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旭紅
摘 要:信息化是21世紀的一個關鍵詞,毋庸置疑,信息化的高效率使得人們的生活、生產、學習等方面都得以明顯優化。而基層黨校作為培養基層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主陣地,能否做好信息化建設,則關系到黨員隊伍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黨內未來建設的前景。故此,本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經驗,進一步探討了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現存的主要問題及其應對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基層黨校;應對措施
前言
伴隨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及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及運用,當前已然邁入到信息化時代,在這一時代下各行各業,都相繼投入到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而黨校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干部培訓教育基地,也須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以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中共中央關于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第25條中明確提出“加強黨校教學設備與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建設,包括積極推進各級黨校信息化建設,逐漸在全國黨校系統建成遠程教學體系”[1]。這便說明,黨校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就是開展信息化建設,其是提高黨校辦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故此,對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相關問題展開探討,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一、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黨校教育現代化
在信息化時代下,黨校的發展、建設等方面,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黨校不論是在辦學方法、辦學模式亦或是辦學理念上,都要有所創新。而展開信息化建設,則有助于干部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教育培訓干部的時候,不管是形式或內容,對于信息化技術的使用,都出現了本質性變化[2]。這說明,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實現了黨校教育的現代化,促進了黨員干部們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有助于黨員干部培訓規模化
我們知道,基層黨員須培訓較多數量的黨員、干部,而在過去受限于師資、場地等方面因素,始終難以實現培訓的規模化。而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則使這一問題得以有效解決。當前,基層黨校能夠通過送課件下鄉、個性化點播、遠程網絡教學等形式,展開培訓工作,使得培訓規模得以擴大。
(三)有助于基層黨校辦學水平的提升
在我國的黨校網絡中基層黨校處在最基層,培訓需求雜、培訓層次多、覆蓋面寬是其培訓顯著特點。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基層黨校辦學水平提升緩慢,自然難以滿足當下黨員干部的培訓要求。而信息化建設的實現,則使黨員干部的培訓內容及方式,都更為豐富、多樣,更是提升了培訓的層次。如今,許多基層黨校課堂上,都能及時地分享、傳播某些專家的授課信息。
二、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現存的主要問題
通過參考學術界現有的相關研究,并結合筆者工作實務,認為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主要有以下三點問題較為突出:
一是,軟硬件過時、數據庫更新滯后等。伴隨現代軟件技術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基礎設施和基礎資源等,在短時間內都出現了更新換代的情況。然而,就當前一些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情況而言,仍使用著老化的設備,且數據庫建設滯后、教學模式單一,特別是對現代互動式數據庫建設和多媒體教學理念缺乏清晰地認識,如此一來,則造成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覆蓋不到位。
二是,專業化人才缺乏嚴重。基層黨校所開發的部分系統,實則并非是上級黨校所規劃、安排的,自然也就未曾得到相關的支持、指導,多是結合自身情況,展開軟件投資及硬件建設。但是,因為數據格式和上級黨校不相符,則可能致使黨校內部系統出現無法上下互動的情況,進而阻礙了資源共享的實現[3]。同時,很多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受制于編制等原因,十分缺乏專門人才,并且信息化建設中會涉及軟件編寫語言、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內容,且這些內容會實時更新,在缺乏專門人才的情況下,又未曾做好現有專業人員的培訓工作,故此,使得現有人員的技術陳舊,跟不上技術更新的步伐。
三是,共享資源少且重復。現如今,各基層黨校的應用系統都達到一定數量,且在平時工作中,也發揮了出較為理想的效果。但是,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各個黨校或是部門自行選擇開發方案、技術,所建成的種種應用系統,由于標準不統一,故而,無法實現各個系統間的互相利用及互相共享,且存在有系統重復建設的情況,不僅浪費了資源,又降低了效率。
三、改善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加大經費支持,重視信息化軟硬件建設
基層黨校應充分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在黨校每年發展的預算項目中納入經費保障,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重視,并多渠道籌集信息化建設的相關經費。同時,為避免出現信息孤島,要和省市黨校進行有效的技術溝通,與上級要保持數據格式的一致性。同時,要重視信息化軟硬件的建設,比如,要提高對外寬帶接口的網速,確保互聯網使用順暢,并在多媒體教室、數據庫建設優化、情景模擬室設備等方面加大投入,黨校教學周期短、班次密,多媒體教室要在數量上,有效滿足實際教學的需要。此外,為了方便教師的備課需要和學員的移動學習,應進行全校無限網絡覆蓋。結合黨校網絡建設平臺,重視信息資源的軟件開發,以不斷豐富現有的軟件系統。
(二)注重培訓工作,加大專業化人才保障
任何事物的執行,都離不開人的支撐,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也不例如,需要充足的人才支持。上述提到,黨校內部有著編制的限制,因而,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黨校管理人員要始終堅持人才強校、人才立校的理念,應重視培養現有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并且,在空編的時候,要注重引進有著專業信息技術能力與專業教學理論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此外,要適當增強黨校教職工的現實危機感與緊迫感,積極鼓勵教職工加大新技術的開發和運用,將他們信息化應用的熱情點燃。同時,適當提供實踐平臺,使得教職工能夠在教學實際中運用信息技術,從而有效提高教職工運用高科技教學的能力。
(三)加強交流合作,實現信息化資源共享
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基層黨校有效共享各種資源,使得基層黨校教學資源有限等情況得以改善。故而,須做好縣區各黨校,以及黨校和其他科研機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對此,筆者建議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基層黨校應基于中央黨校衛星教學系統,做好遠程教學網絡的建設、維護,確保信息有效傳輸,保障遠程網絡教學有效落實[4]。另一方面,加快校園網的建立健全,建立起覆蓋學校各部門與全體學員的計算機網絡系統,特別是要開通無線網,盡可能方便教職工備課與學員的學習。同時,要注意黨校信息化管理體制機制的不斷優化、完善,重視網絡安全建設與維護,做好信息安全與保密工作。
結語
總之,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不僅關系到教育現代化的實現,更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可以提高教學教研的質量,并推動黨校中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因此,為了促進基層黨校更快完成信息化建設,就應不斷探索總結黨校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種種問題,進而通過分析這些問題,找到有效、可行的應對措施,從而確保基層黨校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趙淑芬.“互聯網+”背景下云桌面技術在黨校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J].福州黨校學報,2018(03):40-44.
[2]劉佳卓,劉川.新常態背景下黨校信息化建設的路徑探析[J].科技展望,2017(30):218-219.
[3]毛朝暉.如何加強黨校信息化教學管理[J].今古傳奇:文化評論,2017(12):58.
[4]石尚松.基于“互聯網+”思維下黨校信息化管理[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19):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