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類重要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國家職業改革實施方案》把職業教育放在教育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這對職業院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院校教師在自身提高和發展中存在諸多疑惑或需求,如何主動對接教師需求,為教師發展答疑解惑,教學咨詢便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為教師解決困難、提供信息、進行建議的有益活動。
關鍵詞:聽課;錄像
一、教學咨詢的意義
要實現《國家職業改革實施方案》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研究能力、實踐能力需不斷提升,而且需要不斷改進,所以,教師發展中心有必要為教師提供排解心里壓力、解決疑難問題的教學咨詢方式,這種具有針對性的服務方式,可以有效提交教師教學的有效性,促進教師專業的快速穩定發展。
二、組建教學咨詢領導機構
若要提供實質有效的教學咨詢,成立相關的教學咨詢領導小組是非常必要的。小組一般設組長1名,副組長3名。
組長全面負責教學咨詢相關工作。因為需要教學咨詢的教師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或不同學科,為有效協調解決教學工作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或疑惑,確保教學咨詢有效開展,一般組長由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擔任。
副組長進行教學咨詢具體工作的協調和開展,為方便統籌和協調,一般1名由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擔任,1名由教學委員會專家擔任,1名由學術委員會專家擔任。
教學委員會專家和學術委員會專家應來自不同學科或不同專業,教學水平和學術水平較高,管理經驗豐富,師德師風優異,極負責任心,處事公正,群眾威望高,熟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律,最重要的是熱愛職業教育事業。
三、教學咨詢的一般步驟
(一)收集教學咨詢相關資料
在教師提出教學咨詢需求后,教學咨詢小組要根據問題收集相關資料和信息,在充分分析的基礎上,概況問題成因,把握問題實質,與教師進行深度商討,探尋改進途徑和方法。因此,教學咨詢資料是解決問題的基礎。一般通過以下三種方式收集教學咨詢資料。
1.聽課
教學咨詢小組進入需求教學課堂或教學實踐過程,細致觀察,了解教學實況,對教學設計、教師儀態、授課技巧、信息化手段運用、授課難度、生師互動等進行細致記錄,從課堂互動程度、學生學習狀態、小組合作情況、創新性思維培養等多維度進行分析評價。這種方式適合意欲全盤了解自身教學狀況的教師。
2.教學錄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教學過程已視頻的方式錄制下來,根據需求提交教學咨詢小組,教學咨詢人員制定教學分析表,對教學設計、信息化手段運用、教學行為表征、教師儀表、課堂互動、教學目標達成等多個維度進行分析評價。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期待進一步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發展型教師。
3.微課教學
在微課慕課教室為教師提供一個精簡可控的教學環境,把復雜課堂有意識的加以精簡,教學時間控制在5-10分鐘,教師利用這段時間呈現一段內容完整的課堂教師,教學小組根據微課堂教學情況加以分析評價。這種方式適合入職三年以內的教師。
四、教學咨詢反饋與追蹤
教學咨詢小組通過聽課、教學錄像、微課教學與咨詢教師共同探討咨詢問題的成因,提出改進建議和策略,咨詢教師根據建議嘗試各類可行的教學方式或行為,克服存在問題,強化自身課堂張力,形成自我風格,促進師生交流,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能力。
教學咨詢小組對咨詢小組提出建議后,這些建議對教師的教學改進程度各有不同,建議完畢,教學咨詢活動并未結束,教學小組成員應繼續跟蹤教學咨詢成效,要弄清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教學咨詢成效
教學小組綜合分析咨詢教師教學改進的程度。
2.教學建議或方案的適用性
從教學設計、信息化手段運用、教學行為表征、教師儀表、課堂互動、教學目標達成等多個維度觀察教學建議和改進方案的適用性。
3.衍生問題與繼續改進
咨詢教師獲得教學建議或改進方案并進行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衍生新的問題或疑惑,教學咨詢小組需要進一步跟進,給出新的建議,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提高自身咨詢解決能力。
五、教學咨詢注意事項
(一)自愿交流,尊重個性
專業性、私密性、個性化是教學咨詢的一大特點,對應咨詢應是教師主動茄子園參加的,不能單純出自行政命令。教師發展中心應盡可能多的組織教學沙龍、教學工作坊等系類活動,開展對話交流,為教師開展一種無壓力的,沒有偏見的,富有創造性的咨詢服務,既讓教師走出困境、走出困惑,又能通過交流溝通使教師發現自己的優點,建立教師研究職業教育、研究課堂教學的信心和興趣。
(二)建章立制,保障時間
由于教學咨詢小組各成員工作繁忙,要確保教學咨詢活動的有效開展,需要建章立制,用制度確保教學咨詢活動時間,同時,把教學咨詢引入教學事務。一般情況下,教學咨詢小組在收到教師咨詢需求三天之內,安排教學小組成員深入課堂,細致觀察,深入交流,收集資料,集體分析,并在3周之內給出教學建議或改進方案。
(三)有效處理,持續改進
面對各類資料,教學咨詢小組須科學處理,認真分析,在處理這些信息時,教學咨詢小組人員應注意以下幾點:
1.采用多種方式、多種途徑對資料真實性、可信性進行檢測,去不矛盾的、無用的信息。
2.采用多種有效手段,質性分析與量化分析相結合。
3.與教師深入探討,共同交流,解決問題,發現優點,長足進步。
參考文獻:
[1] 黎聚才. 教學咨詢模式的結構、類型與應用條件[J]. 教育科學論壇,2012,(1):32-32,33;34.doi:10.3969/j.issn.1673-4289.2012.01.013.
[2] 任訓學,王春喜. 教學效果評價問卷SEEQ信度分析[J].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4):76-78.doi:10.3969/j.issn.1001-4799.2002. 04.016.
作者簡介:
董澤建(1982-),男,漢族,山東淄博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職業教育教師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