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楨

一、小學英語課外作業布置的現狀
注重書面作業,忽視口頭作業。
2.形式單一,缺乏創新。
3.作業統一,沒有分層次。
二、小學英語多元化課外作業的“六化六性”設計策略
針對目前教師布置課外作業隨意而單一等現象,我認為要形成“六化六性”的作業設計策略。
(1)“六化”
①童趣化:課外作業設計應符合小學生的興趣,多點童趣,少點枯燥乏味。機械單一的抄寫和練習作業,讓學生麻木應付,沒有趣味,缺乏童真。我會常設計繪畫類、表演類等作業,充分讓學生展示童真和體驗作業的樂趣。
②生活化:英語教材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作業設計和應用也要生活化。讓學生能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去。
③探究化:英語與其它學科不同,缺乏語言環境,所學知識無法最大程度再現。教師應盡可能為學生創造機會,指導學生進行目的明確的探究性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④人文化:國家教委規定:小學一年級一般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二、三年級家庭作業每天不超過30分鐘,四年級不超過45分鐘,五、六年級不超過1小時。英語學科在布置作業時,應綜合其他學科和學生的年齡段等因素,多方面考慮,體現人文化。作業量過大,會給學生帶來心靈上的陰影,增大學習壓力,容易使學生對英語喪失興趣,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⑤信息化:課外作業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利用互聯網搜索信息資源,提高信息技術能力,微信微博等軟件進行交流學習、作業分享等。如:我建立了班級英語微信群,讓學生錄制音頻和視頻上傳到微信群,讓學生展示自己,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另外,布置相關課文外知識讓孩子上網搜索資料,課堂分享匯報。
⑥多元化:課外作業設計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可以有抄寫作業、繪畫作業、練習冊、手抄報、電腦搜索資源等形式,多元化的作業供學生全面學習和提升。
(2)“六性”
①實踐性:設計讓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的作業,加強英語語言的工具性,用英語表達和實踐思想和能力,提高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如PEP版四年級上冊Unit2 A Lets learn是學習語文書、數學書、英語書和故事書的單詞,我布置的作業是讓學生自己設計學科課本的封面。學生們興趣濃厚,即可動手實踐,又能個性化設計展示。
②創新性:教師通過表演型、畫圖型等多種形式,嘗試設計創新型作業,將多種知識的獲得和多種能力的訓練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張揚個性、激勵創新的空間。如PEP版四年級下冊Unit4是學習蔬菜水果類的單詞和句型,我布置的作業是讓學生自己繪畫設計自己的開心農場,布局種什么蔬菜水果,怎么規劃地方。學生們非常開心和自主大膽的去繪畫設計,最后我還給優秀設計頒獎。學生在這樣的作業中,發揮想象和創造力,提升學習能力。
③自主性:在布置課外作業時,教師不作硬性的規定,哪些學生做哪類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想要完成哪些作業,提高他們的主動學習的能力,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業成績。如每次布置作業,我會分A、B和C三個層次,對應學生的好、中和差基礎,自主選擇,這樣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也便于我檢查各層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④合作性:課外作業不僅是單獨完成的,還可以是小組合作、學生家長合作等方式完成,提高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如我在學生學習完Story time故事教學后,我讓學生自己找搭檔成立小組表演故事,在課堂上展示并評選出優秀演員和劇組。學生能在小組合作中,互幫互助,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⑤分層次性:老師對全班的學生布置課外作業,不是“一刀切”,采取多層次,把作業分成ABC三個檔次,其中A檔作業偏重于基礎知識的鞏固和積累;C檔作業偏重于綜合能力的運用;B檔作業則介于兩者之間。分層設計作業要讓每個同學感到“我能做我會做”,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
⑥評價性:作業的評價可以不但是老師批改評價,可以是生生互評,學生自評,家長評等方式進行。讓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習積極性。如每個單元學習完后,我會布置家庭聽寫作業,讓家長去改分評價孩子的聽寫情況。課堂上還會讓同桌相互批改堂上聽寫,相互評價。
三、“六化六性”設計策略的意義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學習能力指主動學習、積極調試、自我提升的意識、品質和潛能。英語教育發展核心素養建議中提出要創意表達,重點是具有藝術表達和創意表現的興趣和意識,具有生成和創造美的能力等。因此,運用“六化六性”策略設計多元化課外作業,對學生和教師均有重大意義。
1.適應小學生身心發展
設計出的英語多元化課外作業,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動手動腦有效地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參與表達,具有生成和創造美的能力。
2.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能力
烏申斯基說過,“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運用“六化六性”策略設計的多元化課外作業,有趣,分層次,學生能自主選擇等,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會思考,會創新,學習能力就得到提高,能進一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3.調動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
教師通過積極主動思考和創新去設計豐富多彩的家庭作業形式,通過作業的完成情況和質量,全面的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從而調節教與學的進程和方法,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