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東升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也突飛猛進。混凝土表面缺陷的鑒定標準公路橋梁施工中出現的混凝土表面缺陷主要有以下幾種:表面裂縫。在施工后混凝土表面出現細小裂紋,通常不連續,長度也較小(30cm內),寬度則小于0.2mm。麻面。實際上就是一種漏石的情況,即模板漏漿而導致混凝土骨料外露;或者是模板松動或者拆卸不當而形成的表面缺陷,或者出現密集氣泡而形成的缺陷。
關鍵詞 公路與橋梁施工;混凝土表面缺陷;解決對策
引言
混凝土表面質量的好壞會對公路與橋梁自身的美觀產生直接影響,也是混凝土內部結構質量的外部體現。但是,就當前實際情況而言,公路、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極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表面缺陷問題,包括裂縫、平整度超限、掉角、缺棱、硬傷、夾渣、露筋以及蜂窩麻面等,嚴重影響到公路橋梁的美觀效果,并給工程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
1公路與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表面缺陷種類及其解決對策討論
1.1 裂縫及其解決對策分析
(1)縱向裂縫。①原因分析:原半挖半填路基壓實度不足,排水不暢,雨水沖刷未壓實路基,導致路基外邊坡發生沉降,路基路面輕微分離,車輛荷載反復作用下,導致路面產生縱向裂縫。②處置方式:挖除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壓實路基,換填合格填料分層壓實后,重新鋪設路面,并完善排水設施。
(2)網裂。①原因分析:原路基壓實度不足,導致路基發生不均勻沉降,車輛荷載反復作用下導致路面產生網裂。②處置方式:施工人員需要在落實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完善混凝土表面的保護工作,最大限度規避直接風吹日曬的狀況。
1.2 蜂窩麻面
①原因分析:一方面,施工中,由于相關指標不合理或者緩凝劑級配不科學,導致混凝土成型時間超過了初凝時間,最終致使面層強度不達標。造成面層強度損失。另一方面,振搗完成后的混凝土板厚度未達標,圖省事,只進行拌砂漿找平,或者采取推搟的方法找平,這樣做的結果就會導致混凝土表面水灰比嚴重不均勻,從而引起網裂甚至出現脫皮、露骨等狀況。若是水泥穩定性能較差,則還會誘發麻面現象。②處置方式:混凝土攪拌過程中需要對配合比進行嚴格把控,確保各類原材料計量的精確度。同時,混凝土拌和需要均勻且顏色保持一致,在規定的時間內盡可能確保攪拌均勻。一般來說,混凝土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筑過程中,底部區域需要首先澆筑50~100mm且和澆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砂漿應用鐵鍬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內。混凝土坍落度應嚴格控制,底層振搗應認真操作。采用豎向串筒導送混凝土時,澆筑段的長度可不加限制。混凝土的振搗應分層搗固。澆筑層的厚度不得超過50cm。搗實混凝土拌合物,插入式振搗器移動間距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對輕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倍。振搗器至模板的距離不應大于振搗器有效作用半徑的1/2。為提高上下層混凝土的結合度,振搗棒必須插入到下層混凝土中,且保持在相鄰兩澆筑區域之間。澆搗混凝土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把控澆搗時間。合適的振搗時間也可由下列現象來判斷: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出現氣泡,混凝土表面出漿呈水平狀態,并將模板邊角填滿充實。裂縫修補(輕度斷板:縱縫、橫縫等):裂縫小于3mm的斷板,灌入黏結劑修補。局部修補(中度斷板:網裂、縱縫、橫縫等):①一定深度開鑿破損面,預埋鋼筋,采用混凝土修補。②挖除面層,重新鋪筑。整塊板更換:(重度斷板):沉降段挖除基層,換填合格填料(片碎石等),重新鋪筑。一般路段挖除面層,重新鋪筑。
1.3 露筋
在道路橋面施工過程中,混凝土表面露筋現象會嚴重影響到道路交通的安全。這就要求施工單位需要在全面掌握此類表面缺陷出現主要誘因的前提下,落實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從而確保道路橋梁工程整體施工質量。詳細來看,以橋梁工程為例,澆筑混凝土前,首先需要判斷保護層厚度與鋼筋所處方位是否達標,發現問題應及時修整。為保證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墊塊。通常而言,需要每隔1m左右的距離,在鋼筋上加設一道水泥砂漿墊塊。針對鋼筋過于密集的地方,還需要選擇與之對應的石子材料。石子最大顆粒尺寸不得超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時不得大于鋼筋凈距的3/4。結構截面較小,鋼筋較密時,也能夠選擇細石混凝土進行澆筑。為防止鋼筋移位,嚴禁振搗棒撞擊鋼筋。在鋼筋密集處,可采用帶刀片的振搗棒進行振搗。保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澆筑混凝土前應用清水將模板充分濕潤,并認真堵好縫隙。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超過2m時,要用串筒或溜槽等進行下料。拆模時間要根據試塊試驗結果正確掌握,防止過早拆模[1]。
2公路與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表面缺陷防治重點討論
2.1 施工階段
以瀝青混凝土路面為例來看,正式施工前,施工單位需要結合實際機械設備以及人力資源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瀝青需現場拌制,以免出現離析現象;瀝青攤鋪期間,確保碾壓工藝、時間等都符合施工設計要求,保持瀝青路面施工的連續性,盡可能減少接縫。除此之外,混凝土澆筑需要分層實施,無論是從哪一端開始施工,都需要保持斜面層次,逐漸推進。在混凝土沒有初凝之前,需要完成混凝土的分段接茬與分層拼茬,同時在混凝土的運輸與拌和階段,都需要滿足工程實際需求。同時,結合澆筑期間的實時溫度條件,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避免混凝土振搗面的水分過度蒸發,進而引起混凝土表面色差問題。不僅如此,在混凝土振搗施工作業期間,還需要保證攪拌振搗機可以正常使用,并嚴格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落實施工,還需要注意振搗器應當垂直插入到混凝土中,這樣才能夠確保前后澆筑完成的混凝土形成有機整體。
2.2 養護階段
日常養護內容包括:①確保道路排水系統的通常,及時除草、培路肩、清理邊溝,并疏通淤塞的橋涵;②針對較為輕微的橫向與縱向裂縫采取灌入熱瀝青的方式進行加封;③針對輕微且松散以及不規則的龜裂、網裂一般加施封層處理[2]。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因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公路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表面經常出現缺陷,嚴重影響到公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與使用壽命。基于此,相關部門需要高度重視混凝土表面缺陷問題,在全面掌握表面缺陷主要誘因的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解決對策,規范施工工藝,切實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永厚.對公路與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表面缺陷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6):133.
[2] 代紅雨.公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表面缺陷的原因[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2,(1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