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萌萌
【摘要】當前,我國網絡文化生態建設面臨著一些難題,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文化自信之于網絡文化生態建設的重要性。要堅持以主流文化構建網絡文化生態,以文化自信促進網絡文化生態建設,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打造優秀的文化作品,建立健全網絡空間治理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文化自信 網絡文化 文化生態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化自信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現實追求,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堅持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加強網絡文化生態建設,引領網絡文化的健康、持續發展。
文化作為國家發展的軟實力,是引領社會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也是社會意識形態形成的基礎。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創造了輝煌的中華文化,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認識文化自信之于網絡文化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堅持以主流文化推動網絡文化建設。
文化自信在網絡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是拓展網絡文化發展空間。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重要的溝通交流平臺,而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因此,建設網絡空間的精神家園,要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網絡時尚文化,使網絡空間的文化土壤豐厚起來、富足起來,而不僅僅只有喧囂一時、彈指興衰的網絡流行文化。二是夯實網絡文化建設的思想基礎。具體說來,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使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三是守護網絡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網絡安全的題中之義。在網絡空間大力傳播中華文化,是對中華文化的守護和傳承,也是在西方文化強勢沖擊下確保我國精神家園屹立不倒的重要舉措。四是引導網絡文化健康發展。網絡的發展改變了輿論生態格局,凸顯了網絡文化建設的重要性。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核心在于精神狀態的積極健康。文化自信作為一種在文化問題上的積極精神狀態,體現了中華民族仁愛、守信、正義等精神。這種積極的精神狀態可以營造出向善的網絡文化氛圍,通過“以文化人”的力量來規范網絡行為,用健康的價值引導激發網絡正能量。
一是負面思潮的沖擊。網絡為負面思潮的傳播提供了平臺,導致一些人產生錯誤價值觀。一些機構或個人為博眼球進行低俗化炒作,各類“非主流”文化在網絡出現。網絡是一個混雜的文化場域,精英與大眾文化同在、高雅與低俗文化并存,這種文化特征消解甚至顛覆了傳統的審美取向,一定程度上給大眾提供了一個“反主流”的可能性,顯現出一定的顛覆力。
二是結構失衡危機。這里的結構失衡主要指信息爆炸與信息短缺并存的現狀。一方面,網絡空間存在大量陳舊、冗余信息,降低了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海量信息對網民的信息鑒別力造成負面影響,使人難辨真假?;ヂ摼W的交互性、匿名性、超時空性將人們置身于海量信息的浪潮中,人們難以從龐雜的“信息堆”里找到真實可靠的信息,從而降低了信息的穩定性和有效性。
三是意識形態安全。互聯網具有快速擴散放大的功能,容易形成輿情事件。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充分利用了這一特點,故意放大社會矛盾,將個別問題普遍化、生活問題政治化,在網絡上煽動人們對社會的不滿情緒,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四是網絡信息污染。網絡的匿名性以及網絡空間行為主體信息的隱匿性,加上網絡進入門檻低,造成網絡中不良信息的蔓延。一些網站為了追求點擊率在新聞標題上大量使用暴力、色情等刺激字眼以博取眼球,甚至有個別網絡水軍以編造假新聞達到攻擊政府、詆毀國家形象的目的。這些不良信息充斥網絡,如同“霧霾”給網絡環境造成污染。
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價值觀是人們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它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判斷和實踐活動。網絡中多元價值觀念共時傳播,難免發生沖突碰撞,如果沒有正確價值觀的統領和指導,網絡文化生態建設就難以實現和諧穩定。網絡中傳播的低俗文化、惡意炒作新聞等現象,追求的是商業利益,反映出傳播主體價值觀的扭曲。此外,個別西方國家利用網絡技術優勢大肆傾銷其政治觀念和價值理念,對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不良影響??梢?,網絡文化生態建設需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辨析、引導、整合網絡的價值觀念和文化思潮。
鼓勵優秀文化作品的創作。優秀的文化作品,是表達文化自信的載體,也是滋養網絡文化生態的養料。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用戶超過5.7億,網絡文學用戶超過4.3億,在線教育超過2億,彰顯了我國網絡文化產業的發展潛力。但是,在利益驅使下,網絡謠言、審丑文化、網絡暴力的蔓延,影響和制約網絡文化生態建設,因此必須加強對網絡文化的引導,推廣高品質文化內容。具體來說,我們要立足于本國資源,積極利用網絡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先進文化,尤其要提高文化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網絡文化品牌內容。近年來,我國出現了一批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的文化益智類節目以及影視作品,有傳播中國古典文化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有通過音樂唱誦古詩詞的《經典詠流傳》;有弘揚主旋律的電影《戰狼2》《紅海行動》《厲害了,我的國》,等等。這些文化作品將傳統經典文化與現代流行元素相結合,讓人們領略中國古典詩詞之美;通過具體平凡個體的生動事跡彰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通過講述中國的超級工程、“國之重器”展示中國力量,彰顯國家快速發展取得的成就??梢?,優秀作品可以激發民族自豪感,增進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強國建設。
建立健全網絡空間治理的長效機制。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必須加強風險防控,強化輿論引導,建立健全網絡空間的長效機制。首先,應建立網絡空間責任機制。積極擔當政治責任,在網絡空間捍衛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恪守安全責任,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有效履行責任,把握網絡文化的發展方向;貫徹落實陣地責任,加強網絡空間文化陣地建設。其次,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如建立網絡輿情研判機構,建立網絡風險預警和干預機制,完善網絡安全監控設施,建構網絡安全應急平臺。再次,建立健全引導整合機制,強化輿論引導、有效整合輿情平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整合多樣價值觀。最后,建立健全管理保障機制,提供豐富的網絡產品和網絡服務,營造健康的網絡生態環境,保障網絡傳播秩序安全。
(作者為中國礦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江蘇高校哲社項目“文化自信視域下的意識形態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7SJB0959)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網絡強國新時代:“法治陽光”讓網絡空間更清朗》,《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年11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