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蕓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當下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乃至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熱詞;也是當下課改的一個核心概念。專家、學者們已對這一核心概念作出了界定,并且進行了闡釋。我認為對核心素養的概念進行簡明扼要的界定與闡釋在基礎教育中是很重要的,不過,比對概念進行界定與闡釋更重要的是對核心素養的認識態度以及探討如何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內涵的解讀與具體化。 素質教育:是相對于應試教育提出的。“素質”對應的主體是“教育”,其內涵主要是指人在先天的心理基礎上,通過后天的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質結構。“素養”對應的主體是“人”或“學生”,其內涵是指在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知識、能力、態度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因此,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實“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教育方針和目標的重要舉措??傊诵乃仞B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包括知識、能力與態度等多層面,是知識、技能與態度情感的集合,是要求學生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面對這一重大轉向,我們更應該探討的是如何在教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教學中,我嘗試從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上著手,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帶著問題開啟新課,引發學生主動求知的學習態度
愛恩斯坦語: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課堂中如果能讓學生帶上滿口袋問題走進來,能很好地引起學生的學習意向,激發學生的問題欲望。新課程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應從把問題拋給學生要求回答轉向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猜測、思考、嘗試、碰撞交流中去體驗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有效性教學一定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又帶著問題走出課堂。例如,在教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搭配》一課,我首先出示一張PPT:內容只是幾個一位數。問:“小朋友,看著這些數字,你覺得我們這節課會學習那些內容?”這時,學生可熱了:“老師,我們是學習計算嗎?”“老師,我們是學習讀數、寫數嗎?”“不對、不對、計算和讀寫數都學過啦,應該是應用?!薄翱赡苡懈腥さ臇|西呢?會不會是學習把這些數組成新的朋友。”“如果是組成新的數字,會有那些呢?”……這時,課堂氛圍多么活躍,學生眼中是滿滿的求知欲望。這樣常常帶著問題進入新課,學生求知欲望極強,從而改變學習態度,使學生能正確地對待學習。“給孩子一個啟發,學生就可以不斷提出新的問題。”教師的課堂教學職責就是創建好學習能量場,把學生置于適切的問題情境之中,引起學生的學習意向,激發學生的問題欲望。這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基本素養。
二、從“教”“學”分離到“教在學中”,培養學生主動積累生活經驗的態度
教師的職責已經是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在關注核心素養的今天,強調教與學統一,用“教在學中”確定教與學的關系,更能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更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上《年、月、日》一課時,我首先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現在想一想,你們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識?”學生思考后回答:“一年有12個月,小月30天,大月31天,一天有24小時。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地球轉一圈就是一日”“每4年里有1個閏年、3個平年”。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幾乎不用作任何提示,都是學生自己通過對生活經驗的回憶完成的,在學生各種問答中相互學習獲得的。凡是學生已懂的東西,不講不教。這樣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進行嘗試驗證,從而獲得新知。這能激發學生主動認識生活、認識社會的情感素養。
三、合理設計課堂活動,發展學生主動提升綜合素質的態度
愛因斯坦:應當始終將發展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專業知識放在首位。而比較深刻、周到的思維活動表現為提問能力,包括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好課的標準是能喚起學生提問,居然被學生問倒了的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嘗試設計使學生學與教師教有效的統一起來的主動提問的教學活動,這樣的活動旨在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 共同發展的過程。設計課堂活動,學生的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并因此愿意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這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最終體現。可以從以下三步進行進行嘗試:第一步,自主探究,提出問題; 第二步,合作交流,分析問題; 第三步,看書質疑,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計算”時,我就用上了這三步:
(一)自主探究(動手擺一擺),提出問題
探究:用6張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片拼不同的長方形。
問題:⑴這兩個長方形的面積各是多少? ⑵你能用哪幾種方法知道它們的面積嗎?
(二)合作交流(動口說一說),分析問題
分析比較:? ⑴一個一個地數,即1+1+1+1+1+1=6(平方分米) ⑵一排一排地數,即3+3=6(平方分米) ⑶一排有3個,共有2排,即3×2=6(平方分米)
抽象概括:3×2=6(平方分米)3分米×2分米=6平方分米;長×寬=長方形的面積
同理:6×1=6(平方分米)6分米×1分米=6平方分米
歸納整理: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看書質疑(動筆劃一劃),解決問題
⑴長方形長和寬的單位不相同,要求長方形的面積怎么辦?
⑵長方形長和寬的數量沒有直接告訴,要求長方形的面積怎么辦?
這樣的課堂活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素質的提升必是素養的呈現。
教育是循序漸進的事情,小學教育更是根基,作為教育者,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好的學習態度就是好的根基,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