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茉麗
摘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已經成為時代的最強音,如何在信息化時代,運用好互聯網手段,促進職工技術創新工作?歡喜嶺采油廠工會著眼于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的升級提質,積極利用互聯網+推進職工技術創新工作,使互聯網與職工技術創新工作有效融合,不斷開創了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的新局面。
關鍵詞:互聯網+;職工技術創新;融合;升級
一、互聯網+職工技術創新的探索與實踐開展情況
(一)健全完善線下工作機制
規范的線下工作機制是確保互聯網+職工技術創新取得實效的基礎保障。幾年來,我們不斷在健全完善機制上下功夫,按照遼河油田公司有一個好帶頭人、有一支好團隊、有一塊陣地、有一套機制、有一定經費、有一批項目、有一批成果的“七有”總要求,重點健全完善了“三規范一暢通”保障體系和“113”工作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線下工作流程,發揮了職工主體作用,催化了創新活力,使職工技術創新工作邁上了規范化、機制化運行的軌道。
(二)構建互聯互通“大環境”
我們本著求真務實、循序漸進、便捷實用的原則,按照實現創新能力培養、聯合攻關、交流互動、成果展示等多方面功能定位,穩步推進互聯網+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確保工作實效性、可操作性。
(三)解決兩個問題
1.解決好思想認識不足的問題。去年以來,我們通過到基層了解或各種形式調查,部分干部職工對利用互聯網促進職工技術創新工作認識不足,沒有從傳統的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導致互聯網資源開發使用效率低,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很多人利用互聯網還只是娛樂為主,沒有充分地用在學習、工作上。我們通過加強宣傳、培訓,特別是對工會干部、年輕職工的培訓,引導大家轉變觀念,更新思維,特別是強化創新人員的“互聯網”思維,增強互聯網意識,不斷用互聯網這一有力武器促進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同時,加強機制化建設,健全完善基層單位互聯網信息考核機制,提高各單位對互聯網推進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的重視程度。
2.解決好人員素質不能滿足需要的問題。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的工作,只是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的不同表現形式,歸根結底都是要由人來完成,但從一年來的課題研究情況來看,由于互聯網使用、維護與管理需要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有的創新人員受年齡等原因所限,新知識學習不足,不能較好地完成相關網絡工作任務。比如,我們在微信里發消息,它的語言風格、行文格式、表現手法和傳統有很大差別,有很多“新語言”,這對于一些年齡偏大的職工,很難掌握。我們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結成一對一的學習對子等多種形式,不斷加強互聯網知識的學習,全面提升創新人員知網、懂網、用網的能力和水平,擔負起網絡使用者、管理者、維護者職責。
二、幾點認識
(一)完善的線下工作機制是線上有序推進的根本保障。推進職工技術創新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涉及到各單位、各相關部門,必須要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線下工作機制,才能有利于工作的推進和開展,這也是線上工作的根本保障,線上線下互為補充,互為依托。
(二)轉變觀念是提高互聯網使用效率的前提基礎。互聯網時代,給我們開展各項工作提供了更多樣化的手段和方法,我們必須積極轉變思維觀念,緊跟時代步伐,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加強對互聯網等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按照兼容并蓄、繼承納新的原則,在堅持好的傳統工作模式基礎上,充分依托互聯網信息傳播快、手段多樣、受眾多等多方面資源優勢,明確互聯網完善管理、提高效率、傳播信息等多方面的功能定位,更好地為職工技術創新工作服務,讓互聯網為我所用,才能在新的時期、新的信息化發展環境下,提升職工技術創新工作水平。
(三)努力把每一個人都打造成“信息源”。當前,我們已經進入了“微時代”,它在深入和細微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意識,廣大職工群眾借助實時技術平臺進行信息傳播,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個信息中心、“信息源”,在“微空間”傳遞的每一條信息都能引發共振和聚焦效應,成為群體共同關注的焦點或行為。
三、互聯網+職工技術創新的探索與實踐實施效果
(一)實現了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的轉型升級
2013年以來,我們在推進職工技術創新工作上,始終不斷在摸索中前進,在創新中提高。2018年開始,我們以課題的形式對互聯網+推進職工技術創新進行探索和實踐,可以說,這讓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工作的方向和目標,讓我們在工作理念、方式和方法等全方面實現了升華,讓職工技術創新工作能夠緊扣時代的脈搏,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為職工技術創新工作掀開了新的一頁。“創新創效協作共建網”“雙千雙億節約挖潛創新創效平臺”等網絡平臺的廣泛使用,推進了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的網絡化、信息化,達到了升級提質的目的。
(二)增強了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的影響力吸引力
通過微信、QQ群、網頁等網絡傳播手段,提高了職工技術創新信息傳播的廣度和深度,將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無限“放大”,起到了很好的宣傳輻射效應,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職工對創新給予關注,讓廣大干部職工看到了職工技術創新工作的魅力所在,兩年來,累計有近200名職工加入到創新隊伍中來,為創新工作增添了新鮮“血液”。
(三)提升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的研發水平
通過互聯網,讓跨油田、跨單位聯合攻關成為可能,我們與大慶油田、吉林油田等兄弟單位構建了聯合攻關機制,幾年來,各單位的創新專家通過網上交流,共同破解制約油田生產管理的“抽油機減速箱漏洞”等共性問題,取得了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