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紹強
教學工作十幾年了,我覺得要是哪一天我的心情好,那天上課就特別順,學生也愛聽;要是我心情不好,那天上課就亂七八糟,學生也受罪。后來我就經常聽竇桂梅老師的視頻教學,發覺那課堂真是撩人心弦,令人著迷,久而久之便明白正是因為她對學生、對教學充滿了積極的情感,所以她的課才那么引人入勝。
我們學教育心理學都知道,情感可以激發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它是人類重要的交流工具。因此,我從以下幾方面探討情感對于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有哪些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感情和情感
感情是情緒和情感的總稱。是指人受外界刺激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如喜怒哀樂、愛憎等;其次是人對物的關切喜愛心情。某種具有穩定的、深刻的社會意義的感情在心理學中叫做“情感”,所以情感可以說是人類社會的高級感情。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道德風尚的完善、完美的藝術給人以諸如愉快、滿足、幸福等就是積極的情感;反正,則是消極的情感。
二、積極的情感和教育的關系
積極的情感體驗是許多學科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的教學內容,因為對于培養學生的完善的人格來說,學生的情感體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因素、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說,積極的情感體驗是能夠影響他一生的。有專家提出,教育就是當你學過的東西忘得所剩無幾時,沉積下來的知識和理念。其實這些都是學生強烈的情感體驗活動的結果。所以,課堂中如何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是我們新教學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才印象深刻,記憶猶新,也就是我們說的記得牢了。假如我們在教學中沒有過情感的投入,學生就沒有心靈的體驗,那么那節課他可能什么也不剩了。
三、如何建立積極的情感
我們明白了積極情感對我們教育的影響了,可如何建立這種好的情感呢?
(一)首先要了解其產生的主要因素
1.社交中,人通常喜歡就近的人
所以,在小學階段,老師很容易成為學生所崇拜、成為偶像。
2.好的性格能使人產生好感
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認為人的好品德或品格是:節制欲望、自我控制、少說廢話、保持清潔、心胸開闊、慎言謹行、謙虛有禮等。
3.儀表堂堂的人受人喜歡
此種情感的產生來自暈輪效應。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就是播音員、節目主持人、演藝明星受公眾歡迎的原因,這除了個人的努力外,都缺少不了天生麗質和儀表裝飾的成分。
4.相似的情趣使交往雙方易產生好感
交往中,如興趣愛好、觀點、見解等相似時,就談得特別來。
5.對高度評價自己的人帶有好感
社交中,自我實現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賞。自我一旦受到別人的賞識,高度評價就會對評價者產生好感,甚至不惜生命回報。
了解這些因素,怎樣培養這些因素以影響到學生呢?多深入學生的活動和生活,成為學生的“最近的人”;養成良好的德行和品格,如勤儉節約、勤奮努力、忠誠老實、待人公正、心胸開闊等;關注自己的儀表和風度,注意禮儀;善待學生,要有一顆善良的心,真心喜愛學生,給他們最真摯的鼓勵。
(二)其次,在課堂上如何表現才能激起積極的情感
1.抑揚頓挫的話語
就如竇桂梅老師上課時的語言一樣。教師是用自己的話語進行教學的,因此語言是教師在課堂上表達情感的主要工具。在課堂上,一種腔調,一種語速,一種節奏的話語,沒有重音,沒有起伏,沒有激動,沒有跌宕起伏,就難以引人入勝,甚至使人昏昏欲睡,學生們欲聽不能,何談什么教學效果!所以,設法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教師就要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的感染力,做到有聲有色。
2.張弛有度的課堂結構
沒有任何波瀾、一切按照既定的框架進行的課堂教學難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缺少感情的投入,學生就不會有多大的收獲。所以,課堂上必須善于應用設置懸念、反問、夸張等技法,使課堂跌宕起伏、高潮迭起,這當中就激勵學生的思維,從而使學得的知識成為學生終身難忘的知識。
3.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也是令課堂高潮迭起的策略之一。對此,要不斷研究、不斷探索,追求新穎的、適合學生實際并能引發學生熱情、釋放教師激情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4.恰到好處的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又稱身體語言,是指經由身體的各種動作,從而代替語言藉以達到表情達意的溝通目的。談到由肢體表達,我自然會想到很多慣用動作。諸如鼓掌,頓足,搓手,垂頭,攤手,捶胸等。當我以此等肢體活動表達情緒,學生們也由此產生各種情緒和心境,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我的教學目的。實踐發現,上課中單純的語言成分只占7%,聲調占38%,另外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語言的體態語言來傳達,而且因為肢體語言通常是一個人下意識的舉動,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騙性,這樣更能讓學生接受并融進其中。這樣的效果不正是我們所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