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晶
最近,大連未滿14歲男孩奸殺10歲女孩后拋尸震驚網絡,調查發現該男孩曾多次尾隨女性,事發后還宣稱法律拿他沒辦法,因為他還未滿十四歲,這種態度著實另人憤然。無獨有偶,13歲女孩殺死弟弟、16歲男孩殺老師、初中生自殺……這樣的案例在網上鋪天蓋地,不禁讓人反思,孩子們怎么了?現在的教育怎么了?
如此多的未成年人犯罪現象的出現,原因是學生缺乏對生命應有的尊重、敬畏和熱愛。反應出來的是生命教育的“失職”,何為生命教育?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推出的職業培訓課程《生命教育導師》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標是讓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積極、健康的生活,獲得身心靈的和諧,實現生命的最大價值。
我們國家不斷進行教育改革,在學校里也專門開展生命教育,但效果還是不盡人意。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我要從自己出發,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我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是僅僅讓學生識記一些生物學概念,記住生物種類和特征來應付考試提高升學率嗎?我的生物課是否滲透了生命教育,怎樣落實生命教育?這些都是深刻且值得反思的問題。
初中生物課程有十個大主題,涉及的內容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及我們人類自己,課程不但介紹生物的結構、特征,同樣介紹了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及如何健康地生活。可以說,生物課程的教學內容都是圍繞著鮮活的生命,生物課程是最適合進行生命教育的課程之一。
在我認識到生物課應該重視生命教育之后,我對我的生物教學活動進行反思,下面是我對“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中滲透生命教學的反思。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是初中生物第二個大主題生物體結構層次的內容,結合課程標準及生命教育的相關要求,我將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確定如下知識目標:能夠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能夠說出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過程;細胞分裂與生物體生長發育的關系。能力目標:提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及預防癌癥的學習,感受生命的奇妙,形成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導入部分,很多教師包括之前的我,直接通過“想一想、議一議”欄目進行:播放壁虎圖片,提出問題“大家知道壁虎這種生物嗎?壁虎在受到攻擊時會自行斷尾,掉下來的尾巴還會通過晃動來吸引天敵的注意,大家想一想,短尾的壁虎還會不會長出新的尾巴?”或者直接通過語言導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大家知道這是在描述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現象。大家想一想,生物為什么會從小長到大呢?這節課讓我們來探求一下其中的奧秘吧!”無可否認,這樣的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恐怕也只有這樣的作用了吧。為了滲透生命教育,我將我的導入安排如下:“播放人體受精卵發育成胚胎的過程,并為學生講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這顆小小的受精卵著床在母親的子宮內,然后經過胚胎期、胎兒期、足月后母親經歷極大的痛苦分娩出來,十幾年后就變成了現在可愛的你們。你們每一個都是獨特的、唯一的、珍貴的,我們應該愛我們自己,也要愛我們的父母,大家說對不對?這樣的導入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幫助他們認可自己是獨一、珍貴、有價值的,也能知道母親懷孕生產是很不容易的,能夠幫助他們學會感恩。
關于科學·技術·社會欄目,如脫韁之馬——癌細胞的教學,因為這部分不是考試內容,平時教學時,如果時間來不及,我基本就跳過了,或者安排學生自己用兩分鐘時間快速閱讀,這樣的處理會使得這個欄目形同虛設,毫無教學意義。通過對課程標準的研讀和生命教育的學習,我發現這個欄目的內容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非常好的素材。這個欄目包含三方面的內容,即癌細胞的特點、治療癌細胞的探索歷程、癌細胞的預防。我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癌細胞的危害和預防兩反面。首先我向學生出示資料,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每年全世界有數百萬人死于癌癥,在我國,癌癥成為奪走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且呈現低齡化趨勢,癌癥雖然可怕,但卻可以通過預防大大降低發病率,如何預防呢?我告訴學生,為了預防癌癥,我們要做到不吸煙,不喝酒,少吃腌制、高溫油炸燒烤及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適當運動。告訴同學們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健康才能談夢想和期望,我們一定要好好愛惜身體,健康、快樂、積極、有價值地活著。當我說完這些話時,我發現孩子們用明亮的眼睛注視著我,我才意識到關于生命的價值他們的思考是很少的,很少有人對他們提及生命的價值,他們每天被家長、老師及社會用學習成績緊緊地捆綁壓制著,最重要的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和追求卻被遠遠地拋在背后,豈不知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生命教育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須認清生命教育的價值,當我們認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后,我們再用心挖掘,會發現每一節課里都藏著生命教育的素材。
如果我們想給學生一杯水,我們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在生命教育方面,我想蒼白的文字和語言很難對學生的生命成長產生實質性的影響,真正能影響學生生命的是教師自己的生命,比如說我們教育學生:孩子們啊,做人一定要誠信,要寬厚,要能原諒別人的錯誤,要有強大的抗壓抗挫的能力,但在生活中我們并不誠信,對人斤斤計較,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我想這樣的行為大過跟孩子們講一百遍的道理。
初中生物面對的學生是初一初二的孩子,他們正處于青春期,正是叛逆的年齡,人性的復雜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現在的孩子個性很強,情況又各不相同,我想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對他們進行生命教育。努力使他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學會積極地生存,并獲得身心靈的和諧,實現自我生命的最大價值。
如果愛,請深愛;如果教,請全力以赴。一個教師一生會遇到很多的學生,但一個學生遇見的老師是有限的,希望在與學生短暫的相處和陪伴中,能對他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要做一個積極、樂觀、有生命力的教師,然后用生命去影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