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煥
摘 要:由于植物本身的特點能使環境充滿生機和美感,因此對于園林而言,它可以無山無水,但是卻不能沒有植物。縱觀古往今來一些成功的園林設計,均可以發現它們首先是植物美感享受的對象。所以植物景觀設計,以其絕對的優勢地位,成為現代園林建設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在此先分析了植物造景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及解決辦法。
關鍵詞:景觀設計;配置;重要性
前言
植物是園林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作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園林要素,能夠使園林空間展現出生命的活力,富于變化。園林植物是風景園林景觀的主要體現者和功能的主要承載者,植物景觀設計是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關鍵內容。強調自然文化和植物景觀的設計手法,是園林景觀沒計的復雜性和獨特性之所在。
一.當前植物造景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存在不科學的因素
首先,當代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往往將生長在很好條件下的植物作為理想的造景效果標準,缺乏對植物造景效果的科學預見,導致植物的生長體積和生長率較低,預期造景效果不能很好地表現出來。在實際園林建設中,應堅持科學的種植植物,也就是說,在植物的種植與景觀設計時除了滿足植物的生理生態需要以及視覺景觀需求以外,還應該充分考慮到種植地的立地條件、氣候等諸多因素對植物本身的影響。
此外,在園林綠化樹種的設計中,要把速生樹與慢生樹相結合,利用速生樹種見效快、苗源充足、價格低廉的優勢,彌補慢生樹種見效遲、苗源不足且價格較高的不足,使二者互相補充,進而有效地提升園林綠化的時效性。
其次,現階段,許多城市園林的樹種配置較為單調,樹種單一,特別是在同一塊綠地所使用的樹木品種則更少,而且搭配不十分完善,影響了植物群落的穩定性。
此外,在樹種的選用上,請示鄉土樹種,導致地方特色不夠突出,盲目引進名貴的外地樹種,甚至引發病蟲害問題。
對于此類問題,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要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基礎上積極采用多樣化的樹種,并且要充分考慮本地的氣候、溫度等實際因素,從而使園林植物景觀達到更好的效果。
2.綠量與景觀質量失調
所謂綠量是指所有生長中植物莖葉所占的空間體積。現階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大草坪泛濫,雖然達到了短期內盡快見綠的目的,提高了視覺效果,但增大了管理的難度,造成了經濟和生態效益的雙重浪費。
喬木、灌木、草坪搭配的模式能夠使生態效益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但是目前不分綠地性質、面積大小、環境負荷而一味濫用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城市園林建設的綠量與環境建設中景觀質量的比例嚴重失調,影響了景觀質量。
因此,在進行植物景觀設計時,要盡量減少花草和低矮喬灌木的面積,多種樹,通過合理的搭配來改變綠蔭不足的現狀。
二.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配置要點
1.在配置植物時,應滿足功能上的要求,除了植物的基本功能(如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吸塵、降低噪音、殺菌等)外,植物在不同的場所具有不同的功能。
2.利用園林景觀植物表現時序景觀。園林植物隨著季節的變化會表現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紅葉醉人,碩果累累;冬季白雪皚皚。這種盛衰榮枯的生命節律,為我們創造園林四時演變的時序景觀提供了條件,我們可以根據植物的季相變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種植,使得同一地點在不同時期產生不同的景觀,給人不同的感受,體會時令的變化。當然也可用主題園的形式來展現時序景觀,如:建春園,種植春花類植物,玉蘭、海棠、丁香、碧桃、迎春等,展現五彩斑斕的春季美景。利用園林植物表現時序景觀,必須對植物材料的生長規律和四季景觀表現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準確地再現自然的佳景。
3.植物配置與道路的結合。主路應以喬木為主,適當配置少量花灌木,形成特色的景觀,如銀杏路、合歡路等;較長的道路上,可以用多種植物進行配置,但主景要突出;小路喬木不宜超過3種,可與石塊、亭、廊等結合造景;山路口主道路轉彎處,應安排觀賞樹叢;花園小徑可采用小灌木、花境、地被、山石相結合的方式。
4.小品的運用
園林小品的種類多多,如坐凳,花架,雕塑,健身器材等,坐凳是景觀中最基本的設施,布置坐凳要仔細推敲,一般來說在空間親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視野條件,并且具有一定要安全和防護性的地段設置坐凳要比設在大庭廣眾之下更受歡迎。西單文化廣場由于不可能在廣場上擺滿坐凳,只好在狹窄的道路旁擺了一排坐椅,因為沒有其它可坐人設施,游人只好坐在上面,但這種設計是不合理的,可見,設計必須提供輔助座位,如臺階,花池,矮墻等,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結束語
園林植物:植物造景可謂藝術在其中起很大作用。植物造景定義為“利用喬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來創造景觀,并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供人們觀賞。“植物造景區別于其他要素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生命特征,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對植物能否達到預期的體量、季節變化、生態速度要深入細致考慮,同時結合植物栽植地、小氣候、干擾等多因素的考慮。在成活率達標的基礎上,利用植物造景藝術原理,形成疏林與密林、天際線與林緣線優美、植物群落搭配美觀的園林植物景觀,隨著生態園林建設的深入和發展以及景觀生態學、全球生態學等多學科的引入,植物造景同時還包含著生態上的景觀、文化上的景觀甚至更深更廣的含義。
參考文獻:
[1]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東南大學出版社
[2]趙世偉,張佐雙.園林植物景觀設計與營造[M].北京: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 2001.
[3]王富強;園林景觀設計中地被植物應用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