給予加強護理指導),對比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疾病認知評分為(56.3±3.6)分,對照組患者疾病認知評分為(34.6±3.2)分,對比差異顯著,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研究組護理后高磷血癥控制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腎衰竭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癥中,采用護理指導,能夠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認知程度,對高磷血癥進行合理控制,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 護理指導;腎衰竭;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癥;干預效果
腎衰竭在臨床上比較常見,通常會伴隨骨代謝異常或礦物質異常現象,在對其進行血液透析治療一段時間后,容易引起高磷血癥的發生。一旦出現高磷血癥,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與腎性骨病等情況出現,并且會導致血清磷的水平不斷上升,引起心血管不良癥狀的發生,患者的死亡率會隨之增加[1]。在對腎衰竭患者進行血液透析中,需要注意高磷血癥的預防,針對高磷血癥的治療,在采用藥物治療后其效果不夠理想,需要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加強用藥指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促使預后效果的提高[2]。在本次研究中,對62例腎衰竭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癥患者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62例腎衰竭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癥患者進行分析,入選時間為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隨機分為對照組31例(采用常規護理)與研究組31例(給予加強護理指導),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齡在53~78歲,平均為(62.3±3.2)歲。研究組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齡在54~79歲,平均為(63.2±3.4)歲。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兩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對其病情進行詳細了解,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告知相關注意事項等。研究組給予加強護理指導,具體如下:
1)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腎衰竭疾病的相關內容,并對血液透析流程與原理等進行詳細講解。告知患者腎衰竭伴高磷血癥情況,提高患者重視程度。并告知患者需要每個月進行血鈣、血磷、甲狀旁腺激素等檢測,并將各種數據制作成圖表,以便直觀了解各種指標水平變化情況。讓患者對自身病情具有一定的了解,并告知合理飲食與按照醫囑用藥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2)飲食干預:護理人員需要告知患者平衡膳食,多食用低脂、低蛋白與低磷食物,可以將高磷食物以圖片形式發放給患者,讓患者加強印象,并嚴格按照護理人員制定的飲食方案進食。并制定食物交換表,讓患者自行確定每天的菜譜,并對每天的磷含量進行計算,確保每天磷含量攝入控制在1500mg以內。鼓勵患者及時填寫膳食服藥記錄表,針對有條件的患者,可以使用專用標有刻度的碗碟等餐具,以便對磷攝入進行嚴格控制。
3)用藥指導:告知患者需要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加強患者的重視程度。并詳細講解常用藥物的名稱、治療效果、劑量、使用方法、注意事項與不良反應等,并告知患者需要按時按量用藥,可以讓家屬監督服藥。并對患者服藥記錄進行觀察,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4)運動指導:需要指導患者積極參與運動訓練,以便提高免疫能力與身體素質,可以根據患者的興趣愛好選擇合理的運動項目,例如太極拳、慢走、散步、跳舞等,需要持之以恒,每天堅持訓練30min左右,避免過度勞累,堅持適度原則。
1.3?觀察指標
需要對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分,評分內容包括疾病發生原理、飲食、服藥方法、自我護理、生活行為與依從性等方面,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疾病認知情況越好。另外,對高磷血癥進行監控,護理后對患者血磷、鈣磷乘積與白蛋白指標進行監測。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疾病認知評分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疾病認知評分為(56.3±3.6)分,對照組患者疾病的認知評分為(34.6±3.2)分,對比差異顯著,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護理后高磷血癥控制效果對比
研究組護理后高磷血癥控制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明顯,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示。
3?討論
腎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與腎性骨病等,并且高磷血癥的發生風險較高,需要在血液透析中對其加以重視。針對高磷血癥的治療主要采用磷結合劑,藥物治療時間較長,部分患者需要終身用藥治療,而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差,會導致患者預后效果不佳。因此,需要給予腎衰竭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癥的患者護理指導,以便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3]。
高磷血癥的發生主要與飲食有著密切聯系,護理指導主要是由專業的護理人員組成,對患者實施相關護理干預。在護理指導中,需要對其飲食加以指導,讓患者在飲食過程中對磷含量的攝入進行嚴格控制。在用藥指導方面,可以促使患者提高用藥依從性,嚴格按照醫囑來用藥,合理的飲食指導與用藥指導能夠提高患者對該病的重視程度[4]。加強健康宣教,讓患者更深入地了解該病的相關知識,對患者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進行糾正。并且讓患者自覺提高自我護理意識,能夠減少疾病的發生。另外,給予運動指導,可以讓患者不斷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運動可以促使全身血液循環,加快機體內部的磷代謝,確保患者取得良好的預后效果[5]。
綜上所述,將護理指導應用在腎衰竭血液透析病人高磷血癥中,護理效果顯著,能夠對高磷血癥進行合理控制,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認知程度。
參考文獻
[1] 許海燕.慢性腎衰血液透析患者的整體護理及心理護理療效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0):1354-1357.
[2] 張艷,曾興蓉.綜合護理干預在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03):142-143.
[3] 高紅波,李連珍.血液透析治療慢性腎衰竭患者配合舒適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16,15(08):444-445.
[4] 吳曉蕓,白瑩,李迎婕,等.認知行為護理干預對慢性腎衰血液透析治療患者腎功能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7,28(06):1023-1025.
[5] 劉艷,吳仲華,袁旻君,等.個體化優質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安徽醫學,2017,38(16):79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