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麗
近幾年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教學的最初形式為:1個黑板,1支粉筆,1本書。很多的知識點僅僅靠學生自己想象,教師無法通過生動的形式展現。接著有了教學影碟機和幻燈片的使用。讓教學的展現形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再到現在,電腦一體機的使用,上課不需要粉筆,不需要書本,在屏幕上輕輕一點就能放映出我們想要展示的知識,讓知識變得生動化,直接化,有趣化,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學生能夠更容易,更直接的接受知識。教學設備方面雖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光靠這個想要做到有效的教學還不夠,除了掌握先進的現代教學技術之外,我覺得還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
一、提高教師個人素養
現在的教師雖然在學校接受過教學基本功的訓練以及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前所學的知識,所掌握的技能并不夠用。因此我們應不斷的學習新的教學理論,感受新的教學觀念,用新時代的教學方式來管理學生。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常常感受到所擁有的知識不夠處理教學突發事件,臨場反應能力不夠靈敏,因為能力不夠,很多時候會造成一些尷尬的局面。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掙脫沉重的枷鎖,不要每天圍著教材和教科書,而應該努力掌握新知識,新技能以適應社會的發展。有時我們可以自學一些有關教育方面的書籍。吸收其精華,另外還可以多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學習他們教授知識的好方法,以及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會取得進步的。另外,可以走出校門與同行間進行切磋,較量。有比較,有壓力,才能進步。
二、注重與學生間的溝通
在與學生溝通時,應注重說話技巧,不要一板一眼。特別是在教學小學低段時,恰當的教學語言的使用非常重要,我們應將課堂語言低齡化,趣味化,有效化。我們在聽小學低段的課時,經常看到上課老師都是用學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引入,用卡通人物將整節課串聯,并總結。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也并不是一個遙遠的東西,而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上課時對學生的稱呼也往往是:“寶貝兒”“乖寶寶”等比較親昵的稱呼。也進一步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另外在教學低段時,教師還應特別注意對學生的鼓勵。當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時,教師不要一副劍拔弩張的樣子。而應該靜下心來仔細聽取學生對整個事情經過的訴說,耐心與學生的溝通,爭取找到最完美的解決措施。
三、認真備課,積極準備
一節課的效率高低,大部分取決于教師的課前準備,備課不僅要參考理論知識,還應重視學生的學情,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講解知識,備課時應注意課前的引入,課前引入應有趣化,帶入化,能自動過渡到本節課所學知識。教學過程應體現出學生的自主性探討知識和小組合作探討知識以及教師的引導性作用。知識點一般應由學生自主探討,小組合作而得到。讓學生體會獲取知識的過程,感受獲得知識的樂趣。另外課堂上所提問題應符合學生的年齡化符合學科化。其次教學手段還應現代化,特別是數學的個別知識點必須依靠現代多媒體技術才能更好的展示,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掌握先進教學技術。在使用教材時,不應死守教材,而應合理的對教材進行整編,改造。讓學生更輕松的接受書本上的知識,另外合理的參照教參書,市場上有的教參書僅僅以盈利為目的,有時候會出現知識性的錯誤。所以不要盲目的跟著教參書走,學會辨別書的好壞。
四、有效的課堂教學
要使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課前準備是基礎,而課堂教學是關鍵。課堂教學時我們應注重教學的有趣性,務實性以及學生的自主性。講解知識點時,不能再是以前的填鴨式教學,一味地灌輸知識。現代化教學需要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教師只能起到引導作用,拋出疑問,讓學生根據以前所學知識,一步一步的探索,經過小組合作,探討出最完美的方法,得到最精煉的知識點,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所以在教學時,教師不能只注重自己的教,還應注重學生的學,注重教學的雙向性。教師應注意自己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物體,因此要特別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給予他們足夠的權利,足夠的時間在知識的海洋中徜徉。另外應布置一些精煉的練習題,讓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在課堂教學時,應多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展現相關知識,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本節課知識。
五、知識評價方面
定期以不同的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檢測,對于學生應達到的目標,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對于不同的學生應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當學生達到所設置的目標時,及時給予學生鼓勵。一定要及時的進行表揚,讓他們重拾學習方面的信心,有了信心自然離成功也就更近了。另外應抽取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
六、重視與家長的溝通
在農村學校,學生的學習基本上靠教師承包。農村家長基本上不管學生的成績,把學習的事情全部推在教師身上。認為學生的學習只是教師的責任,導致很多時候,教師做事費力不討好。在學校對學生的要求雖然高,學生表現也挺好,但回到家中無人管理,很快又回到起點。所以教師應注重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重視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如每天按時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定期了解學生作業正確率的高低,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與教師達成一致意見,為孩子的成長多付出一份努力。
七、注重教學反思
有一個教授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這也告訴了我們反思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在課后應對之前的每節課進行反思。要想上好一節課并不能一蹴而就,都是由教師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積累才能取得進步。反思時,首先我們應反思自己的教,思考自己的引入環節是否恰當,上課時所提問題是否能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是否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
路漫漫其修遠些,吾將上下而求索。有效教學的這條道路上鋪滿了荊棘,需要我們在教學道路上行駛時披荊斬棘。勝利的曙光終會照耀著我們,向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