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娟
摘? ? 要:為了能夠保證工程機械構件檢測中不會被損害,當今無損檢測技術已經逐步取代了有損檢測技術。當今無損檢測技術非常多,但工程機械結構件檢測中更多是采用磁粉檢測、滲透檢測方法。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磁粉檢測和滲透檢測的含義,進而提出兩種技術在工程機械結構件無損檢測中的應用。
關鍵詞:無損檢測技術;磁粉檢測;滲透檢測;工程機械結構
1? 引言
工程機械結構件在日常生產應用中會受到較大的荷載,并且會形成機械疲勞情況,嚴重影響工程開展進度和工作人員健康安全。工程機械構件可以分為焊件、鑄件、熱處理件等,種類多、結構復雜。當今無損檢測技術非常多,但相比射線檢測技術、超聲波檢測技術、渦流檢測技術等,磁粉檢測和滲透檢測技術應用成本更低、工件結構要求低、操作便捷、檢測靈密度更高、可以在現場展開檢測,這些優勢讓這兩項技術工程機械結構件無損檢測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并且檢測效果非常好。
2? 相關概念闡述
2.1? 磁粉檢測
磁粉檢測是指鐵磁工件被磁化后,由于存在著不連續性,因此工件表面、近表面磁力會產生局部漏磁或磁力畸變等情況。漏磁場吸附工件表面上的磁粉,在光照條件下即可看到肉眼可見的磁痕,顯示出不連續的形狀、大小、部位,表面現象越嚴重證明損害程度越嚴重。該項技術的檢測工藝包括:預處理、工件磁化、加入磁粉、分析磁痕、退磁、后續處理。
2.2? 滲透檢測
滲透檢測是利用液體毛細管作用,此時液體會滲透到存在缺陷的位置,之后利用顯像劑分析那個部位存在缺陷問題。其主要流程為:預處理、加入滲透劑、將多余滲透劑去除、自然干燥機、加入顯像劑、評定。
3? 磁粉檢測與滲透檢測方法的應用方法
3.1? 磁粉檢測法
3.1.1? 濕法和干法
磁粉懸浮在水、油等液體介質檢測稱之為濕法,在實際檢測當中可以將懸浮液涂抹在工件表面上,通過載波流動、漏磁場對磁粉的吸引力,從而呈現出缺陷大小和形狀。在實際檢測當中,由于磁懸液分散、懸浮作用下,所以采用較小的磁粉顆粒。所以可以保證檢測的靈敏度。特別適用于微小缺陷工件表面檢測,如疲勞裂紋、磨削裂紋等。濕法檢測通常和固定設備配合應用,并且磁懸液可以循環使用,十分便捷。
干法更多適用于一些特殊的情況,如果無法用濕法檢測,此時要用特殊的干磁粉均勻涂抹到磁化工件上,應用流程和濕法大致相同,工件上顯示的磁痕就是工件缺陷。干法更多是應用在大型鑄鍛毛坯、構件、焊接件局部位置,可以與便攜式設備配合使用。
3.1.2? 連續法和剩磁法
連續發得也就是附件磁場法,在外加的磁力作用下,將磁粉、磁懸液加入到工件表面上從而實現磁粉探傷。通過磁場作用即可逐漸形成磁痕,并對磁痕記性觀察和評價即可。該方案也可以在中斷磁場之后進行。
剩磁法是先將被測工件磁化,之后在工件表面上澆上一層浸懸液,待到磁粉聚集后再對其進行觀察。主要是通過剩余磁性部位、大小進行觀察,從而得到損傷程度和部位。
3.2? 滲透檢測法
3.2.1? 表面處理
使用滲透檢測法需要先對工件表面進行處理,任何影響滲透性的因素都要清除干凈,并且不得損害被測工件的運行功能。滲透檢測范圍要在損傷部位向外擴展25mm左右。表面處理中可以采用機械清洗、化學清洗、溶劑清洗,合理采用清洗方法,如果存在涂層要采用化學方法出去污漬,不可使用打磨方法。
3.2.2? 施加滲透劑
滲透檢測方法應用中必須要控制滲透時間,通常不得超過10min,對于應力腐蝕裂紋來說,由于損傷非常細小,所以滲透時間更長,可能需要2小時滲透時間。滲透溫度控制在10℃ ~50℃ 之間,溫度過高會造成滲透劑快速蒸發,附著在表面上,提升了清洗難度。如果溫度過低,此時滲透劑會變得更加粘稠,影響動態滲透性。如果工件檢測環境溫度無法控制,需要進行試驗對比,確保最終檢測精度。整個滲透時間都要保證工件表面保持濕潤。
3.2.3? 去除滲透劑
在去除滲透劑過程中,要避免過多清洗或清洗不足等問題,如果清洗過度會造成缺陷顯現不明顯,清洗不足還可能導致背景顏色過濃,難以觀察工件損傷。去除滲透劑過程中,水溫控制在10℃ ~40℃、水壓在0.34MPa以內,得到合適的背景顏色下,盡可能縮小清洗時間。如果是采用乳化滲透劑,必須要嚴格控制乳化時間,避免時間過長出現乳化現象,在得到合適背景下盡可能縮短乳化時間。
3.2.4? 施加顯像劑的
施加顯像劑可以采用涂刷、噴涂、浸涂的方法,噴涂口與被檢測表面間距在300mm~400mm之間,噴涂方向和被噴涂表面角度為30°~40°,涂刷過程中不可以重復涂刷。
3.2.5? 觀察
在顯像劑施加7min~60min之內即可觀察。觀察時必須要保證光源充足,白天光照度在1000LX的以上,最低不得小于500LX,熒光檢測過程中,白天光照度不得大于20LX,距離黑光燈380mm位置,被檢測工件表面輻照度不低于1000μW/cm2。在使用熒光檢測中,要有一定的黑暗環境適應時間。
3.2.6? 缺陷評定
結合相關標準要求進行記錄與評定。
4? 磁粉檢測和滲透檢測技術選擇
4.1? 焊接件檢測
絕大部分結構件都是焊接件,如起重機吊臂、攤鋪機熨平板等等,焊接件缺陷問題包括未焊頭、咬邊、尺寸差、氣孔、裂紋等。這些問題使用超聲波檢測往往達不到標準。如旋挖鉆機中的驅動套檢測中,鉆桿鉆進時動力頭驅動套帶動鉆桿,此時會生成扭矩,液壓缸作用力下旋轉進入。驅動套是由筒體、牙板焊接件完成,鉆進中會受到鉆桿反作用力、沖擊振動力,從而造成牙板磨損、斷裂。此外起重機吊臂也是主要的受力構建,由異型鋼、鋼管、角鋼等焊接而成,通常會因為應力過大出現疲勞裂痕,焊接位置容易出現夾渣、氣孔、裂紋等危害。對于這些損害問題由于很多焊接位置都是夾角處,磁粉檢測應用會受到局限,因此的主要是采用滲透檢測,可以保證檢測的全面性。
4.2? 在鑄件檢測
逐漸檢測當中,由于鑄件位置較為復雜,如汽車起重機平衡梁、混凝土泵車S閥、裙閥等。由于鑄件結構較為復雜,承載壓力大,所以可能會發展成為裂紋問題,嚴重會造成質量事故等問題。如裙閥檢測中,在裝機泵送混凝土中,微小裂痕會逐漸延伸,甚至造成裙閥斷裂,所以在裙閥鑄成后要嚴格進行檢測。考慮到裙閥結構復雜,生產中需要噴砂處理,因此以磁粉檢測方案為主,可以提升損害位置對比度。檢測中要提前噴灑反差增強劑,以濕法為主,從而得到損害部位和損害程度。
4.3? 熱處理件檢測
熱處理件包括銷軸、鉆桿等,熱處理件和鑄件的特點大致相同,表面較為復雜、表面會二次加工處理,因此依然采用磁粉檢測法。由于這些熱處理件的使用環境較為惡劣,在檢測中可以發現很多大小不一、斜向裂紋,長期使用的熱處理件裂紋可能會貫穿整個厚壁。鉆桿在日常使用中,會受到較大的外部壓力、扭曲力、彎曲力、振動等因素影響,給施工帶來了巨大危害。熱處理件檢查主要是采用濕法和連續法。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工程機械結構件無損檢測中,磁粉檢測、滲透檢測更具適應性,可以有效提升損害檢測精度和效率。這就需要正確掌握這兩種無損檢測方法的應用要點,并根據結構件實際特點科學選擇檢測技術,保證檢測效益。
參考文獻:
[1] 馬國,賈華東,盧長煜.磁粉檢測與滲透檢測在工程機械結構件無損檢測中的應用[J].期刊論文, 2019(2):744~745.
[2] 俞麗,馬沖先,凌松.鋼結構焊縫磁粉/滲透檢測實驗室間的比對 [J].無損檢測, 2016(1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