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摘 ?要】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英語逐漸進入小學課堂。但現階段在小學的英語課堂學習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關于如何合理高效地進行英語的學習,我們現在摸索出可以通過提升學生的興趣,激發探索學習精神,培養英語運用能力,利用互聯網上的豐富資源,舉辦有趣的游戲,結合生活實際等方法進行學習,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情趣創設在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應用。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情趣創設 ?高效課堂
我們都知道在學習中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有趣的學習也是我們在學習中需要注意的,有趣的課堂學習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激發學習熱情,克服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更好地理解與記憶。在學習中我們還可以引入外部的資源,從網絡中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料。適當游戲、結合生活也是課堂情趣創設的要求。
1. 小學生英語高效課堂情趣創設的意義
1.1提高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興趣
為了創設情趣,可以在學習中加入豐富的內容,更多的形式,在課堂上更多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用有趣的、有知識性的、有教育性的圖片、視頻和文字,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正處在一個充滿好奇的年齡,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們喜歡新奇的事物,喜歡玩游戲,不能集中精神。內容單一,講述枯燥乏味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沒有辦法吸引到這些精力旺盛的小學生,他們不能有效地適應英語方面的學習,對學習沒有興趣,沒有興趣就更不想學習,于是要吸引他們,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可以通過創設豐富多彩的情趣吸引他們在學習方面的注意力,營造這種有趣的、積極的語言學習環境,讓他們在這種自然的環境中接受學習。
1.2激發小學生的探索學習精神
在課堂教學中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是我們現在追求的情趣教學方式。通過老師們的熱情感染學生的情緒,是情趣創設課堂的要求。被老師們情緒感染的學生更容易激發探索精神,激發求知欲,激勵著學生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獲取更多的知識,這也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不僅能讓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有更好的體驗感還能使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獲取滿滿的成就感。小學生的探索進取心能有效促進小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以及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1.3培養小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可以利用英語與人進行順暢的交流,而情趣創設是為了利用英語實現情感交流。為了實現這些目的,對小學生英語學習中的語音、語調和語句都要有嚴格的要求,基本要求便是達到純正英語口語的要求。傳統課堂太過依賴于課本,重視知識的講解,卻忽視了英語口語的教育,不僅如此,傳統教學模式也不適合英語口語的教學,而情趣創設課堂有著豐富多彩的形式,它可以利用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給小學生營造一個適合鍛煉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語言環境,通過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鍛煉,來糾正學生的口音,說出更純正的英語,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以及英語的運用能力的提升都以此為基礎。
2. 情趣創設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方法
2.1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
在現在的社會,互聯網越來越發達,我們可以通過利用網上豐富的資源為小學生的英語教育提供一些學習資料。比如,媒體是情趣創設的載體,我們從網上搜集而來的豐富有趣的圖片、影像資料等,可以進入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作為老師教學內容的輔助,這些豐富有趣的資料,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對應影像和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例如,在小學三年級課本的第三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農場上的景象,為小學生提供動物的圖片以及動物的叫聲,幫助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
2.2舉辦情趣化的游戲,促進小學生主動學習
舉辦情趣化的游戲是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并且能夠幫助小學生鞏固知識。情趣游戲的舉辦可以征求一下班級同學們的意見,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同學們的情感需求,還可以調動班級學生的整體積極性。在傳統教學方式中,聽寫是檢驗小學生對英語單詞掌握程度的主要方法,而在情趣創設中,可以組織小游戲來檢驗學生并幫助學生增強記憶力,比如,師生可以一起做“你劃我猜”的游戲,不僅可以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通過增強小學生的記憶力與理解力來鞏固知識。
2.3結合生活實際,增強小學生理解能力
語言的學習最終要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題材,創設一個接近真實生活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小學生感知接受、理解記憶、鞏固消化所學知識。教育者在創設情趣課堂時可以利用生活資源,將課堂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可以有效幫助小學生對生硬知識的理解,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水平。
3. 結語
小學英語教育的一大難題就是難以運用到實際中去,情趣的創設可以有效地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同時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并能提高小學生的運用能力,由此看來,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情趣創設值得一試。
參考文獻
[1] 趙媛.論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J].數字化用戶,2018,24(46):166.
[2] 王英莉.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情趣創設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2018,15(3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