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橋梁工程作為當前城市道路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優化城市交通運輸體系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當前實際狀況來看,由于社會市場的復雜與工程施工規模的不斷擴大,預制T梁施工技術應用的難度也隨之增加。而作為當期橋梁施工過程中一種常見的施工技術,預制T梁施工技術在提高橋梁工程施工質量與施工效率發揮著積極作用。基于此,本文筆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以實際工程為例,在分析橋梁工程預制T梁施工技術應用重難點的基礎上,對實際施工過程中的預制T梁施工技術展開詳細分析,望給予實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橋梁工程;預制T梁施工技術;實際應用
引言
省道S107富新綿遠河大橋危橋重建工程項目位于綿竹市境內,起點位于原綿遠河大橋引道K28+700,跨越綿遠河后,終點止于原綿遠河大橋終點引道K29+450,橋梁起點樁號:K28+964.5,橋梁終點樁號:K29+413.5,全橋長449m,引道長301m,采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80Km/h,橋面寬30.5m。
原綿遠河大橋為14*30m鋼筋混凝土簡支T梁,下部構造原為雙柱式墩、擴大基礎,受2008年汶川地震及2010-2012年期間洪水影響,全橋結構技術狀況經四川振通公路工程檢測咨詢有限公司檢測評定為4類橋梁,無法滿足省道S107改造升級要求,需拆除重建。重建橋梁共4聯:3*40m+3*40m+3*40m+2*40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后張)簡支T梁,橋面連續;下部結構采用柱式墩。墩臺采用樁基礎。
1預制T梁施工的難點和特點分析
1.1 施工場地的選擇
在對T梁的施工過程中,由于其自重比較大、自然體積也比較大的特點,使得施工人員在現場對其進行施工的過程中,一般都采用現場預制的方式進行安裝和制作,由于預制T梁的施工對施工條件要求比較高,需要對目標區域進行加固;除以之外,還需要充分考慮到T梁的施工工藝和方法,從而為后續T梁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1]。
1.2 吊裝的方法
在對T梁進行吊裝的過程中,要求比較多,大多數公路的路橋梁橋的施工區域都比較偏遠,且交通不夠便利,本工程的施工環境也是如此,在對橋梁進行實際施工過程中,大型吊裝機械無法進入施工場地,這就要求施工期間,施工人員應當全面分析T梁各種吊裝工藝,如吊裝能力、吊裝性能和工作半徑等,從而選擇合適的施工工藝,確保工程可以如期完工。
1.3 混凝土的澆筑
在橋梁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嚴格控制好混凝土澆筑的施工質量,如果出現交通不便利的情況,會使得商品混凝土無法及時達到施工場地;而在施工中想要保證混凝土可以及時運輸到場地中,需要合理調度好運輸車輛,確保混凝土澆筑工作不受影響。除此之外,還要對澆筑中使用的材料進行嚴格控制,如水灰比、細骨料、組骨料和水泥等,以確保在施工過程中,水泥可以及時達到鋼筋密集區,并對T梁實施分層澆筑,有效控制好澆筑時間。
2橋梁工程施工期間預制T梁施工技術分析
2.1 綁扎鋼筋骨架
綁扎鋼筋骨架的過程中,應當將腹板筋進行綁扎,采取點焊的方式,并在側面加設斜撐以提高鋼筋骨架的牢固性與穩定性。待隔板鋼筋與腹板鋼筋裝配成型之后,需要開始預應力筋的安裝作業;嚴格遵守施工設計要求安裝預應力管道的定位筋,并將錨墊板固定在相應區域,接著加設鋼絞線與波紋管。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波紋管的接頭必須確保纏繞緊實,同時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避免焊接過程中對波紋管進行損壞。除此之外,預應力筋安裝結束后需立即著手安裝隔板鋼筋,最后綁扎頂板鋼筋。
2.2 模板施工
在預制T橋梁施工中,會使用到三種模板,分別是側模、鋼模板和整體式端模,這三種模板的撓度需要小于模板構件的四分之一;除此之外,在施工時,還要規定好其可能出現的模板面板的變形情況,確保其變形控制在1.5毫米以內,只有這樣,模板的剛度才能滿足相應的施工要求。同時,為了確保模板在規定的位置,不出現偏離,需要準確判斷出預埋件的位置,從而保證模板位置的正確性。
在對工程的實際施工中,預制T梁模板會被重復進行使用,這也要求模板構建在施工中不可出現變形問題,即使出現變形,也要將其控制在規定的范圍之內。對模板施工有兩個方面的要求:首先,在處理焊疤時,應干凈并徹底;其次,確保模板的平整度符合規定要求。
在對模板的實際施工中,為了保證運輸的快捷和方便,需要采取較小的方式開展模板的制作工作,在模板運輸到施工場地后,再進行模板的拼裝;為了確保吊梁作業的方便性,應在模板的兩端都設置一個底模,底模支座的高度差要控制在4毫米范圍之內。
進行側模的施工和底模的要求基本相應,采取的是分段的方式進行制作。在對側模進行施工時,側模需要和底模之間對接密實,在處理接邊時,可以采取刨邊對接的方式展開工作,拼裝完成之后的地接縫隙在2毫米范圍以內,在設置外模時,應最大可能地靠近底部[2]。
2.3 閃光對焊工藝
使用閃光對焊工藝進行施工時,第一步應將電源關閉,梁鋼筋斷面就可形成閃光,移動鋼筋時需要慢慢移動,需要確保閃光的連續性,等到鋼筋白熱熔化之后,向鋼筋軸施加一定程度的壓力,從而使得頂端鋼筋的焊接工作可以順利完成。
若鋼筋之間不一致,存在一定偏差,需要對鋼筋進行處理,平整好鋼筋的斷面,在進行焊接時,使用預熱閃光的方式進行。操作過程為:進行連續焊接之前,需要將預熱閃光提高,有規律的閉合和斷開接頭,待鋼筋處于融化過程時,進行連接閃光,等焊接完成后,根據焊接的相應標準,認真檢查橫向位置有沒有裂縫。
在開展焊接鋼筋接頭的相關工作時,工作人員需要檢查好操作過程,確保其符合相應的標準,主管部門還用對焊接質量進行抽檢。與此同時,需要確保工作人員具有資格證書,項目負責人需要認真負責,并對焊接的質量做好抽檢工作,一旦焊接質量達不到標準,需要及時反饋該情況給焊接人員,采取補救措施,使得焊接質量滿足要求。
2.4 混凝土施工
目標工程的混凝土主要以商品混凝土為主,通過專用的混凝土運輸車輛將待用混凝土運輸到指定的澆筑區域;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當對混凝土的和易性與坍落度進行嚴格把控,同時結合結構尺寸確定混凝土澆筑的方式(斜向分層澆筑或者水平分層澆筑);采取附著式、插入式振搗器相結合的方式落實振搗作業,振搗過程中需要避免波紋管受到撞擊影響;若是發現混凝土施工期間模板出現位移或者變形的狀況,則需及時進行處理。待混凝土進行初凝后,需采取養護處理措施,使用麻袋覆蓋并灑水、保濕處理,養護時間保持在一到兩周之間。
2.5 T梁預應力施工
對預應力索進行設計的時候,應當以滿足施工要求的預應力鋼絞線為主,梁體混凝土強度必須超過90%,才能夠施加預應力,同時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要求開展張拉作業。詳細來看:首先,應當對預應力錨索與必要的錨具質量實施檢驗;接著,按照要求預留出相應的孔道;然后,進行鋼絞線的編束與下料,正式下料前,還需要提前完善施工場地的硬化、平整等處理工作,并加設型鋼支墊確保鋼絞線被污染;最后,開始預應力施工。主要施工工序為:獲取精確的張拉力,確保實際伸長量與理論伸長量盡可能保持一致。
2.6 孔道壓漿與封錨
預應力剛才張拉結束后,需要往孔道中注入水泥漿,從而確保預應力剛才與混凝土構件連成整體并做好防銹處理,最后實施封錨處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①確保水泥漿符合規定,且具有一定的和易性,保持水灰比在0.4到0.45之間,水泥漿稠度保持在14到18秒之間。②壓漿以活塞式灰漿泵為主,打開灰漿泵,待轉速達到規定壓力后,進行壓漿。控制灰漿泵的壓力保持在0.5到0.7MPa之間。壓漿需要均勻、緩慢開展,并保持一定的連續性。③封錨;對埋設在構件中的錨具,壓漿完成后及時安排施工人員進行清洗與鑿毛處理,最后加設鋼筋網與澆筑混凝土進行封堵[3]。
3結束語
在對橋梁進行施工時,預制T梁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認真分析預制T梁的施工技術,認真研究預制T梁施工的過程,總結前人的施工經驗,只有對預制T梁的施工技術全面掌握之后,才能提高橋梁的質量,確保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少鋒.橋梁施工中的預制T梁施工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19,(12):118-119.
[2] 段鵬飛.預制T梁施工技術在高速公路橋梁施工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交通世界,2018,(33):120-121.
[3] 蔡義.預制T梁施工技術在橋梁施工中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6,(09):94-95.
作者簡介
潘智武(1981-),男,湖南靖州人;學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路橋行業施工與管理。