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超
摘要:市場經濟穩步發展背景下,對各類工程作業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從大多工程實踐看,安全問題仍屢見不鮮,如石油化工企業,因企業工程自身的性質,致使安全問題發生可能性更高,這就要求采取有效的安全監管策略。本次研究將以石油化工企業為例,對直接作業環節以及安全影響因素做簡單介紹,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的安全監管策略。
關鍵詞:石油化工;直接作業;安全監管;策略
安全環保是當前各類工程作業中的主題之一,但如何付諸實踐卻面臨諸多困難。以石油化工企業工程作業為例,因涉及較多化學危險品、煉化裝置,致使整個工程面臨的安全風險問題極多,如何解決這些安全風險問題,成為當前工程作業安全監管的重點。因此,本文對石油化工直接作業相關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石油化工企業直接作業環節基本介紹
近年來,大多文獻報道中均提及石化系統內事故發生每年都有百起之多,而這些事故大部分集中于直接作業環節內,雖然我國在工程安全監管上提出較多規定要求,但石油化工企業直接作業環節的安全風險仍較高。對于其中的直接作業環節,涉及的項目內容較多,包括設備維修、盲板抽堵、起重、臨時用電以及用火等。再如加油加氣站工程項目,該類項目需要考慮的要素較多,以防滲改造工程為例,一般地下油罐防滲改造可采取單層油罐設置防滲罐池、雙層油罐方式。這些作業環節中可能產生含油廢渣、油砂、浮油、含油廢手套等引起環境風險事故的物質,加之作業中面臨工序穿插、區域狹窄多種不確定因素,一旦發生意外,可能帶來巨大損失[1]。
二、石油化工企業直接作業環節安全影響因素
不可否認石化企業直接作業環節的特征決定其自身風險發生可能性較高,但綜合分析石化企業事故發生原因,表現為多方面,具體包括:第一,企業未做好風險識別工作。直接作業環節中,因未能及時評估與識別風險問題,對于各類作業方案變更、違章指揮均缺乏風險判斷,所以在實際作業環節中可能出現事故,且事故發生后無相應的應急預案。第二,作業相關制度缺失。直接作業環節涉及的部分較多,需有具體的規定作為依托,但目前大多作業環節開展中為節約時間,可能直接跨過辦理票證環節,缺少配套的防護措施,未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增加風險發生可能性。第三,管理不到位。包括設備器材、人員管理等,缺少應急器材,作業人員缺少相關資質,且未對安全防護、安全培訓以及監管等做明確規定,實際作業環節無據可依。除此之外,石油化工企業人員素質問題也是主要安全因素,職業作業環節中的人員流動性較強,素質參差不齊,成為安全隱患[2]。
三、石油化工企業直接作業環節中安全監管策略
(一)風險因素評估
針對當前石化企業直接作業環節的風險問題,企業開展安全監管中,首先應在風險因素識別與評估方面加強,評估的要點包括多方面,如人員方面,涉及安全意識、作業行為等。而物的方面,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包括各類設備、化學藥品等。同時,需考慮到管理與環境方面的風險因素,其中環境因素又可細化為作業的空間與作業現場,而管理因素包括制度與執行情況。企業作業負責人應對上述因素做出識別、評估,并同管理人員探討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確保最終的施工方案合理,降低風險發生可能性[3]。
(二)作業審核與相關制度完善
直接作業環節中,需嚴格做好編制、審核作業方案,確保作業人員落實與執行方案。方案編制中,應以相關法規制度為基礎,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融入風險識別、控制內容,保證其中安全措施針對性較強。而方案落實與執行前,需由相關人員或單位審批簽發作業方案,在此基礎上依照方案開展施工,若作業期間出現特殊情況需對方案調整,也應有相應的變更手續,這是提高作業合規性的關鍵。另外,企業應在各項規章制度上完善,如作業許可制度,該制度適用于減少職業安全事故、工藝安全事故,其要求企業在整個作業環節中,辨識與評估風險,在此基礎上確認許可條件,完成申請、審批與落實等各環節。再如日常作業活動中,企業相關部門應針對已出現的問題及時完善規章制度,修訂不合理的規范,這樣才能真正筑牢職業作業的安全防線。
(三)人與物等因素的管理
除上述安全管理措施外,還需考慮人與物等因素的管理。其中在人的因素方面,涉及承包商、施工人員以及監管人員等。對于承包商方面,企業需對其資質嚴格審查,強化招標與合同管理,并明確分包管理規定,使責任落實到承包商個體。從施工人員方面,要求持證上崗,并在各項作業開展前進行技術交底,針對高處作業、起重作業以及受限空間作業等,應做好培訓工作。而監管方,不僅要求過硬的專業素質,在風險評估、應急處置能力上需進一步強化,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對作業中存在的違章行為嚴肅處理。另外,在物的管理方面,如作業中的機具設備、化工材料,嚴格審查入場設備與材料,對于不符合規定的禁止入內,并在作業環節做好分類分級管理,以此降低風險發生可能性。近年來,部分石化企業在操作中也引入過程管理理念,該理念融入系統管理、風險管理風險,在預防事故發生方面效果明顯,所以企業也可考慮依托該管理模式提升安全管理水平[4]。
四、結論
安全監管是降低石化企業直接作業環節事故發生的關鍵所在。實際開展作業活動中,應正確認識石油化工企業職業作業環節涉及的項目內容以及風險特點,明確作業環節安全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行之有效的安全監管策略,如風險因素評估、作業審核與相關制度完善、強化對人與物等因素的管理。這樣在安全監管措施應用下,對于控制石化企業作業風險可起到重要作用,保證工程項目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何宗瑋,劉春林,呂輝.淺談化工企業如何實現直接作業過程透明化管理[J].化工管理,2019(17):9-10.
[2]程道昊.作業安全分析(JSA)在化工施工直接作業環節的應用[J].石油化工建設,2019,41(02):24-28.
[3]何永耀.石油化工工程工藝管道安裝安全風險控制措施[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09):85-86.
[4]肖洪慶.淺析如何提高化工企業直接作業環節的安全意識[J].石化技術,2018,25(05):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