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萍

【摘? 要】目的:予慢性胃炎患者開展替普瑞酮+雷貝拉唑治療,將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析。方法:研究時限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研究對象為此期間我院收治的75例慢性胃炎患者,均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37例)、聯合組(38例),分別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增加雷貝拉唑治療、雷貝拉唑+替普瑞酮治療,比較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常規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78.4%,與聯合組97.4%相比,差異具鮮明性(P<0.05);常規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3%,與聯合組21.1%相比,差異未見鮮明性(P>0.05)。結論:予慢性胃炎患者常規治療上增加替普瑞酮+雷貝拉唑,可提升臨床療效,并且未增加藥物不良反應。
【關鍵詞】慢性胃炎;雷貝拉唑;替普瑞酮
【中圖分類號】R5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3-0044-01
慢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的胃黏膜慢性病變,常見類型包括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多見于中年以上人群。致病原因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長期攝入刺激性物質、膽汁反流等[1]。患病后臨床表現為上腹隱痛、餐后飽脹等類似于消化不良癥狀;其中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伴貧血、消瘦、出血等癥狀,嚴重者腹部絞痛感劇烈。臨床上對其治療包括鎮痛、質子泵抑制劑、助消化藥物等。替普瑞酮屬保護胃黏膜藥物,可幫助保護、修復損傷的胃黏膜,提升治療效果。基于此,本次選取我院收治的75例慢性胃炎患者,探究替普瑞酮+雷貝拉唑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時限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研究對象為此期間我院收治的75例慢性胃炎患者,均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37例)、聯合組(38例)。
常規組患者性別:男:女=24:13,年齡59~78歲,平均(67.59±4.26)歲;病程1~13年,平均(6.47±1.06)年;聯合組患者性別:23:15,年齡61~79歲,平均(67.98±4.75)歲;病程1~15年,平均(6.71±1.23)年;均符合《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017年,上海)》[2]中慢性胃炎診斷標準;經醫學影像、實驗室檢查確診為慢性胃炎患者;排除藥物過敏、胃潰瘍患者;排除伴消化道惡性腫瘤患者;排除近期采用抑制胃酸形成、抗組胺藥物治療藥物患者;本次研究經患者、家屬知情同意;符合醫療標準;兩組患者基礎資料相似(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開展常規營養支持、補液等基礎治療,并開展胃四聯治療,即阿莫西林、奧硝唑、左氧氟沙星劑量標準分別為0.5g/次、0.5g/次、0.2g/次,2次/d,膠體果膠鉍0.1g/次,4次/d,三餐前、睡前口服。在此基礎上,常規組增加雷貝拉唑(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292,10mg/片),20mg/次,2次/d;聯合組在常規組基礎上,增加替普瑞酮(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656,50mg/粒),50mg/次,3次/d。兩組均持續治療14d。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
臨床療效:顯效:幽門螺旋桿菌檢查為陰性,胃動力指標恢復,免疫組化法檢測表皮生長因子高效表達,且胃鏡檢查病灶黏膜恢復正常顏色;有效:幽門螺旋桿菌檢查為陰性,胃動力指標顯著恢復,表皮生長因子表達,且病灶黏膜基本恢復;無效:幽門螺旋桿菌檢查為陽性,胃動力指標、表皮生長因子、病灶黏膜情況未改善或加重。有效率=有效+顯效。
1.4統計學方法
計算軟件選用SPSS24.0,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用(%)表示,c2檢驗;當P<0.05時,則組間比較差異具鮮明性。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常規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78.4%,與聯合組97.4%相比,差異具鮮明性(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
常規組患者發生便秘、嘔吐、頭暈、納差9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4.3%(9/37);聯合組患者便秘、嘔吐、頭暈、納差8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1.1%(8/38);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差異未見鮮明性(c2=0.114,P=0.735>0.05)
3 討論
在治療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治療中,胃四聯是常用治療方式,可通過清除幽門螺旋桿菌、降低炎癥反應等方式進行治療。
雷貝拉唑相對于常規質子泵抑制劑而言,不僅可抑制胃黏膜上新生H+-K+ ATP酶,并且對老化的H+-K+ATP酶具鮮明抑制作用,起效快、作用時間長、個體差異小,可延長胃黏膜胃酸以外干燥時間,促進胃黏膜自我修復,并緩解疼痛水平。申楊[3]在研究中表示,替普瑞酮聯合質子泵抑制劑可提升病灶處免疫水平,提升病灶免疫應答,可促進炎癥修復。替普瑞酮相對于膠體果膠鉍而言,不僅具較強的黏膜修復作用,并且可抗潰瘍,即在修復黏膜同時,可增加對黏膜保護作用,避免胃黏膜繼續損傷。在與雷貝拉唑共同作用下,可提升鎮痛效果,并快速達到治療效果。
綜上,予慢性胃炎患者開展雷貝拉唑+替普瑞酮治療,可提升治療效果,并且未增加不良反應,臨床治療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1]????? 錢歡歡, 崔立紅. 替普瑞酮治療幽門螺桿菌陰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J]. 中國新藥雜志, 2017,11(7):791-794.
[2]?????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馮纓. 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017年,上海)[J]. 中華消化雜志, 2017, 37(11):721.
[3]????? 申楊, 閆波, 唐國華,等. 奧美拉唑聯合替普瑞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療效及其對患者CD3+、CD4+及CD8+的影響[J]. 海南醫學, 2017, 28(21):3449-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