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遐 姜雨辰
【摘 要】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傳統媒體紛紛追求融媒體轉型之路,生產出的新聞越來越“不像”新聞。以客觀、嚴謹、專業著稱的新聞變得文學化、娛樂化、評論化。其中有對受眾需求的迎合,也有把關職能的不到位。本文認為,未來的新聞將更加多樣化、優質化、迅速化。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 ?非新聞化? ?新聞發展趨勢
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傳統媒體需主動“擁抱”新環境的變化,在內容、語言等方面作出積極調整,才能得到不斷的發展與完善。在這個過程中,傳統新聞內容從之前到現在發生了哪些變化,變化的原因有哪些,以及整體新聞內容的發展趨勢是什么,值得研究與探討。
一、“非新聞化”特點
1.文學化。在充斥著同質化和碎片化的互聯網時代,僅對事實進行描述,僅報道簡單的事實性的消息無法吸引受眾,滿足受眾的閱讀需求,于是新聞工作者通過細節寫作、文學化的描述來增加新聞的可讀性,用偏向于故事性和情節性的方式來報道新聞,在寫作中帶入了記者對客觀事實的感情和判斷,使新聞報道具有了個性化和獨家性,但卻產生了一個悖論:新聞的真實性與文學化。
新聞寫作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用事實說話,這一特點規范了新聞寫作不同于以理論為主的文章,也不同于文藝作品,它的核心特征是真實性,其真實性是現實的真實,不是藝術的真實。但在新聞報道過程中使用故事性的寫作手法就會不可避免地融入作者的主觀性,從而損害了報道的客觀性。在報道過程中如何在增加新聞可讀性的同時堅守客觀性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要思考的問題。
2.娛樂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移動媒體智能化的普及,我國的新聞生產越來越偏向于娛樂化,占據頭條和熱搜榜的往往是明星結婚、出軌、離婚等娛樂性消息,對嚴肅議題的關注越來越少,在內容上也竭力從嚴肅的議題中挖掘娛樂價值,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強化事件的煽情刺激方面,從而失去了媒體的社會責任和公信力。
比如一年一度的西班牙“奔牛節”,幾乎每年都有人員傷亡。而某衛視在播出相關新聞的時候,報道了一名男子在現場被牛傷的全過程,對于這名男子來說,這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但是該衛視在新聞中添加了歌曲《傳奇》中的歌詞“只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記你容顏”來代替解說詞,并且多次反復播放男子被頂傷的畫面。這樣的音樂放在這條新聞里其實是不恰當的,新聞被過度娛樂化后也會引起受眾的不適甚至反感。
3.評論化。事實準確全面是新聞的基本要求,但只有事實的新聞不是獨家新聞。事實具有同質性,但新聞評論可以不同質,幫助受眾準確、深度地解讀出事實的價值和背后的意義也是媒體的價值所在,于是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生產評論化的新聞來增加新聞的可讀性和價值。
二、“非新聞化”趨勢的原因
1.消費主義視角下的受眾需求。法國社會學家鮑德里亞認為,當今社會性質發生結構性變化的標志,是物質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的轉變。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年度公報,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6.2%。消費時代已經到來,而新聞文學化、娛樂化及評論化是進入消費社會的一種結果。
在消費時代下,消費主義價值觀意味著,消費不是以滿足需要為目的,而是以炫耀自我、滿足欲望為目的的。消費主義價值觀的核心,是張揚物質主義和享樂主義。消費社會下的新聞,不可避免地要去迎合受眾追求情懷宣泄、輕松搞笑以及價值認同的需求,文學化、娛樂化及評論化只是手段罷了。
2.新聞傳播形式上的過度包裝。當下一些新聞報道一味追求熱點,為了博眼球而刻意標新立異,即使新聞素材不夠,也要通過各種技巧來進行炒作和宣傳,使得新聞報道形式大于內容。
比如《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頒布后,一個社會新聞類的節目,針對規劃中“中國足球預期在2050年將成為世界一流強隊”這一目標,戲稱“能踢進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國球員還沒出生”,并輔以各種惡搞的聲音、圖片和視頻來進行播出,對規劃里的這一目標進行調侃和嘲諷。該節目就只是把報道停留在表面,并沒有挖掘規劃中關于足球體制改革、場地建設、校園足球運用普及等一系列的重點工作,而是避重就輕,完全忽略了規劃頒布的初衷和意義。
3.互聯網缺乏把關人,嚴肅新聞邊緣化。從新聞生產的過程來看,傳統媒體的新聞生產需經過層層把關,而互聯網時代自媒體人只需自己敲擊回車即可生成。以傳統媒體為例,一條新聞若播出,需經過專業記者采寫、編輯初審、(副)總編再審、校對核對等諸多程序。層層把關之下,新聞格局自然嚴謹,互聯網的出現則打破了這種嚴肅新聞的生產環境。
一方面是“人人都有麥克風”年代,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通過網絡發表消息及言論,傳統媒體不再具有絕對話語權,新聞去中心化特征顯現。一個人可包攬全部新聞生產過程的自媒體從業者,可自由抒發個人情緒同時負擔較小的責任,對嚴肅新聞造成不小的沖擊。
另一方面互聯網的出現,使得傳統新聞的生產越來越邊緣化,不再占據話題核心位置,導致整體上新聞質量大幅度下降。
三、融媒體時代的新聞發展趨勢
在新媒體發展迅速的大環境下,傳統的新聞模式一去不復返,但是受眾的需求會使得傳統的新聞有一定的回潮,在人們厭倦融媒體時代的新聞之后,嚴肅新聞還會有一定的市場,新聞也有著多種形式的發展趨勢。
四、結語
媒體融合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在融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具有時效強、范圍大、形式多、渠道廣等特點,豐富人們生產生活的同時也給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所以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應該各補所需、各取所長,共同將精品內容推送給受眾,未來的新聞也會朝著更加多樣化、優質化、迅速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司新麗.新聞寫作中的真實性與文學化[J].新聞與寫作,2015(03):107-109;[2]蔡竺言.再議新聞娛樂化與媒介社會責任[J].新媒體研究,2019,5(06):77-78;[3]朱忠旗.新聞娛樂化現象研究[D].河北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