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婷
【摘 ?要】 在新課改下,英語聽力的教學也逐漸成為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打破傳統思維的教學模式,不僅要重視升學率,還要注重英語的實用性。因此,本文對初中階段的英語聽力教學做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聽力教學 ?興趣
隨著科技全球化的發展,英語的地位日益提高,成為我國對外交流的重要語言。學習和掌握英語并能進行溝通便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求學生通過義務教育能從口語交流與書面材料中獲取相應信息,并能與教師、同學進行簡單的交流。本文就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現狀以及教學策略進行探析,改善我國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相對薄弱的現狀,努力提升學生英語聽力的能力。
一、培養學生對英語聽力的興趣,使其有聽的欲望
無論對于哪個階段哪個學科的學習,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興趣的引導學生才能夠產生學習的欲望,有學習的動力,英語聽力教學也不例外。本部分將針對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和英語聽力教學的需求具體提供培養英語聽力興趣的教學策略。初中階段的學生脫離了生活六年的小學環境,經歷的是全新的學習環境,對于英語的接觸也從原來的基礎教育和少有的學習變為了重點學習的對象,從原來的接觸甚少到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就要求教師針對學生的好奇心,在英語教學之初就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和輕松的語言環境,在英語學習之初就明確在上課時經常應用的英語語句,并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回答,給與“good”、“very good”等的英語系列評價。使學生能夠適應英語氛圍,并且基于教師的評價和適當的英語教學而產生學習的欲望和濃厚的關于英語聽力的興趣。另外教師還要提供學生英語交流的機會,每節課都請學生進行交流和對話,對話內容可以是教材內容中的節選,也可以是自己設計的對話的內容,也可以是模仿音頻資料。總之這樣做的目的是引起學生想聽懂的欲望,激發學生關于聽力方面的興趣。
二、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
1. 理解階段存在的問題。初中生在對說者的內容進行理解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概括為一個誤區,兩個不會。一個誤區是,認為只有逐句的聽懂每一句話、每一段話,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從而產生學生在聽力的過程中總是執著地想要弄清每一句話的含義,一旦有一句沒聽懂或者錯漏,便產生放棄的念頭,隨便選擇。兩個不會指的是不會聯系上下文,不會根據作者語境和發生場景進行判斷。聽力考試的測試一般是一個男士和一個女士的對話,根據角色劃分聽力內容可以簡化聽力內容,但是學生在聽力時總習慣揉作一團,不結合上下文,不結合不同角色的語氣進行判斷和推測。
2. 總體認知階段存在的問題。總體認知階段的能力培養是初中英語聽力的難點,由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零星把握,對文章內容的推斷存在主觀隨意性。聽力較好的學生,對于考查文章直接內容的試題準確率較高,關于結合上下文的推斷題或需要結合文章兩處內容進行綜合作答時,呈現出隨意猜測,而聽力較差的同學,幾乎是根據自己聽到的幾個單詞,隨意編造,而不知根據選項提示和自己聽到的內容進行推測。
三、了解中西文化差異,提高學生興趣
語言的學習,最重要的是其文化背景。因此,對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在進行聽力授課時,可以通過講解中西文化差異,幫助同學們了解西方文化特色,通過介紹貼切的生活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而這種中西文化差異,在有些時候,可以成為我們解題的敲門磚,幫助同學們在閱讀、聽力時,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找到正確答案。比如,中西方文化在對顏色的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分歧。對于中國人而言,red (紅色)代表著喜慶、吉祥;而對于西方人來說,red貶多褒少,代表著血腥、暴力、革命、統治。white (白色) 則剛好和紅色相反,在中國一般在喪事時隱語為“白事”;而在西方,認為白色高雅純潔,代表著吉利、純真無邪,如:a white soul純潔的心靈,white men高尚、有教養的人。這種在顏色中的文化差異很多,教師在講課時穿插這些文化差異,不僅僅有助于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更可以幫助同學們通過對文化背景的了解,在聽力時根據這種差異,作出正確的判斷。
四、英語常見的聽力教學策略
1. 利用多種媒體來創造必要的外語學習環境。有的同學利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睡覺前聽半個小時的錄音或英語廣播;有的同學按時收聽半小時左右的在學校無線音頻系統或發射臺安排的英語節目,通過各種渠道感受不同人物、不同場景下的發音與腔調,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總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打好基本功,擴大知識面。良好的聽力技能是答好聽力試題的基礎,所謂聽力技能是指語音方面的綜合技能,如分辨音素及語流中的省略、連續、同化、不完全爆破,區分強讀式和弱讀式,捕捉句子中的重音等。我們的訓練方法是:聽讀結合,重在模仿,貴在領悟,及時糾正。另外,語義也是聽力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要突破語義的障礙,增強語義的能力。
五、選擇恰當的聽力材料
在選擇聽力教材時,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內容進行嚴格挑選,使不同階段的訓練內容既有銜接性、鞏固性,又有針對性、提高性。聽力教材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內容要新穎,應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所以,在聽力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備課充分,做好合理的教學計劃,聽力教學時間安排充分,聽力教材合理挑選,聽力課堂模式避免單一。要使學生盡快地提高英語聽力水平,應選擇以日常生活為主的教學活動內容,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聽力資源。目前國內有許多優秀英語讀物中可以選擇作為合適的聽力材料,教師應選擇一些語音地道,文筆優美,涉及中外文化傳統背累、英語國家人文景觀、風俗習慣、世界范圍內的科技、歷史、地理知識、日常生活等等,長期堅持既增長知識又提高聽力水平。
總之,教師要鼓勵學生努力尋找自己潛在的積極因素。在聽力訓練時,所聽教材必須與學生的心理水平相適應,既不能太淺,使學生失去興趣;也不能太深,使學生喪失信心。教師要減少消除學生的挫折感、焦慮、壓抑等消極的情緒,以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心情進入學習狀態。
參考文獻
[1] 李玉香.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2012(4).
[2] 周康蓮.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研究[J].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