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林,趙志強
(1.東營市港航中心,山東 東營 257000;.青島安之源安全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555)
港口危險貨物裝卸作業按照船舶進出港狀態可劃分為靠泊作業、在泊裝卸作業和離泊作業三個過程,按照地域范圍可分為船舶(水域)、碼頭和庫區三部分。港口危險貨物裝卸作業過程涉及的步驟多、專業廣,需船員、引航員、海事管理人員、碼頭裝卸作業人員、庫區作業人員等多方協同配合才能順利完成。若作業過程中存在協同不當或人員操作失誤,可造成油氣化工品泄漏、船舶碰撞碼頭、機損貨損等事故,嚴重的會造成大面積海域污染、火災爆炸等惡性事故,不但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也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如2018年11月4日,福建東港石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在碳九裝船作業時,由于船岸協同作業不當,導致船舶與碼頭的連接軟管破裂,造成裂解碳九泄漏事故;2017年7月9日,寧波天盛海運有限公司的“天盛18”輪在航行至華潤石化碼頭附近時,由于失控撞擊到正在碼頭靠泊的"雙龍海"輪(裝載2500 t鄰二甲苯,尚未卸貨)右4/5艙,導致“雙龍海”輪發生火災爆燃,船體傾側造成碼頭坍塌并致輸送乙烯、丙烯、丙烷和粗苯等危險化學品的管線撕裂發生燃燒,總損失超過1000萬元[1]。
港口危險貨物裝卸作業過程若發生安全事故后果嚴重,社會影響巨大。本文首次利用工作安全分析方法(JSA,Job Safety Analysis)對港口危險貨物裝卸作業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辨識,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以期為國內同行在港口危險貨物裝卸作業風險分析方面提供借鑒,達到消除或控制風險、減少事故發生的目的。
JSA是工作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的簡稱,也稱JHA(作業風險分析,Job Hazard Analysis),是美國職業健康安全執委會(HSE)推薦的一種針對作業活動開展危險源辨識的方法。JSA主要用于事先或定期對某項工作任務進行風險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控制措施,達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風險的目的。與其他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方法相比,工作安全分析法最大的特點在于更加關注人、機、環境系統的協調問題,其關注的主要對象是生產活動和工作過程[2]。該方法通過將作業過程劃分為幾個相對獨立的步驟,對每一步驟進行風險分析,辨識其潛在的危險因素,并根據識別結果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控制措施,達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風險目的[3]。JSA主要分析步驟如下:
Step 1:成立JSA小組。
根據作業活動選定人員組成JSA分析小組(通常3~5人)。小組成員要有相關的經驗和資歷,有了解作業生產流程和設施的操作人員,負責實施作業的管理人員和現場安全專業人員。需要說明的是,在整個JSA分析過程中,分析組成員可以根據人員對作業過程的熟悉程度進行合理調配。
Step 2:作業步驟劃分。
將作業活動劃分為幾個相對獨立或具有明顯邊界的基本步驟,并將其記錄在作業安全分析表中。
Step 3:危險源識別。
依次對每個基本步驟作業過程中潛在的危險因素和后果進行辨識,通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和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S)判斷各危險因素的風險度(R),再根據風險矩陣確定風險等級[4]。
Step 4:確定風險控制措施。
針對每種潛在的風險,對現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充分性進行評估,如果現有安全措施實施后,剩余風險在不可接受的水平,應提出相應的補充控制措施。
Step 5:匯總分析結果。
根據分析結果,完善JSA分析記錄表(如表1所示)。

表1 JSA分析記錄表
港口危險貨物裝卸作業按照船舶進出港及裝卸作業流程可劃分為:船舶進港及靠泊、裝卸準備、裝卸作業、離泊準備4個步驟。
船舶經航道進入碼頭回旋水域和碼頭前沿水域,在拖輪輔助下靠泊碼頭,船岸雙方配合,完成船舶系泊。
船舶靠泊后,經船岸檢查確認,進行裝卸臂/軟管船岸連接,并進行試壓測漏,確保裝卸作業流程暢通。
利用裝卸臂或軟管,進行裝船或卸船作業。作業過程中船岸雙方要有人員值守和巡檢。
裝卸完成后,對系統管線進行吹掃,拆卸輸油臂/軟管,并進行歸位和固定。
船舶作業手續檢查完畢,登船梯收回,前后纜繩解纜,船舶駛離碼頭。
利用JSA分析方法,對某碼頭LPG裝卸作業過程各步驟分別展開JSA分析,分析記錄如表2。

表2 港口危險貨物裝卸作業JSA分析記錄表(示例)

表2(續)
注:因各單位各作業步驟負責人不盡相同,本文未填寫。
利用JSA方法對該碼頭LPG裝卸作業過程的風險進行辨識,對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進行等級判定,并提出了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措施,形成了裝卸作業JSA記錄表,該成果可以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船前會利用JSA記錄表進行船險交底,使操作人員進一步熟悉作業流程和各流程存在的風險,更深刻明白各步操作要領和配備各項安全措施的必要性,減少違規違章作業和僥幸心理。
根據JSA記錄表,可明確各類船舶裝卸作業過程的風險點,明確船岸安全檢查的重點,如系泊穩定性、危險貨物毒性、緊急停車程序、絕緣措施等。
利用JSA分析結果,完善裝卸作業過程風險告知內容,減少違章違規操作,強化作業過程安全設施配備。
利用JSA分析結果,對崗位操作規程合理性進行審查,進一步完善操作步驟和操作要求。
JSA是一個不斷完善的動態過程,在持續的審查和改進中不斷完善。根據作業過程的實際情況,定期或不定期對JSA分析結果進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作業要求和風險管控要求,力求為現場作業提供最為充分的參考依據。
利用JSA方法,將油氣化工碼頭裝卸作業劃分為4個步驟,辨識了各步驟的作業風險及其風險等級,并提出了風險控制措施,為碼頭裝卸作業的安全、有序進行提供可靠保證。JSA作為一種系統的風險分析方法,在辨識危險源、控制船舶事故等方面都能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輔助。JSA分析成果可用于船前會作業人員培訓材料,指導碼頭裝卸人員有重點地進行船/岸安全檢查,還可用于現場風險告知及操作規程持續改進,提升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