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柏榮 雷富元 侯樹洋
摘 要:農業是中國重要的經濟產業,建設良好的農田水利設施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完善的農田水利,水利設施才能提高農作物的質量和產量,同時又能保證農民的穩定收入,我們的糧食產量穩定性得到保證。但實際上,中國的水利和水利設施建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關鍵詞:灌溉與水利水利設施;問題;對策
農業水利設施是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礎設施。它是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條件,也是改善農村生態和環境的重要保障,加強農村水利建設不僅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淺析灌溉水利基礎設施現狀
中國的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人均水資源的四分之一。特別是,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的分配不協調。南方有更多的水,耕地較少,北方的水資源較少,耕地較多。為了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工作和保障條件,有必要建設必要的水利設施,以規范中國大部分地區年內和年間的降雨分布不均。長期以來,中國的農田水利建設為農業生產乃至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總體投資不足,機制失靈等問題日益突出。當前形勢難以適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了農田水利發展滯后的幾個主要原因包含:施工標準低,老化嚴重,保護意識淡漠,管理疏忽,經濟輕,投資不足,農民建水的積極性降低。
二、農業水利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
(1)資金問題
在計劃經濟的前一階段,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主要由政府部門規劃和建設。土地承包制實施后,傳統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項目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最重要的是資金問題,盡管中國在灌溉和水利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新的灌溉和水利設施的建設以及舊水利設施的維護和維修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基礎和保障。在農田上仍然無法保證所有地區都有良好的灌溉和水利設施,特別是在地理條件相對復雜的地區。建設灌溉和水利設施缺乏資金支持非常明顯,導致灌溉和水利設施無法改善,現有的水利設施沒有得到有效管理和維護。
(2)管理問題
由于灌溉和水利設施建設和管理責任分配不明確,水利設施的建設和管理不能形成系統。在重視建設和忽視管理的現實下,許多水利工程在建設完成后處于未管理狀態,在越來越頻繁使用灌溉和水利設施的情況下,相應的工程維護和工程人員未能及時到位。結果農田水利設施的使用在短時間內被廢棄。但是,依靠農民進行自發維護管理是非常不現實的,農田水的管理水利設施通常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來支持它。農民通常沒有這種專業知識,使得水管理難以正常進行。與此同時,現有水利設施缺乏維護,再加上缺乏資金,也大大減少了水利工程的使用。
(3)環境問題
灌溉和水利設施的建設很容易對相應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水利工程主要用于自然水資源的利用,以實現農田的順利發展。從自然的角度來看,水利工程的建設是一種改造自然的活動,自然界通常會受到人為干預的破壞。因此,有必要科學合理地建設水利工程,盡量減少對自然的破壞。
三、解決農業和土地水利設施建設問題的對策
(1)增加財政投入
從長遠來看,如果只依靠國家財政等單一資金來源,灌溉和水利設施的建設將無法實現更好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增加資金來源,增加資金投入。政府應設立維護農田水利設施的基金項目,通過土地流轉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為建設水利和水利設施注入更多資金。建立以政府為基礎的多元投資體系,遵循一定的市場規律,有序引入市場機制。同時,銀行等相關金融機構為灌溉和水利設施建設提供了較為優惠的政策,鼓勵個人和企業積極參與灌溉和水利設施建設。
(2)完善水利設施投入機制
目前,我國的灌溉和水利設施管理尚未及時到位。對一些大型水利設施可以采用統一管理方法,政府需要承擔管理和維護的主要責任。對于中型灌溉和水利設施,可以進行公開拍賣,并根據市場規則簽訂相應的合同。還有小規模的水利設施,經濟價值不大,可以由相關用戶承包,承包商負責日常維護和管理。對于一些需要建設的水利設施,可以邀請公開招標,讓更多的部隊參與水利設施的建設。
(3)減少水利工程對環境的破壞
要加強對水利水利設施建設和維護人員的環境保護培訓,把保護自然環境付諸實踐,始終堅持和諧經濟和環境發展的原則。灌溉工程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另外,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指導水利水利建設項目的生態評價,考慮灌溉和水利建設過程中對社會和自然生態的影響,并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灌溉和水利設施的建設是影響國民經濟和民生的重大問題。因此,有關政府部門需要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應盡可能充分利用田間灌溉和水利設施建設的優勢,實現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韓清軒.我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從公共產品視角進行的分析[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校報,2007,(1).
[2]王東華.淺談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建議[j].河北企業,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