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芳 宋太龍
摘 要: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的創建與發展與其地區的總體交通體系的發展有著密切的相關性。便捷舒適的交通運輸網絡系統不僅會促進當地的交通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還會帶動其周圍其他產業的發展與興旺,促進地區整體的經濟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在進行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時,要結合其周邊地理、環境、產業等的發展,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布局。本文主要討論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在城市布局上的原則與要求,并淺談其與周邊城市經濟發展之間的互動。
關鍵詞:城市;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布局
1.前言:
城市綜合交通樞紐是建設于城市內部的用于連接交通干線的交叉地點。隨著我國交通建設進程的不斷加深,人們的出行需求日益增加,同時對出行的要求(包括出行安全性、舒適度、速度等)也越來越高。 為了促進城市綜合交通樞紐與各種交通方式以及人們出行等的結合,使其充分發揮連接和轉乘的作用,我們就要對交通樞紐進行合理的布局。首先從多個角度綜合分析,充分確定影響交通樞紐布局的條件與環境因素,進而合理確定交通樞紐的規劃和布局。作為城市交通運輸的核心環節,對其合理規劃和布局能有效緩解城市內部的交通壓力,提高城市通行能力和水平。
2.城市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和布局的基本原則和要求:
(1)城市交通樞紐并不是一個獨立運行的個體,而是和當地多種交通運輸方式以及城市交通運輸網有著密切的聯系。在考慮交通樞紐的規劃與布局時,應充分結合各種交通工具的協調性發展,建立一個多種交通方式并存的綜合交通運輸樞紐。 對于不同的運輸方式,公路、高鐵、地鐵、公交等應構建層次完整的交通樞紐體系。
(2)以方便人們的出行為目的。在進行交通樞紐的規劃與布局時,應對當地的居民出行情況進行調查,確定居民出行需求并進行分析。根據人們的出行規律,合理的對交通樞紐的選址、布局等進行規劃,達到疏導交通流,緩解交通壓力,方便人們的出行目的。具體實施方面包括:合理布置各種交通工具的換乘時間和距離,修建地下通道,設置休息座椅等。貫徹與人為本,提高人們出行效率和生活水平的發展。
(3)嚴格選址,結合周圍商業發展情況。方便快捷的交通體系能促進周邊產業的經濟發展,同時,商業、辦公、娛樂等產業的發展也能促進交通的發生和吸引。所以,現代化的城市交通建設中更趨向于集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并結合周邊產業的發展。以虹橋樞紐為例:虹橋樞紐交通核心用地面積為1.6km2,主要為樞紐各類交通設施、樞紐交通集散以及換乘功能區;虹橋拓展區約為60 km2,主要承擔虹橋商務區的配套功能 ,是虹橋商務區的基本功能配套區、延伸產業輻射區、交通功能保障區、環境品牌支撐區,主要發展教育、醫療、特色休閑服務、創意設計、物流、會展和居住等配套功能[1]。虹橋樞紐就是充分發揮交通樞紐與周圍商務之間的相互協調與發展的作用,促進地區的總體發展。
(4)結合未來交通發展趨勢,做出可持續發展的交通樞紐的規劃和布局。交通樞紐的規劃更多的將面向未來交通的發展情況,所以要綜合結合交通、用地以及商業等綜合因素,建立綜合交通樞紐,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3.城市交通樞紐對周邊產生的經濟效應
目前的城市交通樞紐的根本形態是一個各種交通工具交叉,多種出行方式并存的中心地區,綜合交通樞紐的不斷完善同時意味著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不斷進步,由于各種交通工具的相互結合,從而增加了同一地區的交通多樣性,也使各個城市在交通運輸方面可以更加緊密的并聯起來,交通樞紐的存在也導致周圍多個地區的經濟交流更加頻繁,經濟交易范圍更加廣泛,經濟總量以及需求提升,通過高鐵、飛機、地鐵之間的有效轉換可以提高物流、行人出行的效率,有效增加經濟效應。同時,不同地區之間的交通方式也會因為城市交通樞紐的建立建成而逐漸相互融合,促進各個地區交通形式的轉變,整體提高城市功能的發展。
4.結語
我國的城市道路工程建設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趨于成熟,城市與交通之間的關系也逐漸被人們所重視, 人們對交通需求的增加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城市內部的交通發展走向決定了未來城市整體的交通水平。現在我國各個城市之間以及城市內部的交通需求促進了綜合交通樞紐的不斷發展,綜合交通樞紐的出現不僅緩解了城市內部的交通壓力同時有效提升了城市的交通運輸能力、加強了城市之間的經濟來往、游客來往以及物流來往,提升了城市的經濟活力,增強了各個城市之間的聯結作用。 因此,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更需要我們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期待它在未來幾十年內為我國的交通事業做出更多貢獻。
參考文獻:
[1]張依靖.綜合交通樞紐周邊產業布局規劃探討[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9,(02):47-49+57+9
作者簡介:
劉素芳(1998-),女,山東濟寧,本科,研究方向:交通規劃與管理。
宋太龍(1997-),男,寧夏銀川,本科,研究方向: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