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斯雯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具有高效性、形象化、開放性等特點,并憑借著這些優勢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逐漸成為了現代教育的常用教學工具和手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實現教育信息化是當前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作為幼兒教師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借助信息技術來實現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教育;合理應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總則第二條中規定:幼兒園教育為基礎教育的一部分,可為學校教育及終身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而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均適合采用信息技術開展教育,可促其能力全面發展,這些均為幼兒教育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因此一線幼兒教師應致力于這方面內容的大力應用。
一、依靠信息技術助力音樂教學,提高幼兒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行為開展的動力,幼兒只有對某件事情保持濃厚的興趣,才愿意花費精力在這件事情上。音樂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之一,因幼兒好奇心強很喜歡模仿,故而教師可將信息技術利用起來讓幼兒感受視頻中傳達的音樂節奏,如“小魚游”“小鳥飛”等的抒情性三拍子音樂;“獅子走”“大象走”等四拍子的低沉緩慢音樂;“青蛙跳”“小兔跳”等的二拍子歡悅音樂等,體會音樂的魅力;同時可利用信息技術為幼兒播放生活中一些有音樂節奏的動作發出的聲音,供幼兒模仿學習,如鐘擺聲、火車開動的聲音、汽車喇叭聲、掃地聲、馬蹄聲等,將這些形象的動畫聲音能增強幼兒對音樂節奏的認知,還能激發幼兒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二、依靠信息技術助力舞蹈教學,化抽象為形象
舞蹈教學也是幼兒教育活動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過去的舞蹈教學主要是以口頭講述的形式進行動作示范,幼兒的想象力與主動性發揮受到限制。而信息技術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可準確、形象地進行教學信息傳遞,這和幼兒認知能力及思維方式更相符。如幼兒在《小青蛙》舞蹈的編排中,過去教師就是以口頭講解以及動作示范的形式使幼兒明白小青蛙走路都是一蹦一跳,但有了信息技術的幫助則可引導幼兒欣賞《青蛙圖》,使幼兒經視頻與圖片賞析掌握青蛙各類動態,且為幼兒展示青蛙跳水時以及在陸地走路時的動作、捕捉害蟲時的動作等,而孩子們也充分發揮想象力,展示青蛙的單腳跳、雙腳跳、扭動身體跳、晃動頭跳等動作,使得整個教學過程充滿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也使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培養。
三、依靠信息技術助力文明禮儀知識滲透,提高德育教育實效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使得幼兒園德育教育課程的設計、規劃及實施等各環節均展現出了鮮明時代性與創新性。依靠數字化教育環境的創設,借助電子屏幕、計算機等多樣化手段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推進幼兒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利于良好德育環境塑造,幫助幼兒進行正確德育理念體驗,助力幼兒良好品德養成,取得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而文明禮儀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注重將信息技術利用起來對幼兒進行良好文明行為習慣培養,對幼兒今后成長大有裨益。
如一日生活為幼兒每日在幼兒園學習中均要開展的活動,而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均包含有大量的文明禮儀知識,教師應有計劃的、有目的性地利用信息技術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習慣滲透教育,再將對應的內容以視頻的形式為幼兒進行播放,并配上相應的講解,讓幼兒根據所播放視頻的內容進行討論,從而通過潛移默化的滲透使幼兒良好文明禮儀習慣得到培養。
四、依靠信息技術助力家庭教育,提高家校教育合力
家校共育作為教學工作開展的手段之一,因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家校共育模式出現了極大變化,家校共育也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提升教育實效。如對于每日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教師可以視頻錄制的形式發送到班級群,供家長欣賞,使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內容,回家后能協助教師進行教學內容鞏固。同時,若要使家長和幼兒教育的銜接更緊密,增強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在主題活動開展前可將活動內容、需要搜集的材料、需查閱的資料等發送到班級微信群,使幼兒與家長協作完成任務,增進親子關系的同時,又使幼兒從中學得了知識。如在《我是中國娃》主題活動的開展中,則可為幼兒及家長安排一個作業小調查,并將調查的內容與要求發送到微信群中。這些內容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需要家長的配合才能使得調查任務順利完成,在入園后孩子們可將搜集到的資料、圖片等與同伴一起分享,這就很好地轉變了過去一味靠老師提供的教學模式,也豐富了幼兒的知識儲備。
五、結語
當前信息技術具備的獨特優勢在幼兒教學中得到了大力應用,這是時代進步的表現,也是素質教育以及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是教學方法得到優化的凸顯。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作開展的助推器,只要教師合理使用,大膽嘗試,不斷實踐,必將在幼兒教育中綻放色彩,使幼兒課堂教學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付遠紅.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應用的現狀與趨勢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8(16):196.
[2]趙逸.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結合的路徑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