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旗 李洪昌 王禹棟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種社會思潮不斷涌入我國。20世紀80年代,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處于起步階段,思想文化領域相對落后封閉,因此,當國門初開之際,各種各樣的西方社會思潮對大學生來說十分新鮮,在接受各種社會思潮影響的過程中,各種社會思潮也主要以理論的形態來吸引大學生。
關鍵詞:多元化;社會思潮;影響;對策
我國經濟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社會中的意識也在進行著不段的變化,西方的價值理念與我國的價值理念一直在不斷的對于大學生進行著影響。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及價值觀的形成階段,而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各種社會思潮大量涌入,消費主義、功利主義等不良思潮不斷沖擊和影響著他們的思想和行為。
1、社會思潮的內涵
社會思潮是社會存在的產物,是一定時期內反映一定階級、階層的利益和需求,得到廣泛傳播并對社會生活產生一定影響和作用的非主流思想傾向和思想潮流。社會思潮具有較為集中的主題、廣為流傳的觀點、持續不斷的作用、一定范圍的社會認同和此消彼長的演變過程。在當代社會背景下,“反映人們某種利益又同大眾心理相結合而產生廣泛影響并流行的帶有一定趨向性的思想意識和觀念。”社會思潮也可以定義為:經過思想家倡導而在大眾中持續流行,與時代和社會重大問題相關的較系統較集中的那些思想觀點的運動。
同時,社會思潮具備歷史性、區域性、群體性、功利性、變異性、癥候性等特征。
2、多元化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
隨著意識形態淡化論、意識形態終結論、非意識形態化、歷史虛無主義、后現代主義、新自由主義、實用主義等的不斷涌入,我國思想理論界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如:有人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了,否定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政治領域的指導地位,主張意識形態多元化;有人歪曲黨和人民的奮斗歷史,詆毀馬克思主義;有人在經濟上宣揚私有化,政治上宣傳多黨制,思想上宣揚西方新自由主義;有人對改革開放持懷疑和否定態度等。這些社會思潮借助網絡在校園里廣泛傳播,致使廣大高校大學生出現理想信念淡薄,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產生懷疑。嚴重影響了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思想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
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我國社會中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比如分配失衡、地區差異、貧富差距、貪污腐化、住房醫療、物價上漲等,這些現象本身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中由于政策跟進不及時所帶來的個別問題,但受社會中出現的新自由主義思潮、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影響,再加上大學生由于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的不足和缺乏科學、有效的教育和引導,不能正確的分析這些錯誤社會思潮背后的不良動機,從而出現混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前途感到渺茫,失去理想信念。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時代主題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一些原有的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提出了挑戰。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對實行改革開放的中國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它造成人們的思想混亂,消解了部分人的愛國主義精神。
隨著社會思潮中關于人的自身的自由解放思想的影響,個人主義、利己主義、自由主義思想盛行。很多大學生開始以個人為本位,看待問題,接觸事物,開展社會行為。盲目追求自身發展、沖動不冷靜、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自由放縱不受約束。受西方消極思潮和現實的就業問題、貧富差距問題、弱化了對“公平公正”的堅信,大學生對人生缺少積極目標,對生命缺少尊重,特別是部分學生存在對于生命意義消極的態度,對社會和他人抱怨社會不公。
3、正確引導多元社會思潮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各種錯誤的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果不對其進行合理的引導和批判,勢必會影響我國社會主義的命運和前途。因此,我們必須高揚主旋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導地位,發揮統領作用,占領思想文化的制高點。
面對多元化的社會思潮,要主動應對和回應,不斷探索疏導、預測、評價、傳播的引領方式和機制。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不是簡單取代多樣化社會思潮。是要通過自己的理論及其實踐的影響,使主流思想觀念在眾多的社會思潮中不斷壯大實力和聲勢,不斷抵制和削弱錯誤思潮的影響,在多樣化思潮中確立主導地位。
利用各種新的技術手段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全社會的傳播和覆蓋,從而增強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吸引力,牢牢把握社會思潮的主流方向。在鞏固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主渠道、主陣地的同時,還要積極創新傳播途徑,廣泛利用網絡、手機、博客、微博等新媒體。
參考文獻:
[1] 張爽.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研究 [m].碩士論文,2011.03.
[2] 李本松.社會思潮對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8.
[3] 梁啟超. 清代學術概論第一卷[m].北京:中華書局,1954.
[4] 佘雙好.當代社會思潮的內涵、特征及其研究意義[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07.
[5] 吳云志,夏英玲.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遼寧醫學院學報,2009,7(2).
[6] 胡茂連.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和整合社會思潮.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 29(4).
[7] 十七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8] 李輝.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多元化社會思潮.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9,26(4).
作者簡介:
張天旗,出生年月:89.11,性別:女,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山東省淄博市,當前職務:輔導員,當前職稱:助教,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行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