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岳
【摘 要】院前急救是提高病患救治率的一項重要工作,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愈加重視,對急救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希望能夠獲得更及時、準確、人性化的救護,因此我們對院前急救護理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和影響因素做簡要分析,以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和服務水平,減少不良事件,降低醫患糾紛。
【關鍵詞】院前急救護理;工作隱患;處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1
院前的急救護理工作是危重癥患者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線,院前急救護理的質量對后期患者救治以及康復有著極大的影響,肩負著非常重要的責任,作為院前急救護理,當然也存在一定的護理風險,在急救護理的工作中存在著安全隱患,不僅影響著急救護理的質量,更是對患者的安全救治造成威脅,因此要在急救護理工作中處理好緊急狀態,做到及時準確展開救護,穩定患者病情,采取合適的處理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護理風險。
1 院前急救護理的工作特點
時間急:急救護士需要隨時準備著出診,120電話可能任何時間都會帶來急救病情,護士需要在接到指令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病情復雜:急救的病患不分男女老少,并且急救情況多變,比如昏迷、嚴重外傷、心臟驟停等等,病人的病情也會隨時發生變化,因此需要急救護士具有扎實的專業能力來處理各種緊急狀況,要掌握全面的護理知識以及對病情的觀察檢測能力,對癥施救。救護要求高:院前急救護理工作可以說是爭分奪秒,這需要急救護士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要勇敢果決臨危不亂,要技術過硬還要細致耐心。
2 院前急救護理工作常見的影響因素
2.1 客觀因素(1)疾病因素。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同時疾病風險也在隨之提高,院前急救的疾病患者通常發病具有突然性、偶然性、意外性,是我們無法預見到的發病,因此對于急救護理來說要隨時準備好處理各種棘手的病情,做到對癥救治。在實際工作中,有很多的急癥患者在發病時會表現出多種急癥現象,比如急性心梗的患者,臨床表現嘔吐、腹脹、心力失常、呼吸困難甚至休克,再比如中毒的患者如果發現的不及時,耽誤了急救時間,即使患者性命無憂,也很可能會造成患者的腦損傷成為植物人,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再者很多意外事故的發生都給急救護理工作帶來困難和挑戰,存在不可預測的風險。(2)環境因素。院前急救護理工作都是在戶外進行的,沒有醫院內的固定診療室和診療設備,通常都是帶相對重要的藥品和器械進行緊急救護,而急救患者發病的地點有可能是在自己的家里、公共場所、馬路上甚至林間田野等,環境復雜細菌環繞,不良環境對于急救效果有非常大的不利影響,如果急救護理的配置較低,缺醫少藥或者消耗過快,那么對于急救治療更是雪上加霜,增加了患者的急救風險。
2.2 主觀因素(1)專業素質。急救護理需要護士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包括對護理的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急救技能的熟練掌握,急救設備的操作運行,以及一定的應急處理工作經驗,這些都是急救護士必不可少的,一些護士的年紀過輕,缺乏穩定性,遇到事情也容易慌亂,如果急救護士沒有扎實的專業基礎,那么對患者病情的檢查和確定不能做出正確的評估,急救技術水平不足,就會影響患者后續的治療處置,再加上急救護士的工作繁忙壓力大,人才流失現象十分嚴重,完全適應崗位需求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心力。(2)職業素養。一些急救護士缺乏職業應有的責任心和執行力,對于搶救制度、護理制度、檢查制度、無菌操作等落實不夠嚴謹,甚至還會出現違規操作的現象,這些都是急救護理風險的苗頭;文書記錄、電子記錄的不完全也會造成潛在的醫患糾紛,對于使用藥物、治療過程的語焉不詳或者含糊蓋過都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還有一些護士對于急救安全隱患的預見性很差,處理不夠謹就容易在工作中將自己陷入被動地位,引發不必要的誤解甚至是矛盾。(3)醫患溝通。患者和家屬都希望能夠通過救治使得病情痊愈,但是當前患者的發病原因、病情變化都十分復雜,醫生護士都在盡力救護,但是也難免會出現患者、家屬期望值過高的情況,如果無法達到他們的預期,從而對醫護人員產生怨言甚至易怒過激,如果醫患溝通不夠順暢、及時,則很可能會爆發醫患矛盾,醫院暴力事件給我們敲響警鐘。
3 提高院前急救護理工作質量的措施
3.1 加強院前急救護理管理
首先應當完善急救管理制度,在急救的高點上對整體工作進行協調優化,要讓急救護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路可沿。在制度建立方面可以就搶救、交接班、急救流程做合理的優化配置,根據院前急救護理工作的特點,進行排班設計,既能保證24小時都有急救護士待命出診,也要保證急救護士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來緩解調節疲勞,才能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規范交接班的制度,每一班都安排經驗豐富的急救護士參與院前急救護理,出診途中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指導家屬有效自救,提高急救護理的時效性。
3.2 提高院前急救護士的綜合能力
急救護士的能力高低直接影響著急救護理的效果,因此加強對護士的崗前職業培訓、崗中職業技能強化和拓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平時在院內定期開展模擬演練、應急實戰等活動,聘請專家對護士進行職業深造和必要的考核評價,在院內可以以老帶新的模式對急救護士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培訓,并建立完善獎懲制度,鼓勵護士積極學習,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在實戰中充分鍛煉自己,培養應變能力和創新思維,并加強自身對急救護理風險因素的辨識度,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護理風險的發生。
參考文獻
楊慶玉.院前急救中的護理風險管理[J].全科護理,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