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維江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合理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能夠讓學生喜歡所學的課程,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教師不用花大量的時間進行課堂傳授,只需要進行適當的引導即可。且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以后的發展也非常有幫助,能夠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和生活習慣,拓寬發展的空間。那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
一、新型師生關系,營造自主學習的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因此創設符合實際教學內容的情境,調動學生的數學興趣非常關鍵。“學講方式”的教學模式指出,創設合理的情境能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為后續教學做好鋪墊,由此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中。在數學課堂上教學情境的設計應當從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入手,為課堂教學做好鋪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維與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在講解“橢圓定義”時,教師就可聯系實際生活,為學生展示行星運行的軌道,使學生直觀地認識“橢圓”,隨后借助幾何畫板按照橢圓的定義來設計動點軌跡,同時提出問題“怎樣的動點軌跡是橢圓及其方程是什么形式”,由此便可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在講解等比數列前n項和時,教師就可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關于學生的保險種類,如教育險以及分紅險等。A同學購買的保險為每年繳納1萬元,持續20年,等到60歲退休后,就可每年領取5萬元,同時在交納保險的時間內,每年可獲得一千元的返利。隨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按照銀行4%的利率與此項保險來進行對比,假設A同學生能活到80歲,哪種形式能獲得最大的利潤。當學生思考結束后,教師可提示學生,兩種方法間的差距可能會達到數百萬。如此便會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更想掌握對比的方法,如此便可有效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
二、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要增大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教學方法是一種技巧性的東西,是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教學活動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成果,因此,必須要使用先進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教師應當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創新,在不同的課程中選擇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例如,在“概率”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將一枚一元硬幣掏出,往空中一拋,伸手接住并讓學生猜是正面還是反面,由于高中數學教學氛圍比較嚴肅,學生在這種輕松的活動中積極性很高,注意力逐漸都聚集到這一問題上,這時教師再適時地提出概率與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的概率事件。然后,教師再引進排列組合在概率計算中的應用,并以自己親自示范“投擲10次硬幣1次正面向上的概率”,運用畫樹形圖的方法將概率求出。此時,教師布置一些教學任務:讓學生三個人為一組,一人投擲硬幣,一人記錄,一人進行計算,分別計算投擲10次硬幣2次正面向上、3次正面向上和5次正面向上的概率。教師走下講臺,與學生開展互動,指導學生的一些細節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參與度很高,自主學習能力顯著增強。
三、在課堂上組織小組討論,激發學生思考能力
數學教學中,知識點的難度跨度很大,又比較簡單地考驗學生邏輯能力的真假命題的學習,集合的學習,也有難度系數非常高的函數的學習。無論是簡單的教學內容還是復雜的教學內容,教師都可以適當地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就會發生碰撞。數學教師不能忽視簡單題目的討論,事實上簡單題目的討論比復雜題目的討論更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教師熱衷于讓學生討論一些過難的題目,許多學生將難以參與討論。每個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都是不同的,往往在一組當中,總會有一些人數學思維較好,而有些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較弱,這就會導致課堂討論上,只有少數的學生參與討論,大多數學生處在被動接受對方思想的地位。由于學生缺乏一定的知識疏導能力,很難將自己的數學思維傳達給其他的同學,而其他同學也很難理解某位學生的解題思路。那么學生之間的差距就會漸漸拉大。建議教師對于難度高的數學題要求學生先進行獨立的思考,最后由教師進行講解。
四、引導學生探究,拓展學習能力
1. 引導學生多觀察觀察而不是進行簡單的瀏覽,而是有目的、有計劃去發現問題。細致的觀察是順利完成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學生探索知識并有所發現的前提。教師要給學生多提供一些觀察的機會,讓大家踴躍參與,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高中數學階段,學生解決問題的邏輯是以清晰的表象為基礎,所以教師在課堂上中給學生提供細致觀察的空間是十分有必要的。 ? 2. 給學生提供展示思維的空間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是數學課堂的重點。學生進行思維展示的過程,不僅是確立學習的主體地位,也是加強思維的變通性和創新性和流暢性。同時傳播知識,促使學生思維不斷開拓。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的展開”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出示一個正方體的物體,讓學生自己畫出它的側面展開圖,然后比比看誰畫的最多,再由教師來驗證大家畫的對不對,學生就會很積極的去參與。這樣,既能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是針對傳統課堂教學的一個歷史性的改革和突破,它使課堂教學重心前移,使學生的問題,疑難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現,教師課堂教學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更加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對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課堂效率和學習能力,讓我們的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貴州省務川縣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