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企業為了能夠加快現代化進程,對變電站進行了一系列的智能化改造。變電站通過結合現代智能化、數字化智能系統,不僅能夠實現變電站的高效運作,同時也有利于我國整體智能化建設。本文簡單分析了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優化措施。
關鍵詞:變電站;智能化建設;改造;問題;措施
1? 智能化變電站的基本理論及主要功能
1.1? 智能化變電站的基本理論
顧名思義,所謂智能化變電站就是指在傳統變電站的現有基礎上針對其進行智能化、科技化的轉變與融入,通過提升變電站的整體智能水平和科技水平促使整體變電站系統實現升級,與其他領域實現同步智能化的同時,為全面提升我國持續發展水平奠定基礎。在智能化變電站建設方面,必須堅持以我國電網公司中《智能變電站技術導則》的基本指導原則為基本理論中心,將變電站中的傳感器、通信系統、控制系統以及信息系統等進行數字化、智能化建設與轉變,確保能夠利用先進、迅速的控制系統實現對變電站的全面管控和自動化。
1.2? 智能化變電站的主要功能
我國現代變電站絕大多數都屬于數字化變電站,而智能化變電站則是在現有數字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和提升科技轉變而成的更加先進的變電站類別,而在轉變后要求整個變電站內所有環節必須與智能化進行關聯,通過全面構建實現整體變電站的智能化,為此,在構建過程中,必須堅持保證變電站在經過智能化技術改進和構建后具備以下幾種功能:
(1)確保變電站能夠與我國電網整體結構充分結合,做到全網構建統一、全面實現智能化。確保利用智能化提升變電站的整體運行速度和效率。(2)要求變電站在智能化建設能夠具備更高的靈活性、多邊形,能夠及時對不同等級、不同電壓以及不同需求的其他系統完成協同運作。(3)要求在智能化建設后相關電網單位能夠針對變電站進行遠程監控,并實現其自動運行功能,能夠做到自動值守。
2? 改造的技術原則
2.1? 安全可靠原則
常規變電站智能化改造首先要確保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后安全運行的可靠性水平不能下降。所以常規變電站在進行智能化改造的時候,要嚴格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進行改造。
2.2? 經濟實用原則
常規變電站智能化改造應本著運行可靠性高,改造成本低,運營效率高的原則。根據變電站的重要程度、設備運行情況等,使改造后智能電網運行可靠性高、運營效率高、經濟、實用。
3? 我國智能化變電站建設及運行過程存在的安全問題
為了加快我國電網公司的建設與發展,我國部分地區的變電站內部建設已經逐漸實現了智能化轉變,以期能夠通過運用智能化技術實現對變電站的全面構建和優化,但由于該技術在我國內尚未全面成熟,且在實踐過程中因初步融入我國電力事業,導致在變電站智能化安全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和問題,具體問題如下。
3.1? 員工安全意識差
根據有關機構統計,變電站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安全事故中,超過一半都是由于變電站員工的安全意識差所引起的。我國變電站的運營流程借鑒了國外的成熟管理體系,因此具有十分嚴格的工作規章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許多員工存在私自簡化工作流程,漠視安全制度等操作,比如違反兩票三制等現象在變電站中屢禁不止;許多員工在檢修設備和儀表時,未定期檢查或未按規定流程檢查,導致巡檢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及時發現變電站的危險點的安全隱患。
3.2? 員工專業水平偏低
由于我國電力行業發展迅速,許多新技術、新設備不斷被引入到電力系統中,但是我國相關的專業人才培養并未跟上,導致許多新設備沒人會用,更沒人會修,長久下去,新設備一旦發生故障,很快就會因為高昂的維修費用而被閑置,從而出現投入大量資金購買新設備后,電力企業工作效率反而下降的怪圈。
3.3? 設備不合格
由于我國變電站具有數量多、分布廣的特點,在對變電站的智能化建設過程中難免出現疏忽,導致一些電力體系的蛀蟲乘虛而入,在選購電力設備時,以次充好,選用性能指標不合格的偽劣產品。還有的變電站選購了合格產品,但后期的設備檢修和維護工作不及時,導致設備迅速老化,難以滿足正常的工作需求。
3.4? 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
智能化變電站在運行過程中主要以網絡信息化手段和信息技術為主,因此在進行智能化變電站建設時需要針對其內部系統進行網絡建設和構建,而傳統變電站主要以人工計算機控制為主,這與智能變電站的基本性質有所不同。但在使用智能化變電站時需要利用廣域網對變電站的各類信息進行傳遞,而這種傳遞方式一旦遭遇網絡病毒等的攻擊則極易出現信息安全問題,因此在建設過程中針對信息安全進行加強建設成為在智能化變電站建設和智能化技術運用過程中的一大難題。
4? 提高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4.1? 提高員工素養
由于變電站工作的特殊性,其工作內容簡單重復性較高、操作流程化,員工在不斷的機械式工作后極容易出現麻木大意的工作狀態,從而導致員工形成慣性思維,難以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因此提高員工的素養就非常必要了,建議可從兩方面進行操作。
(1)前期做好員工的基礎知識培訓,使員工能熟練掌握變電站內各種設備的使用和檢修知識,尤其是自己的工作區域內的設備危險點,并形成標準化檢查表格,即使員工形成慣性思維亦可避免檢查漏洞。(2)是定期開展安全教育,通過安全簡報或者事故快報等簡單直觀的方式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識。
4.2? 提高員工專業技術水平
變電站的工作專業性較強,且設備更新換代也比較頻繁,員工如果懶于學習,是非常容易被時代所淘汰的。因此建議相關上級部門最好能定期對變電站工作進行研究,不斷根據實際工作情況總結出變電站工作的新章程,并對變電站員工進行針對性的技術強化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術水平。
4.3? 加強微機保護
所謂微機保護就是指在變電站運行期間利用智能化技術加強對站內電氣設備的控制與保護。在保護過程中,變電站內主機控制人員通過使用智能化技術針對變電站內的母線、電容器、變壓器等進行微機保護,利用監測系統實時針對所有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故障出現時間、故障維護過程以及維護結果等進行準確記錄,保證電氣設備能夠穩定運行。
4.4? 建立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明確各級崗位的具體工作職責,實行崗位責任制,比如值班長的職責是檢查本值以來的運行工作,各站一次、二次設備運行狀況與實際是否符合,檢查整理兩票,檢查整理各種記錄,檢查整理工具、儀表等。同時實行相應的獎懲制度,將工作內容進行分值劃分,月底根據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分數排名,排名靠前的適當獎勵,排名靠后的適當處罰,促進員工嚴格遵守各種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各類變電事故的發生。
5? 結束語
顯而易見的是,隨著當前智能化電網建設腳步的日益加快,及其當前發展的需要,相關單位一定要做好智能化改造工程項目,進而最大限度推動智能化變電站的發展。因此,需要對其質量管理、進度管理等環節引起必要的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智能化變電工程可以朝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促進智能電網建設質量不斷提升。相關人員使用新型的測量技術,新型的控制手段等,從而促使電網可以達到安全運作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彭凌俊,周偉,姜璇.變電站智能化改造的安全管理分析[J].湖北電力,2017(S1):27~29.
[2] 馬云.變電站智能化改造工程安全管理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36):58~59.
作者簡介:
蔣廷中(1986—)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江蘇泗陽,學歷:本科,職稱: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力工程建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