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彬
【摘?要】 目的:探討整體護理干預在眩暈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眩暈患者,分成A組(25例)和B組(25例)。A組給予整體護理,B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A組的眩暈恢復優良率為88.0%,B組為60.0%(P<0.05)。A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2.0%,B組為68.0%(P<0.05)。結論:為眩暈患者行整體護理可改善其眩暈癥狀,具有較高的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整體護理;眩暈;治療效果;護理滿意度
眩暈即空間定位功能發生障礙,表現為錯覺或運動幻覺,患者會出現環境轉動或自身轉動等情況[1]。該病累及本體感覺、視覺系統與前庭系統,癥狀為嘔吐、惡心與平衡失調。其高發于老年群體,且以女性患者較為常見。臨床中多為該病患者行藥物治療,并輔以護理干預。研究中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本院治療50例眩暈患者為主體,旨在探究整體護理干預對眩暈患者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眩暈患者,分成A組(25例)和B組(25例)。本研究已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查與批準。其中,A組男9例,女16例;年齡46~82歲,平均(58.34±2.15)歲。B組男10例,女15例;年齡45~84歲,平均(59.34±2.84)歲。兩組上述數據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比較。
1.2?方法
B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環境護理、明確注意事項、應急處理、生活護理等。A組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2.1?基礎護理?將病房內溫度調至25℃左右,濕度調至55%左右,確保光線柔和,環境安靜。定時評估患者病情,記錄其疾病發作時間、病因、嚴重程度和并發癥等,制定個體化護理方案。疾病發作期應叮囑其臥床休息,伴有嘔吐癥狀應禁食,癥狀緩解后可進食流食,以清淡飲食為主。若不伴有癥狀可于病房內適度活動。
1.2.2?健康教育?病情穩定后為其進行疾病宣教,包括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和防治方法等。為老年患者講解合并癥的預防與處理方法。鼓勵家屬多陪伴患者,給予其精神支持,主動詢問其護理需求,并指導其進食高鈣、易消化和高維生素類食物。兩個月內禁止高空作業或劇烈運動,確保睡眠充足。
1.2.3?心理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積極與其溝通,評估其心理狀態,并通過熟練的護理技能、和善的護理態度與溫馨的護理環境獲取其信任感,給予其針對性心理疏導。鼓勵家屬與親朋好友多探視患者,與其談心,給予其關懷與尊重,進而提高其治療信心。
1.2.4?治療護理?向患者講解藥物常見不良反應,并于治療期間嚴格監測血壓、脈搏和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加強巡視力度。積極記錄患者的主訴癥狀,并及時解答其治療疑惑。用藥后叮囑患者應臥床休息,禁止擅自調節輸液速度,遵醫囑下床活動。
1.3?觀察指標
使用自制評價表評估護理滿意度,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技能、護理行為,總計80分,根據評分分成十分滿意(62~80分)、滿意(43~61分)、基本滿意(24~42分)、不滿意(0~23分)。
1.4?評價標準
眩暈恢復的評價標準為:優,患者的體征、癥狀徹底消失,相關檢查結果正常;良,患者的體征、癥狀基本消失,相關檢查結果基本正常;中,患者的體征、癥狀有所好轉,相關結果有所恢復;差,患者的體征、癥狀無變化甚或加重,相關檢查無變化甚或加重。
1.5?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6.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說明差異明顯。
2?結果
2.1?對比眩暈恢復效果
A組的眩暈恢復優良率為88.0%,B組的眩暈恢復優良率為60.0%,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對比護理滿意度
A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2.0%,B組的護理滿意度為68.0%,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討論
眩暈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疾病類型,其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2]。眩暈癥狀由患者的病情程度而定,需要給予藥物治療。由于該病患者多為老年人,其身體機能差,加之眩暈癥狀會導致其活動受限,容易發生跌倒等癥狀,需要加以護理干預。整體護理強調以患者為主體,注重護理干預的全面性、系統性和細節性。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社會、心理、精神、環境和疾病護理,其理論基礎為現代護理觀,并結合護理管理方法,可實現護理干預的連續性和完整性[3]。其中,基礎護理可保證室內環境安靜與溫馨,并能及時評估患者病情,針對個體情況實施護理方案,保證護理干預的個體化特征。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度,使其了解疾病原因和防治方法,并為患者行飲食指導,告知其日常注意事項,可規避高危因素。心理護理可消除患者的焦慮和煩躁等心理,通過及時溝通排解其負面情緒,并發揮家庭與社會力量,提高其治療配合度。治療護理可提高患者的用藥合理性,使其掌握藥物不良反應,及時解答其治療疑惑,防止因藥物因素造成不良事件[4]。經整體護理后,患者的心理狀態可得到改善,并能拉近護患關系,確保護理質量,其可行性較高。結果為:A組的眩暈恢復優良率(88.0%)高于B組(60.0%)(P<0.05);護理滿意度(92.0%)高于B組(68.0%)(P<0.05),與相關研究報道的結果基本一致[5]。
綜上所述,為眩暈患者行整體護理可改善其眩暈癥狀,具有較高的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向嬌嬌.整體護理對眩暈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養生保健指南,2018,04(49):109-109.
[2] 吳慧.研究中醫整體護理對眩暈癥患者的護理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03(21):40,42.
[3] 張曄.整體護理對眩暈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7,04(27):219-220.
[4] 孫麗娟,秦誠玉,元菲菲.整體護理對眩暈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特別健康,2017,06(23):177.
[5] 丁秀紅,張曉琳.整體護理對眩暈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7(1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