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交通事故中,經常存在雙方當事人簽訂一次性賠償協議又反悔的事情。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有可能同時存在一個可撤銷情形之中。另外,情勢變更可以導致顯示公平,那么對于顯失公平的協議是直接應用合同法里面的顯示公平撤銷條款還是應用法理的情勢變更規則,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 顯失公平 情勢變更 重大誤解
作者簡介:徐澤春,黃岡師范學院政法學院,副教授,湖北文赤壁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
中圖分類號:D9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261
案情:摩托車駕駛人朱某某與小車駕駛人方某發生交通事故,導致朱某某受傷腿部骨折。朱某某送到當地醫院住院兩個月初次出院。出院后保險公司說現在就可以簽訂一個一次性的賠償協議,可以快速拿到賠償款。朱某某本身也不懂賠償標準,另外急需用錢,就到保險公司和保險公司以及肇事車主簽訂了一次性賠償協議。協議約定賠償事宜一次性解決,再不能提起訴訟或者仲裁。簽訂賠償協議以后,朱某某拿到了將近10萬塊錢的賠償金??删驮诤炗喸搮f議不久,病情惡化再次到當地醫院住院。當地的醫院建議他轉上級醫院治療,然后他又轉到武漢同濟協和醫院進行治療,前后又住了三次院,花費了醫療費將近17萬元。
問題:現在的問題就是,朱某某之前和這個保險公司和肇事車主簽訂了一次性賠償協議,上面清楚寫著以后不再對此事提起任何訴訟或者仲裁,一次性了斷。現在如何看待這個協議?對協議進如何處理,以什么理由來進行處理?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有效的民事行為要具備幾個條件:一是行為人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是意思表示真實;三是不違反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序良俗。缺一不可。對于上述案情中的一次性賠償協議,行為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應該都具備,沒有問題。目前沒有相關的強行規定,是否違背公序良俗還有待討論。該協議能否撤銷的主要焦點在于朱某某是否意思表示真實。意思表示不真實有多方面的原因,民法總則規定了重大誤解、欺詐、脅迫、趁人之危(與顯失公平規定在一起)。上述協議脅迫的情形應該不存在,欺詐雖然有可能存在,但是當事人很難舉證證實欺詐的存在。所以,要想撤銷該協議,主要從重大誤解、顯失公平兩個方面入手。當然,也有可能存在情勢變更原因導致合同撤銷。下面主要從這三個方面分析,看這三者之間有何區別,撤銷案情中的協議以哪一個為理由更為恰當。
重大誤解,指的是一方當事人因自己的過錯導致對合同的內容等發生誤解而訂立了合同。誤解直接影響到當事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在司法實踐中,因為知識、經驗、信息、經歷差異,一方當事人對行為性質的認識有可能與客觀存在差異,產生錯誤認識,且這種錯誤認識的后果就是一方受到較大的利益損失。對合同內容重大誤解的認定可以參考如下方面:一是重大誤解應當是由于誤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經驗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是受害方當事人自己的過失,而非合同相對方的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這一點一定要注意,重大誤解主要是因為自身的原因導致權利義務發生失衡,需要國家予以調整。如果是對方當事人實施欺詐、脅迫行為導致,則不是重大誤解,而是對方侵權行為,直接適用脅迫、欺詐要求撤銷即可。比如對方將樹根當著人參賣,則是欺詐,不是本人的重大誤解。當然,一方當事人的重大誤解或多或少對方當事人存在某些沒有明確闡明的問題,如果對方行為人對事務闡述非常清楚,一般也不會發生重大誤解的情形。但這只是過重的附加義務,一個商家對商品到底要闡述清楚到什么程度,目前沒有明確的規定?!安呗浴焙汀跋葳濉庇袝r難以區分。二是重大誤解中的誤解應是對合同內容構成重大誤解,而不僅僅是合同的標的。三是產生重大誤解的合同能直接影響到當事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合同的履行會使得誤解者的利益受到較大的損失,使得對方得到不應得到的較大的利益,導致權益失衡,且這種失衡是一方行為人不是本意實施的。雖然國家提倡契約自由,但是對于重大失衡的協議也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保證社會整體秩序平衡。四是重大誤解導致合同撤銷。但是一定要注意,雖然重大誤解、顯失公平都是撤銷合同的法定理由,但是兩者撤銷的時間規定是不一樣的,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否則延誤時間,起訴理由闡述錯誤,將會導致訴求得不到支持。一般情況下,請求撤銷協議的時間為一年,但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有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這與顯失公平在請求撤銷時間上相差甚遠。所以即使能夠同時適用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撤銷協議的情況下,時間是要考慮的一個關鍵因素。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可能導致滿盤皆輸。
所謂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自己的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民事行為是否顯失公平應當以行為成立時的情況作為判斷標準。
顯失公平的合同判斷,主要根據以下法律特征:
1.合同對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
2.一方獲得的利益超過了法律所允許的限度。如標的物的價款顯然大大超出了市場上同類物品的價格或同類勞務的報酬標準等。法律只是對“顯”失公平的協議進行調整,而不是對所有不公平的協議。是否公平本身就是難以界定,在當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社會,允許合法盈利是國家政策所在。如果對于只要存在雙方權益失衡的協議進行干預,商家沒有賺錢的沖動,對社會也不是很有利。所以,只有雙方權益存在顯然失衡的協議存在,法律才會進行某種程度的干預。對于一般的失衡情形,法律是不予干預的。
3.受害的一方是在缺乏經驗或緊迫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行為。這里要注意幾點:一個是法律將趁人之危與顯失公平合并規定在一個法條里面了,也就是說顯示公平包含了趁人之危的顯失公平,不再單獨對趁人之??梢猿蜂N進行規定。另外一點要注意顯失公平絕不僅僅是客觀結果上的顯失公平,不是只要在結果上顯失公平法律就要予以干預,還需要其中一方當事人是利用了對方缺乏經驗或者緊迫的情況下實施某種行為才導致的顯失公平。
所以正確認定顯失公平,正確適用顯失公平條款一定要注意結合主客觀兩個方面一起認定。客觀上是否存在一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明顯失衡的狀態出現,是否雙方權益明顯不對等,且這種明顯不對等沒有合法合理的理由解釋清楚。主觀上這種明顯不對等是因為其中一方當事人利用了自己的優勢地位,利用自身在信息、經驗等方面的優勢,利用對方在這方面的劣勢,才導致的明顯不對等,而不是對方公平競爭的結果。這是因為這個原因,法律才規定對于利用對方劣勢的顯失公平協議要予以調整,當事人可以請求撤銷。
上述案情中,受害者只拿到了不到10萬元的所有一次性賠償,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在40萬元左右,目前僅兩地醫院住院個人支出的醫療費就達到18萬元,賠償協議書被告支付的賠償費用遠遠低于受害者的損失,還不包括慢性骨髓炎將來的不可預知治療費用。受害者受害程度以及治療費用明顯超出簽訂賠償協議時的合理預見范圍,該賠償協議導致雙方利益嚴重失衡,協議的結果與受害者的實際損失懸殊巨大,對受害者顯失公平。
另外,保險公司有利用受害者危困、弱勢之行為。被告保險公司作為專業性理賠機構,長期重復從事賠償糾紛處理,精通人身損害賠償程序及標準。明知當時受害者剛剛出院,在沒有進行專業性司法鑒定的前提下,利用受害者處于危困狀態,根本不懂傷殘等級與賠償標準的關系,與受害者簽訂一次性賠償協議,利用了受害者危困、弱勢。保險公司利用傷者危困、弱勢,牟取不正當利益,在傷者傷情不穩定的情況下,還沒有進行專業性傷殘鑒定的情況下就簽訂一次性賠償協議,約定以后原告再也不能以訴訟的方式索賠,主觀上存在謀取不正當利益故意。
那么重大誤解與顯失公平有什么區別?上述案情應該以哪一個為理由請求撤銷協議更佳?我們認為,重大誤解一般會導致顯失公平,沒有顯示公平的重大誤解也達不到撤銷的條件。當然,重大誤解與顯失公平也不完全相同,重大誤解里面的“重大”并不完全是“顯失公平”里面的“顯”,因為顯失公平主要判斷標準客觀上是從雙方的權益來衡量的,主要強調數量;而重大誤解的重大影響則不一定是強調數量上的重大,也有可能是其他方面的重大影響。另外一個區別就是時間上的不同。重大誤解撤銷時間是三個月,顯失公平撤銷時間是一年,這就對當事人有著重大區別。所以對于上述案情,我們認為如果時間沒有問題,以兩個都為理由提出撤銷也可以。如果時間已經在三個月以上,則不能提起重大誤解撤銷事由,要以顯失公平為理由撤銷該協議。
至于情勢變更原則雖然也可以導致協議撤銷,但是要注意該原則不是法定撤銷事由,在應用上存在很大的難度,最好謹慎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