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玲,羅 婷,高昕樂,凡 棟,朱合權,靳俊峰,吳秀香
(遵義醫科大學珠海校區基礎教學部,廣東 珠海519041)
病理生理學內容繁多,涉及的知識面廣,理論性強,機制抽象;學生學習病理生理學時在理解和記憶方面存在一定困難。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病理生理學的效率是病理生理學教師一直努力的方向。思維導圖最早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Tony Buzan提出[1],是一種促進學習和記憶的輔助工具,通過可視化、直觀化方式,將抽象的事物轉變為圖形、圖像,從而達到增強認知的目的[2]。目前,思維導圖已經廣泛應用在多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3-5]。而學生通過自行繪制思維導圖對學習病理生理學效果的影響尚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通過對比思維導圖和非思維導圖兩種方式復習對病理生理學成績的影響,探討思維導圖在病理生理學應用的可行性。
(一)研究對象。
選取遵義醫科大學珠海校區2016級四年制護理專業1~8班4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1~4班為實驗組,5~8班為對照組,兩組學生人數均為200人。
(二)方法。
在期末考試前,兩組學生對水腫部分內容分別采用思維導圖及非思維導圖方式進行復習。通過比較兩組學生在試卷上相關內容的得分情況,分析思維導圖對學習病理生理學的影響。同時,在網絡上通過不記名問卷調查方式了解繪制思維導圖對學習病理生理學是否有幫助。為了使研究對象具有可比性,所有學生均由相同教師進行授課,并且試卷的主觀題均由相同教師批改。
(三)統計學處理。
(一)思維導圖繪制內容及方法。
學生繪制的關于水腫的思維導圖將水腫的概念、分類、病因、發病機制、特點、對機體的影響以及防治的原則等內容通過不同的色彩、圖像,分層次展現出來。
(二)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1. 兩組學生總成績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總成績分別為(67.958±0.894)及(66.495±1.072)分。配對t檢驗分析,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說明兩組學生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學生總成績比較分)
2. 兩組學生單項選擇題得分比較。單項選擇題中涉及本研究內容的有3題(題號分別為21、22、23),每題2分。兩組學生選擇題得分比較如下所示(見表2),雖然實驗組的得分均比對照組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學生單項選擇題得分比較分)
3. 兩組學生名詞解釋得分比較。名詞解釋中涉及本研究內容的有1題(題號2),共2.5分。兩組學生名詞解釋得分如下(見表3),實驗組學生的得分比對照組高,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學生名詞解釋得分比較分)
注:*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
4. 兩組學生簡答題得分比較。 簡答題中涉及本研究內容的有1題(題號1),共計5分。兩組學生簡答題得分比較如下(見表4),實驗組學生的得分比對照組高,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4 兩組學生簡答題得分比較分)
注:*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
(三)學生問卷調查結果。
考試完畢后,通過問卷星在網絡上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問卷調查中設置的問題是:“您認為思維導圖對學習病理生理學課程是否有幫助?”400名學生中共有208名學生參與調查,其中183名學生認為思維導圖對學習病理生理學課程有幫助,占87.98%;另外25名學生認為思維導圖對學習病理生理學課程沒有幫助,占12.02%。
病理生理學邏輯性很強,不像病理學、解剖學等課程那么直觀,且病理生理學概念繁多分散,這些概念又是充分理解相關機制的基礎[6]。如果單純采用常規的死記硬背,難以做到真正理解,會割裂不同部分教學內容的聯系,容易造成知識點的遺漏,在信息提取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導致學生在臨床實踐中,無法有效喚起相關記憶。而思維導圖可以將單調枯燥的文字凝練成圖形、符號等,將學生思考的過程“可視化”。在復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自行繪制思維導圖,將復雜的病理過程用一幅圖概括,層次分明,簡潔明了,學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同時,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整理、歸納和整合的能力。另外,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可以充分挖掘大腦潛能,通過對圖像的記憶,有助于建立知識的網絡結構,使記憶更加深刻,提取信息更加容易。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得分均比對照組得分高,除了選擇題部分得分兩組學生差異無統計學差異外,在名詞解釋和簡答題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這可能是由于選擇題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少,體現不出思維導圖與常規死記硬背兩者的差異。但是名詞解釋和簡答題兩種題型需要記憶的信息量較大,如果單純采用死記硬背方式,容易混淆,提取信息困難,所以在這兩種題型上,能夠體現出思維導圖促進記憶,增強認知的的作用。
參與問卷調查的大部分學生認為思維導圖對學習病理生理學有幫助。當然,思維導圖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存在于增強短時記憶,提高成績這個層面,它是一個長期效應,可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一旦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必然使其在臨床工作中受益。少部分學生認為思維導圖對學習病理生理學沒有幫助,這部分學生有可能是由于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認真思考各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導致。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改善記憶的輔助工具,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值得在病理生理學中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