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雄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吸收高中歷史知識的主要戰場,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一直在探究高效的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要尊重科學的教學觀,實事求是,因材施教,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感受快樂,培養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教學實踐
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歷史學科的教學往往是教師單項行為,主要以授課為主,并不關注學生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的作用,大大降低了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在歷史知識學習中的作用,實施因材施教的方法,吸引更多的學習在歷史學習中找到自我,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發展和提升,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展開有效教學實踐。
一、利用小組合作,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分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主動研讀歷史課本,根據課本和歷史資料的引導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以“學”為主,“教”為輔,打開歷史學習的新道路,提升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歷史世界,在歷史學習中培養文化素養,學會用歷史的眼光看待事物存在的本質和意義。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一課時,教師可以首先將學生進行分組,利用圖片《雅典學院》進行新課引導,讓學生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古希臘人文精神的代表人物及主張有哪些?時人和先賢們公論一趟的情況說明了什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在教師的引導學生在小組內根據歷史教材積極討論:“文藝復興首先在哪個地方興起?興起的的原因有哪些?資本主義萌芽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文藝復興的實質是什么?如何理解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又是什么?”學生在小組內根據教材和史實資料對這些問題展開回答,最終選出小組的代表人物,與教師進行問答互動,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思想不斷碰撞出火花,提高學生的默契程度,發現學生在高中歷史學習中的長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激發課堂活力,教師與學生互相幫助更好地完成歷史教學目標。
二、運用評價機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手中的評價機制,對學生施行鼓勵教學,在歷史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教師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索歷史知識,激發課堂活躍性,引導學生學歷知識,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最終效果。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宋明理學》一課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預習歷史知識,讓學生將自己認為的歷史教材重點和難點問題勾畫出來,教師在教學中統籌全局有節奏地帶領學生學習未知的歷史知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了解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發展時期特點和發展歷程,知道宋明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思想,知道宋明理學在我國思想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思想政治和經濟的相互作用,全面分析歷史發展的原因,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開闊學生的思維能力,形成學生對文化批判繼承的意識,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保持中國氣節。在學習中了解儒家思想文化的發展歷程,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歷史問題解答歷史知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現歷史學習的美妙之處。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形成討論小組,在小組中暢所欲言培養學生歷史眼光,促進高中歷史展開有效教學,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最終成果。
三、注重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和程度,為自主學習和發展主體性創造空間。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因材施教,讓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歷史學習的節奏感,為學生減輕高中歷史學習的負擔,提高學生學習高中歷史知識的積極性,促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完美配合,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一課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歷史教材和多媒體結合起來使用,利用多媒體教學刺激歷史教學氛圍。在學習中讓學生主動探索歷史知識,對比民主政治前后的世界觀有何不同,理解“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句話存在的意義和蘊含的人文精神。從歷史學習中感受到美德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作用,學習人文精神發展歷程,掌握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的人文精神,通過歷史學習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教師在教學中積極與學生交流討論,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默契程度,利用教學實踐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狀態。因材施教吸引學生在高中歷史學習中發揮自己的才能,主動探索未知的歷史世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正確的評價機制,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歷史自信,刺激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和諧發展,逐步培養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讓學生學會用歷史的眼光看待問題,培養高中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久平.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當代教研論叢,2018(02):69.
[2]刁建華.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實踐研究微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3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