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馨
【摘 要】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可以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記者,但是成為一名有新聞敏感度的電視臺編輯記者并不容易。本文從電視臺新聞工作現狀入手,強調電視臺編輯記者具備新聞敏感性的必要性,就如何增強電視臺編輯記者的敏感性進行策略探究。
【關鍵詞】編輯記者? ?新聞敏感度
一、電視臺工作現狀
源于新的媒體形式的沖擊,不少電視臺的編輯記者選擇投奔如日中天的新媒體,致使原本編輯記者就配置不充分并且專業性欠缺的傳統媒體中不少專業人才因此流失,導致電視臺等傳統媒體生存現狀不容樂觀。而留下來的從業者往往專業水準參差不齊,更談不上具備一定高度的新聞敏感度。加之,電視臺的播送覆蓋范圍不及新媒體廣泛,新聞素材有限等,出現了電視臺編輯記者工作積極性受挫、新聞敏感度下降、欄目模式化運作等狀況。面對電視臺當前的工作現狀,我們亟須探究提升電視臺編輯記者新聞敏感度的必要性與策略,找到發展的路徑。
二、電視臺編輯記者具備新聞敏感度的必要性
電視臺編輯記者具備了較強的新聞敏感度,能夠對宏觀的政策、當前的形勢進行有效的感知,在眾多新聞線索、海量信息資源中精準把握有價值的信息,挖掘有效的新聞線索,整合形成有內涵的報道,擺脫程式化的做法,積極引導輿論的正確導向。假如不具備優秀的新聞感知能力,很難發現具有報道價值的新聞內容,會隨大流報道、呈現程式化內容或者干脆抄襲其他的報道。因而,電視臺編輯記者需要持續提升自身的新聞敏感度以增進報道的創新性,改變內容平淡狀況。對于電視臺而言,也能夠改變在新媒體沖擊下難以創新內容、不能發布獨家報道的狀況,增強對觀眾的吸引力和對社會的影響力,提高電視臺知名度和收視率,在新媒體的挑戰中找尋出路。
三、培養電視臺編輯記者新聞敏感度的策略
1.提升政治敏銳度
編輯記者看到的信息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如何在豐富多樣的信息中找到具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可以出發的角度很多,比如趣味性、新鮮度等。然而,政治敏銳度是一個重要的維度和視角。電視臺編輯記者只有具有了很強的政治自覺,具有高度的政治熱情,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及時了解國情政論、社情民意,充分理解和熟悉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堅持鮮明而又正確的政治立場,才能在成為一個懂政治的人的同時以小見大,從恰當的視角展現內容,做好一個編輯記者的本質工作。因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電視臺編輯記者要自覺主動加強政治理論的自我學習,不斷提升政治理論水平,與時俱進領會新的政策文件精神,提升透過現象發現本質的能力,在對情況的不斷摸索、熟悉中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塑造正確的政治價值觀,從而提升政治敏銳度,對黨和國家的新聞事業負責。
2.增強知識儲備量
精準發現新聞線索的直覺需要與豐富的知識儲備相互結合,才能對新聞敏感度提升進行量的積累。知識積累量的多少影響編輯記者對外界信息的判斷。缺少知識武裝的頭腦是無法進行新聞線索的快速識別的。如果缺少足夠的知識,哪怕力度大、價值高的新聞出現在編輯記者眼前,也會被無視。這就要求電視臺的編輯記者在內容制作過程中,進行各類知識的廣泛積累,感知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群體的內容需求,不斷探求新事物、了解新情況、發現新問題,讓自己的頭腦形成一個知識庫。在外界信號出現對頭腦的刺激的時候,能夠迅速產生聯想,各類信息在頭腦中碰撞,在頭腦風暴中辨識新聞點與新聞線索。
3.加大實踐參與度
新聞的敏感性、價值性線索可以從社會實踐的方方面面凸顯出來,電視臺編輯記者并不是總能從這紛繁復雜的社會事物中發現具有價值的新聞事件。而且,新聞敏感度的形成需要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在理論知識進行擴充性學習的同時,還需要借助社會實踐的力量,利用持續性的練習來培養和提升新聞敏感度。在實踐過程中,電視臺編輯記者能夠基于社會現實生活具體了解國情、社情、省情、市情,掌握各類新聞線索。然后,可以借助社會調查、新聞采訪等方式對事物和現象等進行更深層次的摸查,貼近生活,精于觀察,發現現象背后的本質,利用規律解釋現象,形成具有較高新聞價值的作品。
4.打造敏銳發現力
社會生活紛繁復雜,新聞線索處處蘊藏。電視臺新聞記者如何觸及人們最感興趣、最重要的內容,這考驗著電視編輯記者的發現力。只有擁有了善于發現的能力,才能挖掘有價值的內容,才能為采寫提供初步的思路。通常,不少編輯記者急于求成,側重選擇認為重大、重要的方向,而對自行定義的小事看不上眼。其實,不能因為事小、稿短等因素論新聞的價值,只要線索找得準、問題看得透,用心采訪、整理,所謂的小事同樣出彩。除了自己去發現與探索,還可以多留心同樣的戰線上報道的相關內容,把握同類媒體的關注點所在,結合電視臺所在地實際去展開內容的采編,在對他人的參考中尋得新聞線索。
5.構建龐大人際網
編輯記者需要接觸社會的很多方面,養成廣交朋友、建構關系網絡的習慣,能夠培養交際、公關能力的同時搭建采訪網絡。一旦有需要,聯系采訪的效率會極大提升。關系網絡不僅影響采訪對象的多少,還影響新聞線索的獲取。編輯記者孤身奮戰是不可行的。這就要注意,不能只在采訪或者尋找新聞線索的時候才去聯系和維護關系,平時就不理不睬、不主動聯系。當然,構建關系網也不能沒有重點。
四、結語
電視臺等傳統媒體的現狀和持續發展對其編輯記者的新聞敏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新聞敏感度這種職業素養不是一下子就能擁有的,成為一名具有高度新聞敏感度的電視臺編輯記者需要從提升政治敏銳度、增強知識儲備量、加大實踐參與度、打造敏銳發現力、構建龐大人際網等方面出發,不斷修煉,在實踐中精進和提升職業素養,提高作為電視臺編輯記者的新聞悟性,在新聞敏感度的誘發下升華成有價值可借鑒的內容,方能讓電視平臺在與時俱進中達到新高度。
【參考文獻】
[1]劉曉婷.探究電視臺新聞記者如何做好新聞采訪與編輯[J].西部廣播電視,2017(14):152-153;[2]趙建凱.電視臺編輯在新聞稿件處理方面的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8,No.427(11):165+167;[3]吳永奎.基層電視臺新聞記者做好新聞采訪與編輯的措施[J].西部廣播電視,2018,No.430(14):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