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秀芹,王 莉,夏青青,林桂軍,郭文廣,王炳洋
(哈爾濱醫科大學大慶校區基礎醫學院,黑龍江 大慶163319)
二十一世紀隨著信息技術的成熟與發展,“互聯網+”應運而生并在社會、經濟、生活、生態和環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驅動作用[1],“互聯網+”教學是在互聯網搭建的環境中,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前提下,教師有目的的教授、指導和監督的一種教育模式[2-3]。如何將傳統教學資源與現代化教學資源有效整合并應用于“互聯網+”教學中,是建設“互聯網+”教學的基石。數字人解剖系統是醫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的一次飛躍,它是利用計算機三維重建技術重建了三維人體,并且可以隨意旋轉、拉伸、切割,使學生在進行各器官碎片化學習的基礎上構建整體觀。通過“互聯網+數字人解剖系統”在護理學本科系統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有助于探索人體解剖學線上課程資源的開發模式,為進一步建設人體解剖學混合式教學課程模式奠定基礎。
1.研究對象。選取2017級護理學本科生187人為實驗組,2016級護理學本科生168人為對照組。比較兩組學生入學平均成績,實驗組為(445±2.89)分,對照組為(455±2.75)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及傳統教學課件,實驗組采用“互聯網+數字人解剖系統”進行線上及線下教學。兩組均由相同的兩名教師授課,使用相同教材,課前進行集體備課。“互聯網+數字人解剖系統”在2017級護理學本科系統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模式具體如下。(1) 微課及課件準備。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選取重難點內容,教研組教師確定基于數字人解剖系統的微課制作及課件修改方案。應用數字人解剖系統進行5~10分鐘的微課制作,利用數字人解剖系統可以隨意分離、透明、染色等功能使抽象的結構可視化、直觀化,從而化繁為簡。將課件中涉及相應器官位置及毗鄰的內容應用數字人解剖系統進行修訂。(2)互聯網資源平臺構建。課程開始前建立2017級護理學本科系統解剖學學習QQ群,并將數字人解剖系統網絡版鏈接于學校虛擬仿真實驗平臺,供學生自主學習使用。(3) 課前自主學習內容的上傳。課前將教學目標和基于數字人解剖系統制作的教學微課上傳到QQ群里并設置問題,同時要求學生按目標要求利用網絡版數字人解剖系統學習相應器官的位置、毗鄰。(4) 課堂教學內容。討論回答課前基于微課設置的問題,教師應用數字人解剖系統修改制作的課件進行教學目標內容的講授。
3.評價方式。利用學生問卷調查及實驗作業成績、解剖標本考核、理論考核成績進行評估。
1.學習效果比較。實驗組課堂討論表現成績、解剖標本考核成績、理論考核成績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成績比較分)
注:*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 0.05
2.調查問卷結果。“互聯網+數字人解剖系統”教學模式受到了學生的充分認可,具體如下(見表2)。
系統解剖學要求記憶的知識點多且零散,對各器官結構及位置關系的敘述必須準確、清晰,對于剛剛入學的大一學生來說無疑增加了學習難度。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有效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不能很好的滿足培養具有較強應用能力的護理學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索如何利用現代化信息資源及平臺,開展更有利于教學質量提高的教學模式是克服傳統系統解剖學教學弊端的有效途徑。近年來,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對教育產生了深刻影響,“互聯網+”與教學緊密結合,使得教學工作發生革命性變化,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個體化差異、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特點[4-5]。伴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解剖學也邁入了“數字解剖”時代,利用計算機重建的三維人體即數字人解剖系統可以隨意旋轉、拉伸、切割的特性,更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應用數字人解剖系統進行教學使解剖學重難點問題更加簡單化、記憶更加容易化。
表2 2017級護理學本科生對“互聯網+數字人解剖系統”教學效果的評價[n=187,n(%)]
本研究將“互聯網+數字人解剖系統”應用于2017級護理學本科系統解剖學教學實踐中,在課前將基于數字人解剖系統建立的適應護理學本科教學需求的微課及設置的相應問題上傳到QQ群,學生利用移動網絡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學習,還可以即時進行師生互動交流;同時學校購買了網絡版的數字人解剖系統并將其鏈接于學校虛擬仿真實驗平臺,作為線上學習資料供學生隨時進行登陸使用。課前的這種“互聯網+”形式的線上學習,契合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不再被動等待課堂灌輸式的知識傳授,而是主動查閱資料解決問題、獨立探索三維人體奧秘、獨立思考,即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又變枯燥的記憶為通過數字人解剖系統進行探索式記憶。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先討論解決線上設置的問題,然后再利用數字人解剖系統修訂的課件進行余下知識的講授。成績分析結果表明,實驗組學生課題討論表現成績、解剖標本考核及理論考核成績較對照組明顯提高,說明通過這種互聯網與數字化解剖的結合,線上與線下的結合,現代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助于護理學本科專業系統解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問卷調查分析可見,“互聯網+數字人解剖系統”教學模式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主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認可。
雖然“互聯網+數字人解剖系統”在2017級護理學本科系統解剖學教學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互聯網+”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繼續探索如何利用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系統,建設完善的線上學習資源及監督評價體系,如何針對我校護理學本科生的學情開展混合式教學,將是我們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