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張兵

摘 要 協商治理是我國實行民主治理、多黨合作的重要方式。以網約車政策征求意見為契機,深圳市政協相關委員借助新興信息化手段,建立以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相關職能負責人的關注交通微信群,通過全天候參政議政、凝聚共識、打破部門壁壘,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升民主協商的效率,提高建言獻策的水平,解決了市政交通建設中的諸多問題,充分反映了市民交通需求,推動了省市相關政策標準的制定,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 深圳 微信群 參政議政
基金項目: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深圳‘網約車政策制定的行政協商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35D015。
作者簡介:王雪,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交通管理、協商民主治理;張兵,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行政管理。
中圖分類號:D6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302
當前,人民政協推進網絡議政、遠程協商,還主要靠實踐摸索 。民革深圳市委會始終堅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建立和健全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工作機制,積極創新履行參政黨職能的形式,鼓勵廣大委員、人大代表充分利用專家、學者代表較多的特點,發揮積極能動性,創新履職形式,充分發揮協商治理的功能和作用,提升參政議政的水平。
協商治理,是政治主體基于政治組織和公民的政治權利,以協商和對話的程序和形式達成共識或者協調分歧,以實現國家和公共治理利益目標的特定政治機制 。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系統地闡釋了打造協商治理格局的新要求,就是要“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要求“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在具體的實現方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要“探索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汪洋主席也在全國政協親自引領網絡議政。不難看出,“互聯網+”背景下,我黨在新的歷史階段,面臨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物質、文化需求,各種新事物不斷涌現,推進社會治理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發展的要求。
“互聯網+”背景下,新興事物的不斷涌現,新興的交流溝通方式的不斷更新,不僅為協商治理提供了更多的挑戰,也為協商治理的實現方式提供了更多選擇。
作為共享經濟的重要代表之一,網約車的出現是“互聯網+”經濟背景下在交通出行領域出現的一種全新模式,是大眾出行需求急劇增加下的產物。圍繞網約車監管成為當前社會熱點議題。2015年10月,交通部就《關于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建議。
以此為契機,由深圳市政協委員自發牽頭組建了“政協委員人大代表關注交通微信群”(以下簡稱交通群),其成員來自市政府、市政協,市交警、交通局、軌道辦、規土委、城市管理局等部門領導,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以及交通相關專業的專家等等,迅速響應,積極參與,熱烈討論,經過群內長時間的討論、交流,由群主提議、交通群內300多名政協委員人大代表聯名支持的《關于交通部出租車網約車征求意見稿亟待改善的四點建議》被市委市政府《信息快報》采用,并上報省委省政府和中辦國辦。其中,關于“《指導意見》和《暫行辦法》條例過于細化不利于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建議國家層面盡量從宏觀方面出臺大政方針,同時讓各個地方有足夠政策空間,根據城市自身條件來制定具體的管理細則”的建議被采納。在隨后出臺的《深圳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中,交通群的合理建議也被采納。
通過良好示范,交通群不斷拓展關注問題的焦點,各位委員、代表在不同位置、從不同角度,進行網絡協商、民主監督,共同為推動交通進步籌謀劃策。四年來,通過線上線下聯合推動,為深圳解決交通大小事三千余件,圍繞交通問題文字討論90余萬字。同時,微信群還開發了智能機器人小助手、分類討論小程序,嵌入微信群協助整理參政議政內容。形成了有效參與協商治理的重要手段。
通過長時間總結和整理,針對可由單一職能部門馬上解決的問題(見圖1)、涉及法律法規的重大事件(見圖2)、須多部門協調解決的事件(見圖3),交通群形成了協商治理的參政議政模式。
經過近4年探索與實踐,在不斷總結“互聯網+”背景下的政協委員履職的形式,推進協商治理的方式上,形成以下幾條主要經驗:
(一)借力“互聯網+”, 實現全天候、全方位協商議政
人民政協部分環節運行方式仍然存在不足,受時間和精力限制,使政協委員在參與政治事務的過程中,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 ,參與議政的渠道較為單一,履職功能發揮受到較大限制。

委員代表們以交通問題為突破口,深刻把握社會發展的新階段,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手段,使得委員代表們突破時間、地點的限制,進行隨時隨地全天候的參政議政。交通群的建立,使得委員代表們通過實地調研、走訪、現場體驗、實時交流等方式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通過交通群隨時隨地的對問題進行反饋,提出交通問題的解決方案,對政策法規、省市國家標準的問題隨時隨地發表意見和建議。通過群內的議事規則,由專業人士、相關職能部門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總結和梳理,并通過適當的渠道和方法形成提案、建議等,最終形成線上線下想結合的方式,實現了“互聯網+交通”“互聯網+參政議政”的形成。借助交通群,委員代表們實現了全天候、全方位參政議政,實現了民主監督,同時提升履職水平。
交通群持續關注深圳市慢行交通發展,各位委員就自身工作、調研乃至生活中發現的慢行交通運行中的問題,不斷在群中進行討論和反饋,最終通過委員提案、大會發言等方式積極發聲。2018年,隨著共享單車業態的不斷發展,引發了城市管理、交通整治、社會治理的各種問題。交通群通過群主積極引導,最終解決問題的焦點落在如何讓自行車道回歸,給自行車更多空間的問題上,通過多輪的討論、爭辯,凝聚了共識,并最終形成多位委員代表復議的提案。此提案因為可操作性強,委員代表們呼聲很高,切實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需求,深刻回應了經濟新業態發展的新要求,被采納為2018年市政府民生實事之一。同時促使出臺了《深圳市完善自行車交通發展工作實施方案》,倒逼了交通改革的實施。
(二)拓展民主協商渠道,提高參政議政效率
在現實工作環節,個別地方政協尚未建立與黨 政部門聯系的工作機制,政協委員獲取信息的途徑不暢通,也不能及時掌握黨政部門的工作動態,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政協委員提案的質量和參政議政的效果 。交通群的建立,建立了政協委員、人大代表與交通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工作人員直接對話的通道,拓展了民主協商渠道,提高了參政議政效率。“群里一議,馬上就辦”,這是交通群協商、監督的一大特點。 在交通群,很多問題提出后能得到交通管理部門的“秒回”,能解決的第一時間解決,而不能立即解決的也會進入調研研究程序。深圳市交警局對于委員們提出的和交警相關的問題,各處室第一時間按照接到警情的程序,快速反應,進行核查、出警,解決問題。而市交委也建立了更扁平化、更高效處理問題的應對交流平臺——“治堵群”,隨時關注處置交通群“報料”以及群里的建議,化解了組織層級過多,溝通渠道不暢,響應不及時的問題,構建“建議——回復——處理——反饋”線性管理組織。
2017年3月17日,有委員在群內提出景田地鐵站C出口的路面有重復開挖現象,希望引起注意。當天下午群內市軌道辦、市城管局、福田區交通局領導馬上進行回復,及時反映給業務主管部門。核實原因后相關部門當晚及時完成樹木種植,第二天路面就得到了完全恢復。這充分體現了交通群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效率和影響力,成為該群內迅速解決問題眾多事例中的一個小小縮影。此外,交通群還提出了大量路牌、交通燈設置調整等無需“動手術”只需“小改變就能帶來大改善”的建議,并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采納成為現實。
(三)凝聚共識,打破部門壁壘,協商治理解決問題
交通問題,從來都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利益訴求多樣的特點。在具體的行政管轄之內,可能涉及到多個部門,部門之間協商機制的建立,構建及時、有效的溝通渠道顯得尤為重要。而交通群的存在打破了各個部門的壁壘——交通群內匯聚了市領導、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和市政協、交警、交委、軌道辦、規土委、城管局領導以及城市規劃、交通治理與規劃等各個方面的專家、學者,大家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出發,對出現的交通問題進行專業解讀,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因為信息不對稱、專業知識不對稱的問題得到梳理,通過網絡協商的方式得到匯總和明確,最終通過公開監督的方式使得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為深圳市交通的進步與發展貢獻智慧。“福龍路橫龍山隧道交通優化問題”涉及到多個部門的協調,其解決方式就是一個“打破壁壘——形成合力——解決問題”的成功案例。
為解決深圳福龍路橫龍山隧道擁堵問題,2015年8月,交通群提出隧道內中間車道可直行可右轉,以及右轉南坪快速匝道1改2的改造建議,經過群內組織,多部門建立了聯席溝通機制,兩個多月后,福龍路橫龍山隧道車道優化的建議變成了現實,有效緩解該隧道每天擁堵的問題。
(四)提高建言資政水平,為代表委員履職專業化探路
為更好的提升交通群的專業性、更加聚焦,群內議事規則規定,在群內的公開發言,政策建議和意見需經過深入的調研和認真的思考,反應的交通問題需要具有真實性,使得群內委員代表們的建言更加理性,且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更為重要的是,雖然群內并非所有成員都具有交通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背景,但更能從各自的專業、感受出發,對于交通這一具有復雜性、整體性的問題,更有助于形成高質量、成熟,且能兼顧各方訴求的解決方案,不斷提升了委員代表們履職的專業化。
(五)在線上協商、網絡議政上起到帶頭示范作用
成立四年多來,通過線上線下聯合推動,交通群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出發,對交通方面的社會問題不斷聚焦,對交通方面的政策法規不斷關注,同時,更致力于交通問題及時、迅速的解決,這為其贏得了政府職能部門、人大、政協、媒體和社會群眾的廣泛贊譽。通過積極探索,交通群通過“互聯網+”手段,不斷顯現出示范效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以關注生態保護、質量提升等更多民生問題的“生態群”“質量群”等多個微信群不斷建立,專業協商、專項協商、行政協商的綜合協商治理模式在深圳市、廣東省乃至全國得到不斷推廣。
“互聯網+”背景下,以交通群為代表的深圳市協商治理探索,構建了參政議政的新平臺,實現了協商治理再交通領域的新模式、新做法,為市政府政策出臺,推動多元治理,提升監督管理的水平和能力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注釋:
鄭光勇.人民政協推進網絡議政和遠程協商問題研究[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1):41-45.
王浦劬.中國協商治理的九大基本特點[J].求是,2013(5).
習近平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李江.人民政協參政議政的成效問題及優化路徑[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6):52-55.
參考文獻:
[1]錢勝.發揮政協的社會利益表達功能與途徑[J].中國政協,2012(10).
[2]鄭萬通.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和人民政協功能研究[J].北京: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10).
[3]毛麗萍,焦陽.“互聯網+”時代的協商議政[J].湖北政協,2017(4):14.
[4]推動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制度化常態化發展[N].人民政協報,2018-11-30(003).
[5]張月卓.人民政協開展網絡議政遠程協商的理論與實踐思考[J].中國政協理論研究,2018(3):48-51.
[6]劉志成.人民政協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初探——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的體會[J].湖北政協,2017(9):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